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思想逻辑

2021-07-16 08:47苏蝶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

苏蝶

[摘  要: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其中的一个发现,它的产生影响重大。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成少不了唯物史观,只有把握了唯物史观的思想形成过程,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围绕“现实”这一主题,从探索现实;关注现实;走进现实;运用现实这四个时期出发,探索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逻辑]

一、探索现实本身

马克思少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中学时期开始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他在中学毕业论文写道:“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说明这个时候马克思也是已经具备求实精神的。柏林大学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与他在中学毕业作文中表现的思想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一开始深受康德、费希特哲学思想的影响,主张理性统治世界,把理想社会和现存社会对立起来,认为理想社会通过理性必然能够取得胜利,这完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使得马克思对现实的东西感到模糊,接着从1837年马克思给父亲的信中可以看出,此时,他开始抛弃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想主义去探索现实本身,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此时已经以其求实精神开始了对现实本身的探索,而这无疑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创立上所迈出了第一步。

二、关注现实问题

马克思转向黑格尔后,主要研究的是希腊后期哲学,他的企图很明显就是想通过进一步研究去解决当时德国所面临的问题。马克思在研究中发现希腊后期哲学中也存在着自我意识,但它与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又有所不同,前者在逃避现实,而后者却在企图改变现实。之后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所体现的思想与其他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逐渐也有了分歧,这也预示着马克思已经能够关注现实中的问题。青年黑格尔派他们在自由意识问题上,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他们所强调的这种“个性”是抽象的,而马克思主张必须从感性、经验出发去追求人的个性。鲍威尔等人追求的个性只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原则,而马克思所主张的那种经验个性是真实的个人,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不赞同青年黑格尔派那种抽象个人的观点,主张从实际出发去研究现实的个人。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完全是脱离了人去谈发展,他的这种发展只能说是概念的发展,是无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于是,马克思认为必须要赋予这种个别自我意识以实践的主观形式,也就是说不抛弃它的内容,但在它的内容上加入主体性形式,然后利用这种主观形式同现实发生作用。其实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想在黑格尔哲学上进一步实现主客体的一个统一,从而为马克思关注现实掀开新的篇章。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于1842年进入《莱茵报》,各种物质利益的问题使得马克思再次陷入思考。首先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在出版自由的问题面前,各种等级利益总是支配者他们的政治态度,而此时马克思依然认为历史的决定力量是理性、精神,他在思想上依旧是唯心的,但在论文中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已经发现了理性国家、法的概念和它的经验存在之间的冲突,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开始质疑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逐渐地向唯物主义过渡,但也仅仅是质疑,并没有动摇马克思在法权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三、走进现实世界

而到了《林木盗竊法》,使马克思直接接触到了物质利益的问题,看到了国家和法并不是理性的化身而只是保护当权者的权益,马克思此时的思想有了质的变化,开始从精神圈子走向物质利益;而在《摩赛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通过调查发现了真正决定人们活动的原因,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客观关系决定着私人和统治者行为,它不仅支配着人的意识还决定了人们的行动,这种关系是由物质利益引起的,在这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思想表现的已经非常明显了。

1843年,马克思退出《莱茵报》,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样,现实的社会生活与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发生了冲突。于是,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批判黑格尔,我们从马克思对《法哲学原理》中国家章节的摘录便可以看出,马克思首先将批判的就是黑格尔所谓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属于“理性”的东西,市民社会是特殊实体,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但市民社会必须要以国家为前提,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可见,在黑格尔那里,理念(国家)已经成为了主体而存在,市民社会不过是人的理念所想象出来的活动罢了,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显然把这一切都“倒置”了。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即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马克思开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中。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研究的就是关于劳动异化的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在《手稿》《笔记本1》中,主要探讨的的对象是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但是同前三个规定相比较,马克思对人与人之间异化的讨论相对比较少。我们知道前三个异化都是属于自我异化,显然这个时候马克思是比较关注劳动、关注自我异化的,而第四个规定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异化,它是属于社会关系的异化。其实从这里我们可以细微地发现马克思在研究异化上视角也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从以前自我异化开始慢慢转向社会关系的异化,从以前的通过劳动来探索人的本质,开始转向从社会关系探索人的本质,这种转变使马克思开始建构自己的社会概念,此时的马克思,可以说已经非常接近《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新唯物主义的思想了。

四、运用现实作前提

1845年,马克思在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为《提纲》)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类自己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这样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就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了。马克思最后强调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立足于人类社会,从现实的和历史发展的社会化了的人类出发,全面地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马克思反对费尔巴哈把宗教本质看作人本质的观点,他认为人是由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人通过劳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人正是通过这些社会关系与动物等区别开来,可以说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这很显然马克思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那种旧唯物主义观点而得出了自己新的唯物主义。在1845年到1846年的这段时间里,马克思、恩格斯写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对新世界观进行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创立唯物史观必须要以现实作为前提,而这些所谓的现实包括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以及现实的人的生存条件。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这些现实的研究,运用现实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才能进一步成功地探索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得唯物史观得以确立。

通过对不同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以及不同阶段中马克思的著作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创造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现实”这一主题进行,从原来的浅显不成熟到逐渐地走向深刻成熟,马克思在实践中不断用事实证明,最终获得了唯物史观这一伟大的发现。而今天我们再次重读马克思的著作,探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逻辑,这对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划清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去建设和谐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马克思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