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阈下长沙窑陶瓷产品创新研究

2021-07-17 10:35王函静
美与时代·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符号学陶瓷

摘  要:长沙窑陶瓷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其产品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目前,不少长沙窑产品一味复古,只有一小部分产品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十二生肖陶瓷产品,对十二生肖符号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打破了传统复古的局面。这启示我们,只有通过分析当下铜官古街旅游文创产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产品符号学与长沙窑陶艺产品相结合,对长沙窑符号表象以及深刻意义进行解读与运用,才能有助于设计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找到当代长沙窑陶艺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而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产品。

关键词:符号学;长沙窑;陶瓷;十二生肖茶壶

陶瓷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自诞生以来便从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长沙窑又名铜官窑,为唐代著名的外销窑口。铜官窑首次创造了釉下彩,打破了当时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局面,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陶瓷文化传到海外。长沙窑瓷产品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目前,不少长沙窑产品一味复古,只有一小部分产品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十二生肖陶瓷产品,就是在对长沙窑传统陶瓷进行解构的同时,对十二生肖符号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打破了传统复古的局面,使得长沙窑在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发展了传统陶瓷文化。

一、长沙窑文创产品现状

长沙窑陶瓷是唐代中国著名的外销瓷,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早已建立起了自身独特的工业体系。其釉下彩烧制技艺在2011年入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铜官地区的窑址也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在铜官古街上,不仅有许多陶瓷手工艺人聚集,还有很多小商小贩售卖所谓的铜官窑文创产品。但是无论是陶瓷艺人们的作品,还是商贩们兜售的文创产品,在很大意义上来说,都没有很好地将长沙窑文化、时代精神与陶瓷产品结合起来。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铜官古镇上的陶瓷文创产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缺乏匠心精神的支撑

长沙窑作为一座千年古窑,其蕴含的大量文化因素和丰富的图像符号并未被很好的运用。铜官古街两侧分布着一百余家商铺,有大的陶瓷作坊、店面,也有较小的门面,这些陶瓷商铺的旅游文创产品大多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从外地批发的陶瓷产品,主要有陶艺风铃、陶瓷口哨、陶瓷餐盘以及陶瓷饰品等。其设计虽新颖小巧,但是做工粗糙,釉色暗沉,并不是由本地陶瓷工人精心设计与制作。第二种是仿古陶瓷。这类陶瓷在器型、釉色以及图案上力求与唐代长沙窑瓷器一致。虽然一味仿古能够将长沙窑文化传承下去,但也缺少了与时代的链接性。第三种是当地或外来陶瓷艺人设计的“新长沙窑”瓷。由于有很多陶瓷艺人对于长沙窑文化并不了解,图案和釉色上出现了符号元素的滥用以及误用的情况,与长沙窑文化的关系甚微。可见,在如今商业文化的冲击下,长沙窑的陶瓷艺人只一味地追求销量和大众喜好,却忽略了对匠心精神的融入。

(二)缺乏理性的支撑

经过对铜官古镇陶瓷产品的实地考察结果得出,铜官古镇一半以上文化创意产品是工匠按照自己的感性经验制作,这是由于有很大一部分的工匠并没有经过高校理论知识的系统培养,而是采取的传统上的师徒传承,传承技艺的同时,也将老一辈对于陶瓷的感性经验继承。在询问到他们关于上釉的手法以及烧窑的技法时,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依靠自身的感觉和经验。这些感性的经验理论都十分的模糊以及不确定。没有理性的方法为陶瓷器物的制作提供支撑,导致了长沙窑的陶瓷产品难以形成一套切实的产品设计方法。

(三)缺乏系统性的创意再造

随着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成功,各个地区的博物馆以及旅游小镇也开始争相推出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虽然现在的铜官古街上已经充斥着所谓的文创产品,但是由于缺乏创意以及系统性的设计,很多长沙窑的文创产品只是一味复古,仅在局部进行创新设计,没有产品符号学的支撑,产品的功能难以形成系统的、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化的过程[1]。

