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生活”

2021-07-17 15:22孙佳慧
家居廊 2021年7期
关键词:观者创始人装置

孙佳慧

“记忆之门”,由IK Design艾珂空间设计的设计总监彭兆设计打造,将常见的画框放大至人可以自由穿梭的尺度,让观者通过“穿越”的行为,来感知过去与未来的关联。

1.“打堆堆”是由基准方中刘哥舒团队所打造,将东方明珠与霓虹灯装进一座盒子中,重构观众的触感、视感和体验感。

2.“数字景亭”由Puzzle Lab所设计打造,以极具庇护感的壳体结构作为母形,将六边形的蜂巢结构映射其上,向外挤出形成起伏的视锥单元,饰以镜面不锈钢和炫彩亚克力,制造出万花筒般光影变幻的效果。

当“新生活”被重新再解读,这个讲述美好未来的词语变得更为丰厚、深远。进入第五年的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从“生活再生新”“传承再创新”和“可持续再循环”三个角度出发重构2021年的全新主题“新·生·活”,由策展人侯正光、孙信喜、陈敏娟、曹晶、苗注雨、汪昶行、闫震、张婕等8人一同规划,联合20位国内外出色的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对理想的未来新生活进行创新诠释。

3.“初新”装置由2-LA Design创始人时晓曦设计,以生活物品中高频使用的纤维材料作为灵感来源,打造了一座融合了水瓶、收据等“衣食住行用”生活元素的3D雕塑,以传达从理论到工艺的传承。

1.“翠飐”是ennead建筑设计事务基于“可再生城市农场”概念所打造,将有机耕作理念与展览装置相结合,创造出极富观赏艺术性的“城市农场”。

2.“数字环亭”由匠铸三维创始人赵子晗借助数字化建造和参数化运算的方式预制成型,利用前沿科技制作出流线型的艺术凉亭,作为观者到访时停驻的休息场所。

3.“国风椅”由LIN architecture的林立峰、杨阳设计,模拟书法中的“行云流水”所打造的互动座椅,让观者可以围绕其行走或者坐下,全身心感知书法的浓淡、粗细与停顿。

4.“浪潮”是由布凯时尚创始人李婧,以植物的自然之美糅合艺术的再生之美所呈现的花艺装置。

1.“幻彩屏风”,由UKER有客设计与OF COURSE科技艺术联手打造,作品由12个镜面與12个LED屏幕组成,借助内置传感器,让路过于此的陌生人通过协作带动屏幕的显示变化,探讨疫情过后如何产生社交联结。

2.“叁”是由日清设计第四事业部设计总监张铎和冀林娟所创作,将不同的时态、空间结构以及生命体验以如同三只耳朵的装置形式来构建人类的社会行为。

3.“阡陌”(Crossover)由bespoke的Florian Rochereau和C&E的赵燕妮共同设计,以X线条配合变幻的声光效果制造出一个可以隔绝嘈杂的黑色通道,待观者步入其中,将觉知带回内心,重新梳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4.“一棵树”装置,查澜文化创意总监王靖宇在对一棵枯木的剖面年轮进行光学采样后,获得不同的波形数据,把采样波形与乐器连接,让这棵枯树以音乐的型态重获“新生”。

5.隧道装置“过隙亭”由EVA艺瓦建筑设计执行总监王元、设计总监李岑以及设计师卓科秀联手打造,利用串连而成的红色半透明面板,将抽象的年代具象化,又借抽象几何形体来讨论时间的本质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再生新”?设计师们反思疫惰时期所促发的一系列生活方式转变,借助设计的语言,重新描绘人与人、人与自我间新的相处模式,以及和大众一同探索未来生活的多种可能。“社交距离”在设计节中被频繁提及,从《ELLE DECORATION家居廊》联合NONGS STUDIO设计师汪昶行一同策划设计的Apartment Store“无界之岛”,到UKER有客设计和OF COURSE科技艺术联合打造的“幻彩屏风”:一个通过空间设计的表达将网络时代的虚拟联结借助沉浸式的购物体验来展现数字时代如何打破时空藩篱,重塑人们对于未来之家的想象;一个则是利用数字新媒体让疫情期间需要保持社交距离的人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靠近彼此。而Bespoke与C&E团队结合声光效果制作的黑色通道装置“阡陌”以及VAVE STUDIO的交互装置“气泡宇宙”,则将“内向求索”作为群展中重要的议题。

1.“宇宙瓷场”是中国先锋艺术家姜斌与Randerland设计研究工作室创始人庄雁华,以中国青花瓷作为创作背景,将全球流行符号宇航员作为主线,以龙骨为概念结合现代艺术手法以及传统榫卯结构所打造的静态装置。

2.“瞬间”装置由麓刻景观创始人季弘斐所设计,以闪烁的灯光模拟人体心跳呼吸的节律,装置所呈现的色彩与节奏会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动作亲密程度发生改变。

3.“二十不惑”是由八人集秦宇翔设计的纸艺雕塑作品,加入京剧和国潮元素,让传统国粹与现代的流行文化相结合。

4.“上海之花”是由布凯时尚创造人李婧和比利时国宝级花艺艺术家、园林建筑师Daniel Ost共同创作的,使用真丝、发泡两种材质亲自手绘制作的白玉兰花装置,错落有致地悬挂在中庭上方,营造出“春天来临”的浪漫寓意。

5.“气泡宇宙”是由VAVESTUDIO打造的一款泡泡互动制造机,通过观者伸手感应的方式制造出每个人专属的“泡泡宇宙”。

6.“回响”装置,由VERVE STUDIO创始人曹晶、新媒体艺术团队SHOWLAB创始人苗注雨和SHADOW THEATRE设计团队共同策划,由五组以“声音”为核心交互元素的雕塑以及来自1980年代的老物件解构重组而成。

关于“传承再创新”的思考,则让我们在設计节中看到更多被设计师们重新挖掘的传统工艺文化和历史人文价值:八人集设计的纸艺雕塑作品“二十不惑”、多少MoreLess和艺术家许赞共同打造的“竹林七贤”书法投影屏风装置、中国先锋艺术家姜斌与Randerland设计研究工作室创始人庄雁华结合中国青花瓷、传统榫卯结构打造的“宇宙瓷场”……无一不在尝试新科技、新材料以及新的制造方式,结合更为当代的设计表达让传统工艺在艺术这一载体中焕发新生,传承之火可以燎原。而“可持续再循环”早已是多年来无法缺席的话题,后疫情时代里则越发显得重要。2-LA Design用“初新”装置解读纤维材料与我们日常的密切联系,查澜文化的“一棵树”装置用音乐的型态让一棵枯木重获“新生”……借助艺术装置的力量,设计师们用各种新型可持续材料进行创作,通过作品来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并利用交互的方式让大众更为直观地感受环保的重要信号。

20件装置作品构成一张宏大叙事图景,将20支设计团队对时代的思考与创意汇集于一场仅存18天的设计艺术快闪,当我们走近,与之交互,那些游走其间的观念也许可以为你绘制出一幅未来“新·生·活”。

“竹林七贤”是由多少MoreLess产品总监卢智旸、空间设计师刘显文和艺术家许赟联手设计的书法投影屏风装置,让观者穿梭于七组屏风之间时,可感受到古代七位贤者的志趣与现代书法相结合的灵感碰撞。 

猜你喜欢
观者创始人装置
流水LED灯装置
世界表情符号日
端午节观龙舟赛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轰趴装置指南
王利芬优米网创始人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Wearing History
关于几个重要保护定值完善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