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比值与狼疮性肾炎患儿疾病活动性指标的关系

2021-07-19 10:49储卫红李梦醒李森彭韶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活动期补体活动性

储卫红,李梦醒,李森,彭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种组织和器官,尤其是肾脏、心脏及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SLE累及肾脏时,即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儿童LN较成人多见且严重,发生率达 50%~75%[1]。治疗SLE的方式取决于疾病活动程度以及受累器官。评估SLE疾病活动性的传统方式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2000(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2000,SLEDAI-2000)、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补体C3或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2]。有关SLE活动性的新标志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有研究已经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嗜碱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bas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BLR)、嗜酸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eosin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E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可以间接反映成人SLE的疾病活动状态[3]。血细胞比值在评估结缔组织病中的价值得到了认可,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LE、系统性血管炎、银屑病等[4-6]。本研究探讨不同血细胞比值与LN患儿疾病活动性指标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风湿免疫专科住院初诊为LN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患儿49例,包括女47例,男2例,年龄5~15岁,中位年龄9岁,从初始治疗到完全缓解时间为3.5~8.0个月,中位时间为5个月。纳入标准:(1)参照《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建议》[7]诊断SLE;(2)肾穿刺活检证实存在LN;(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皮肌炎、银屑病、血液系统疾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药物性狼疮、Blau综合征、感染、恶性肿瘤、淋巴增生性疾病、肝脾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2 治疗与随访参照《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建议》[7]制定治疗方案。患儿初诊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每月复诊1次,如病情变化,则随时复诊。

1.3 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常规、ESR、CRP、补体C3、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心肌酶、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尿沉渣镜检、心电图、心脏超声、肾脏超声、脑电图、胸部CT、头部MRI、肾脏穿刺活检病理及SLEDAI评分等结果。所有患儿早晨(6~8点)首次排尿留取检测尿常规、尿沉渣及尿蛋白与肌酐比值的标本,并排尽所有尿液。此后将排出的所有尿液收集于加有防腐剂的小桶中,至次日早晨同一时间排尽最后1次尿,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早晨7~9点空腹抽血。1~2 d内完成心电图、超声及脑电图检查。利用SLEDAI-2000评估患儿疾病活动度,其中5~9分为轻度活动,10~14分为中度活动,≥15分为重度活动[8]。计算NLR、BLR、ELR、MLR、PLR。

1.4 疾病完全缓解评定标准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判断LN是否完全缓解。(1)临床症状及体征: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骨及关节、眼睛、皮肤黏膜等无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ESR、CRP、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心肌酶、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尿沉渣镜检、补体C3、心电图、心脏超声、肾脏超声、脑电图、胸部CT、头部MRI等检查均正常。同时满足(1)和(2)为疾病完全缓解。

2 结果

2.1 LN患儿肾脏病理及SLEDAI评分肾脏病理分型为轻微系膜病变性(Ⅰ型)11例(22.45%),系膜增生性病变(Ⅱ型)10例(20.41%),局灶节段肾小球病变(Ⅲ型)13例(26.53%),弥漫增生性病变(Ⅳ型)13例(26.53%),膜性病变(Ⅴ型)2例(4.08%)。中度活动18例(36.73%),SLEDAI评分为(12.63±1.30)分;重度活动31例(63.27%),SLEDAI评分为(19.17±2.21)分。

2.2 NLR、BLR、ELR、MLR、PLR与完全缓解期比较,活动期NLR、PLR较高(P<0.05);活动期BLR、ELR、MLR与完全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疾病活动期与完全缓解期NLR、BLR、ELR、MLR、PLR比较

2.3 LN活动期NLR、BLR、ELR、MLR、PLR与ESR、补体C3及SLEDAI的相关性疾病活动期,NLR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与ESR、补体C3无关(P>0.05);PLR与ESR、SLEDAI呈正相关(P<0.05),与补体C3无关(P>0.05);BLR、ELR及MLR与ESR、补体C3和SLEDAI均无关(P>0.05)。见表2。

表2 NLR、BLR、ELR、MLR、PLR与ESR、补体C3及SLEDAI的相关性

3 讨论

在有关SLE疾病活动的新标志物的研究中,血液学指标NLR、BLR、ELR、MLR和PLR在评估疾病活动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血液循环中白细胞亚群在全身炎症状态下发生相对变化,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亚型计数已被确定为多种疾病的炎症标志物。免疫介导的骨髓抑制或过度的外周血细胞破坏可能会导致SLE患者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SLE中的白细胞减少症可能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93%的SLE患者会出现淋巴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白细胞异常类型。疾病活动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可能较低[9]。血小板系统激活是SLE发病机制中的一项关键因素。血小板富含促炎剂,能够释放高度活性的微粒,与血小板紧密结合后参与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进展过程,风湿性疾病中血小板计数的波动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在SLE中,血小板减少症比白细胞减少症或红细胞减少症更普遍。血小板计数与SLE活动性呈负相关,且与关节炎、神经障碍和LN有关[10-12]。

本研究表明,LN患儿疾病活动期NLR、PLR较完全缓解期高,疾病活动期NLR与SLEDAI呈正相关,PLR与ESR、SLEDAI呈正相关。ESR、SLEDAI是反映LN疾病活动性的指标,NLR、PLR异常提示LN疾病活动。Qin等[6]在成人中发现SLE患者NLR、PLR较正常对照组高,NLR与CRP、ESR及SLEDAI有关,PLR与SLEDAI有关,且LN患者较未累及肾脏的SLE患者的NLR、PLR更高。Ayna等[13]对LN和未合并肾损害的SLE患者研究发现,LN患者NLR、平均血小板体积更高,故认为NLP、平均血小板体积或许可以被用来评估SLE患者有无肾脏损害。Soliman等[14]研究发现,LN患者NLR高于无LN患者,且NLR、PLR在SLE活动期均升高。

综上所述,NLR、PLR与LN患儿的疾病活动性有关,可被作为新的评估LN疾病活动性的炎症标志物。

猜你喜欢
活动期补体活动性
IL-17、IL-35联合补体C3、C4在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血清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