二、产品符号学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符号是用来表达意义的工具,符号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母学科,提出了人文科学研究普遍意义的方法论[2]。查·W·莫里斯提出了行为符号学理论,他把符号学划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语构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是研究符号与所指的关系,语用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3]。设计师将行为符号学原理应用于产品设计,能赋予其新的内涵。在产品符号学分析框架中,产品的语构主要研究消费者对于产品颜色、造型和图案等要素产生的感受;产品语义学主要研究产品的符号元素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通过符号的使用加深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认知程度。第二个层面是在产品的文化意义上,增加产品的象征意义和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3];产品语用学研究产品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大环境、产品的不同功能,从而使现代产品丰富多样。在长沙窑陶瓷产品的设计中,符号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在设计长沙窑陶瓷产品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产品。

三、长沙窑创新设计方法分析

——以十二生肖陶瓷茶具为例

下面以铜官陶瓷工艺大师金和浩的“十二生肖”系列茶壶为例,基于符号学的理论,从产品符号的语义、语构、语用等层面出发,探讨长沙窑陶瓷文创产品的创新方法,为其提供理性、可行的系统性方法论,从而实现对于长沙窑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推动当地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产品语义层面分析

皮尔斯符号学的核心是“符号三元构成学说”[4]。所有的符号都是由再现体、对象与诠释项组成。在产品语义学看来,产品体系中的各个要素都应具有一定的指向意义。长沙窑的文创产品应该以某个造型或者是色彩作为载体,与使用者建立某种联系,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表达产品设计的意义。产品语义学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层面,即产品外形符合人们的日常认知,产品的使用符合人们的习惯等。二是文化层面,即加强人与产品的心理互动、象征意义等。文化层面又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按照苏珊·朗格的说法,符号指向概念的过程就是内涵。从概念指向某一具体事物的过程,就被叫做外延[5]19。

在第一层面,十二生肖茶壶在认知上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茶壶的基本功能,能够在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建立起认知的连接。在第二个层面,长沙窑作为千年古窑,其沉淀的文化元素极为深厚,例如长沙窑著名的模印贴花工艺,虽然这些贴花技法来源于其他窑厂,但是经过长沙窑的本土化,已经十分具有长沙窑特色,其中不仅有传统中国文化题材的“老虎”“摩羯鱼”题材,还有西亚文化题材的“椰枣树”和“湖人舞”等。除了图案符号,长沙窑的釉色也具有代表性。例如青釉,根据《湖南望城县长沙窑1999年发掘简报》记载,1999年长沙窑遗址所发掘出的青釉陶器占总数量的81%。其次,铜红釉作为长沙窑的首创,同样具有典型性。以铜为着色剂的铜红釉经过高温氧化还原后呈现红色。在古代,由于铜红釉烧制难度大,其产品十分稀少、名贵,但由于近代烧窑技术的提高,大量生产铜红釉陶瓷已经不再困难。十二生肖茶壶多采用绿釉,但是又对传统的铜官绿釉进行了改良,釉色更加晶莹透亮,富有光泽性,有一些还经过还原产生铜红釉窑变,富有趣味性。工艺大师金和浩就是通过釉色的继承与改良,使人们能够通过十二生肖茶壶建立起与旧长沙窑的联系,实现了长沙窑的创新发展。

(二)产品语构层面分析

产品的结构符号是由产品的各个产品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形成产品符号的单元体[5]19。任何单元体,只有赋予了意义,形成特定的符号,才能构成产品的要素。产品的语构符号除其造型、颜色、装饰图案等外部特征之外,还包括产品的材料、工艺、技术、尺寸等,在陶瓷生产中就包括烧制技术、上釉工艺,还包含了化学、物理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学科内容。

