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1-07-19 07:54郑文彩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做题数学知识思维能力

郑文彩

(任丘市麻家坞镇南畅支学校 河北 任丘 062550)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这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另外,数学是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授课内容局限在知识点和公式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分析,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都是应试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而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 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数学思维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种,是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运算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等。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些思维能力,才可以自行分析和消化数学知识,并能推理事物间的关系,但是受文化因素、儿童的生理年龄和受教育情况的影响,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受到一些阻碍。

2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竞争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话题。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应该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但就目前来看,一些教师为了应试教育会选择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或者做大量习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甚至会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

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小学生认识、表达、概括周围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解决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而且还要能够将知识用到生活实际当中,从而促进其综合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思维训练。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3.1 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不少学生而言,数学学习难度很大,还没开始做题目他们就会产生畏难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这种心理会影响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甚至会产生厌烦数学的情绪。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首先要做好心理疏导,慢慢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还要注意数学教学要由易到难,当学生做出一道简单的题目时,要及时给予肯定,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弄懂数学的基础概念,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是数学学习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摒弃“为做题而做题”应试教育观念,而是要求学生“做一道题,会一类题”,要在数学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为思维的锻炼打下基础。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让学生明白它的含义是什么非常重要,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再如一些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整数、分数、小数、循环小数的概念等,这些都是需要理解记忆的。

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学不好,记不住,不仅会影响数学学习,而且还会阻碍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一旦形成了习惯,对于后续的学习、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都非常有帮助。

猜你喜欢
做题数学知识思维能力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