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企业频频爆雷值得反思(财经热点)

2021-07-16 09:06周城雄
环球时报 2021-07-16
关键词:名校成果资本

周城雄

日前,网上爆出紫光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的消息。近年来,高校的校办企业不断出现类似问题,清华紫光与北大方正的债务危机已经戳破了名校企业不倒的神话,并充分暴露出校办企业的弊端,也促使大家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笔者看来,中国名牌大学的校办企业出现这类问题不是偶然,而是迟早的事。名校的校办企业之所以能够出现一个阶段的迅速膨胀,其实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时的畸形扩张,并不是这些企业有真正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这如同一个拳击手,不锻炼身体而仅仅依靠大量补充营养,虽然体重可以迅速增加,但抗打击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一旦遇到打击很可能瞬间倒下。对于校办企业来说,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依靠一个学校的科技成果难以支撑企业持续获得技术领先优势。当年我国校办企业创办的初衷,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帮助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那时候大部分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和资金,一些高校希望自己实现这些成果的产业化,这也得到当时政策的鼓励。但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并不是做产业技术研发,它缺乏足够可以转化的科研成果,仅靠向外转移转化成果,校办企业的业务会非常少。因此,一些校办企业希望依托校内技术,自己直接进行产业化,北大方正就是依靠原创性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起家的。但是,校办企业的主要优势是与自己的高校联系很紧密,缺陷也来源于此。校办企业合作的往往只是校内的某个院系、专业甚至某位教授,它的技术进步就非常受限,不足以支撑打造一个行业的领军企业,更难以支持其不断地实现技术进步。看看华为的成功就知道,它的外部技术来源不可能仅仅来自于某所高校,而是选取全国甚至全世界各高校的最优秀成果,与全球最优秀的研究团队进行合作,博采众长才能支撑华为不断进步并在行业内保持领先。

其次,技术成果转化需要产业基础。高校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单点技术或者是某一方面的成果,难以单独形成产业。例如,一个教授的研究成果只能解决汽车点火器或者转向器等某个具体问题,不可能涉及汽车的所有方面。如果没有汽车产业的基础,就想通过某项领先技术发展出一个汽车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绝大部分领先技术不可能单独支撑一个企业,而必须跟现有企业结合才能推动产业发展。校办企业并不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仅凭单项技术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另外,学校的成果更偏于前端,距离应用其实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不是交给企业就能直接用的,还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技术成果的二次开发风险也是很高的,成功与否并不确定,但是投入非常大,往往远高于实验室阶段,而且需要对产业原有技术有非常深入的理解。这些条件,校办企业也是不具备的。

第三,校办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具有天生的体制缺陷。校办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很多不是企业出身,而是校内的教学科研人员或者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对教学科研或者教育管理熟悉,而对于经营企业非常陌生。让一群缺乏产业背景的高管,去管理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同让一个毫无战争经验的人率队出征,而对手是身经百战的军事家带领的大军,结果可想而知。更何况高校出身的管理者都是事业编制,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受到制度的约束,难以领取市场化的高薪。他们在经营上受到的激励,远远不如市场上的企业家。而且,他们并不一定会把经营企业作为终身职业,企业失败了也不会根本影响他们的社会价值,那么他们在企业经营上投入的精力也就可想而知。

第四,名校企业的资本驾驭能力与资本获取能力并不匹配。品牌在资本市场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很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名校企业由于有名校背书,利用这些名校的品牌影响力,可以轻易获得大量稀缺资源和资本。所以名校企业容易迅速把体量做大,并不一定是这些企业自身具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一般来说管理团队的能力是与其规模相匹配的,而名校企业往往并不具备与其体量相匹配的资本驾驭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当这些名校企业发展到足够大的规模,又对拥有的资本和资源不知如何驾驭和掌控时,那么规模越大,爆出的问题往往越大。

总之,校办企业是我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快速成长主要是利用了名校的品牌优势,这些品牌直接进入市场竞争其实是对其他企业的不公平。随着我国市场规则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规范和激烈,校办企业若不进行彻底改革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大部分校办企业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只有那些在竞争中完成市场化转型,真正成为独立经营主体的校办企业才拥有生存的机会。▲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名校成果资本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