在材料的选择上,十二生肖茶壶主要采用铜官本地黏土,一是因该黏土可塑性强且烧制成型后不易破碎;另外则是因铜官窑黏土也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在烧制工艺上,壶盖与壶身分别烧制,由于烧成后收缩的程度不一,有许多盖子和壶身很难贴合,也增加了烧制的难度。因此,金和浩通过多次地尝试,才掌握了烧制技术,提高了成品率。语构学同样还是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除加入传统的长沙窑符号外,金和浩还加入了抽象的十二生肖图像符号。抽象图像符号是抽象化的象征物符号,将某些具象的现实内容抽象化,留下其形态最凝炼的部分。它们与现实内容相似度不高,但是能让观者从一些核心特征看出其与现实内容的联系[6]。这些抽象的十二生肖仅采用兽首造型,形态富有趣味性。兽首位于把手末端(如图1),把手的弯曲程度适合人手握感,让人在倾倒茶壶时可以不用太大的力气。同时,弯曲的把手弧线优美,与圆胖的壶身相映成趣,带给人良好的使用感受以及心理极大的愉悦体验。十二生肖与铜官窑元素融合,在传递文化的同时,也能体现一定的趣味性。

(三)产品语用层面分析

语用层主要研究符号与环境的关系,在产品语用学中包括产品研究与使用以及后期维护[7]。金和浩设计的十二生肖茶壶蕴含湖湘文化因子,是以“湘茶配湘器”为主题创造出来,其目的是给湘人在沏泡湘茶时提供配套的湘器。也就是说,这套茶壶在设计之初便承载着湖湘文化的理念。十二生肖茶壶主要以出茶壶为主,配备成套的小茶壶,无论是在室内或是室外都可以方便使用。十二生肖茶壶主要功能为烧水,除了保留传统功能,还增加了许多人性化的设计,使得人们在使用时能够更加便捷。如有些茶壶在使用时,常常会被壶口流出的热水烫伤。经过金和浩的改造,在每个十二生肖口内都开了孔。在倾倒茶壶时,用手盖住孔洞,可以立马止水,避免被滚烫茶水烫伤。在产品维护方面,复杂的壶身会造成茶垢的积累。十二生肖造型简单,壶身圆润,容量大,易于清洗茶垢。而且釉色经过多次清洗会更加明亮,能夠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使用感受。

四、结语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得出,长沙窑陶瓷产品设计的系统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从符号的外延来看,长沙窑的文创产品可以从产品的语义、语构和语用三个方面出发,设计富有长沙窑特色的创新陶瓷产品。在语义方面,可以运用具有长沙窑特色的文化符号,建立使用者与产品的认知链接;在语构方面,采用长沙窑本地陶土,创新工艺,可以融入两个不同的符号进行创新;在语用方面,根据产品基础功能进行优化,便于消费者使用与维护。第二,从符号的内涵来看,长沙窑的陶瓷产品创新要求设计师深刻了解当地的文化。产品设计师只有基于自身对于文化的热爱,才能够真正地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而不是简单地对符号进行堆砌,必须通过符号去体现其所指,而这个恰恰是长沙窑文创产品设计师所缺乏的。

参考文献:

[1]周涛,卜俊,程永胜,王兴虎.符号学路径下生肖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EB/OL].[2020-10-10]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0.1094.TB.20201010.1139.002.html.

[2]赵毅衡.中国符号学六十年[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13.

[3]李妮.基于符号学层面的趣味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6(5):246-248.

[4]曹又允.从符号学角度解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D].无锡:江南大学,2009.

[5]吴志军,那成爱.符号学理论在产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04(7):19.

[6]陈宇暄,王磊.符号“三分法”视阈下的民国女子瓷画研究[J].中国陶瓷,2020(8):94-98.

[7]许晓峰.符号学视野中的文化可持续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装饰,2013(11):135-136.

作者简介:王函静,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符号学陶瓷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趣图
陶瓷罐摆一摆
平顶山市陶瓷行业提出向“陶瓷强市”起航
陶瓷艺术作品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交流.拓展.展望:记2008年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