广斧螳室内人工繁殖技术探究

2021-07-15 14:51卜蜜源冯美芳彭燕琼冼子耀
南方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若虫龄期螳螂

卜蜜源,肖 宁,王 祥,冯美芳,彭燕琼,冼子耀

(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茂名 525000)

广斧螳(Hierodula petellifera)为螳科斧螳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北至广东一带,国内外对其形态特征[1]、生活习性[2-3]、天敌利用[4]及饲养技术[5-6]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报道。2006 年,葛德燕研究得出,广斧螳低龄若虫可用蚜虫和果蝇饲养,高龄若虫和成虫可用中华稻蝗(Oxyza chinensis)饲养[5]。广斧螳由孵化至发育为成虫平均历期87.6 d,雌虫羽化后15 d 左右产下卵鞘1~2 枚。基于此,根据广斧螳的生物学特性和广东省的气候条件,分析不同人工饲料对广斧螳龄期和羽化率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广斧螳卵鞘孵化的影响,研究广斧螳室内人工繁殖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螳螂采自茂名地区沉香林间,饲养工具为透明塑料养虫盒(长22 cm×宽16 cm×高9 cm),活体3~4龄黄粉虫、新鲜猪肝、纯蜂蜜、复合维生素、钙片。

1.2 方法

1.2.1 成虫饲养

将成虫单头放入养虫盒,盒内放入湿棉花球进行保湿及供水,另放入新鲜的3~4 龄黄粉虫3~5 头,饲养温度25 ℃,湿度70%。

1.2.2 若虫饲养

将初孵若虫单头放入养虫盒,盒内放入湿棉花球进行保湿及供水,用人工饲料进行喂养,饲养温度25 ℃,湿度70%。

1.2.3 人工饲料

饲料1:3~4 龄黄粉虫的腹部内脏。饲料2:猪肝浆+纯蜂蜜(2∶1)。饲料3:猪肝浆+纯蜂蜜(2∶1)+复合维生素(1.6 g·L-1)+钙片(1 g·L-1)。

1.2.4 低温处理螳螂卵鞘

将在养虫室恒温25 ℃下产出、日龄分别为10 d、20 d 的卵鞘置于冰箱5 ℃冷藏10 d、20 d、30 d 后,分别取出,在养虫室恒温25 ℃下观察记录孵化情况。

1.2.5 继代繁殖

将人工饲养的螳螂卵鞘(未做冷藏处理)放入养虫盒,置于25 ℃养虫室[6],待若虫孵出后,采用1.2.1、1.2.2和1.2.3 方法进行饲养。

1.3 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3.1 室内饲养环境

养虫室选择采光充足的地方,若光线不足可采用普通照明灯照明[7],晚上正常关闭光源。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 ℃,使用透明塑料养虫盒(长22 cm×宽16 cm×高9 cm),盒盖与四壁打上直径1.5~2.0 mm 的孔,孔间距2 cm,保证良好的透气性,盒底放一拇指大小的脱脂棉球,每24 h 加湿棉球一次,保持盒内湿度70%;棉球需及时更换,保持盒内卫生。

1.3.2 单头饲养

1 个广斧螳卵鞘可以孵化若虫约80 头。初孵、幼龄螳用饲料3 进行人工主动喂食,提高若虫存活率;为了避免螳螂互相伤害,第3 d 开始用毛笔将若虫单头转移至养虫盒饲养。待螳螂开始长出翅芽时,每盒投放3~5头活体3~4 黄粉虫进行饲养。

1.3.3 蜕皮期管理

螳螂蜕皮时没有任何反抗和逃避的能力,极其脆弱;因此,管理时避免发出大的声响,不要晃动养虫盒,不要投放食物[8-9]。

1.3.4 交配期管理

广斧螳交配时会出现“妻食夫”现象,要尽量在交配前对雌性螳螂充足喂食,在交配过程中也要进行喂食;交配结束后,立即将雌雄分开,避免雄性被雌性吃掉[10-12]。

1.3.5 卫生管理

螳螂排出的粪便、食物的残渣等留在养虫盒内容易变质、发臭,污染养虫盒,引发有害菌类,须及时清理,做好清洁工作,避免幼螳发育不良或感病致死[13-15]。

1.3.6 继代繁殖

为螳螂提供稳定的条件,可以让螳螂不需要休眠期,不断繁殖,但繁殖几代后成虫会出现近亲退化现象,体型变小,体质变差,产卵减少,孵化率降低,需要引入新个体进行交叉配种,保证螳螂继代繁殖的质量[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人工饲料对广斧螳的龄期及羽化率的影响

初孵若虫主动取食行为弱,需喂食人工饲料,每头每次喂食耗时约2 min;3 龄若虫主动取食行为增强,改用3~4 龄黄粉虫进行人工投食。饲养观察发现,用饲料2 进行喂养,广斧螳若虫普遍活力差,外骨骼软,蜕皮不顺畅,死亡率高;用饲料1 和饲料3 进行喂养,若虫发育健康。表1 是不同人工饲料饲养的广斧螳的龄期及羽化率,可以看出,用饲料3 喂食,广斧螳的龄期(193 d)和羽化率(85%)与饲料1 喂食的龄期(250 d)和羽化率(60%)在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

表1 不同人工饲料饲养的广斧螳的龄期及羽化率

2.2 低温处理对广斧螳卵鞘孵化的影响

低温处理对广斧螳卵鞘孵化的影响见表2,结果显示,日龄为10 d 的卵鞘经冷藏10 d、20 d 后,平均初孵若虫为70 头、60 头,若虫发育状况良好,活动力强,与不做冷藏处理的对照相比,初孵若虫量无显著差异性。经冷藏30 d 后,平均初孵若虫20 头,若虫发育状况不佳,成活率低,与不做冷藏处理的对照相比,初孵若虫量较少,对若虫发育有显著影响。

表2 低温冷藏对广斧螳卵鞘孵化的影响

日龄为20 d 的卵鞘经冷藏10 d、20 d 后,平均初孵若虫为55 头、50 头,若虫发育状况均不佳,成活率低,与不做冷藏处理的对照相比,初孵若虫量无显著差异。经冷藏30 d 后,平均初孵若虫为15 头,若虫发育状况均不佳,成活率低,与不做冷藏处理的对照相比,初孵若虫量较少,对若虫发育有显著影响。试验表明,5 ℃低温冷藏10~20 d,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延迟10 日龄广斧螳卵鞘孵化,对初孵若虫量无显著影响,对若虫发育无显著影响。

2.3 继代繁殖

5 枚螳螂卵鞘共繁殖出375 头若虫,平均单枚卵鞘孵化量75头,与第一代单头卵鞘孵化量80头相比,相差不大。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成功对广斧螳进行了人工繁殖,筛选出日龄10 d,5 ℃冷藏10~20 d,可以在延迟10 日龄的广斧螳卵鞘孵化,与不做冷藏处理的对照相比,对初孵若虫量无显著影响,对若虫发育无显著影响,在生产中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人工饲料[猪肝浆+纯蜂蜜(2∶1)+复合维生素(1.6 g·L-1)+钙片(1 g·L-1)]可以有效提高广斧螳初孵若虫的成活率,解决了广斧螳初孵若虫成活率低的问题。

在室内饲养广斧螳的过程中发现,广斧螳若虫经历了4 个龄期,这与2014 年王玉洁等报道的广斧螳若虫一般为9~10 个龄期[2]有明显不同,可能与饲养温湿度、食物等因素有关。广斧螳的生长发育与温度、食物的关系密切,为了控制其卵鞘及各龄期若虫的发育,可以人工设置温度及食物供应,延长或缩短发育历期[2]。

猜你喜欢
若虫龄期螳螂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保温混凝土360 d龄期内强度的影响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螳螂
螳螂
螳螂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幼虫期特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