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细节描写方法初探

2021-07-19 23:55吕书朋吕一俊
关键词:监生精心侄子

吕书朋 吕一俊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刻画人物性格、烘托环境气氛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要想写好细节,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选典型的来写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表现力、能反映深刻主题、能以小见大的事物。这样才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例如,《台阶》中“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这段文字用典型的细节描写父亲踩黄泥,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二、注重真实性

离开了真实的细节描写,语言就会失去感人的力量。要使得描写真实、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去写。例如,《骆驼祥子》中“街上的柳树,象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象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环境,以柳树、马路、尘土等事物的状态衬托出烈日的狠毒,突出夏天的闷热。

三、精心锤炼词语

细节描写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植树的牧羊人》中“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这句话采用“戳”“轻轻地”“仔细”等词,突出了牧羊人种橡树种子时十分仔细认真的形象。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字字传神。

四、巧妙運用修辞手法

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例如,《春》中针对雨的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雨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而密、细而亮、细而柔的特点。

五、用曲笔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于典型细节,有时不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而是采用“曲笔”,层层铺垫,设下伏笔,不断设置悬念,有时还故意拖延,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儒林外史》中“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赶上前问道……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若将这段描写,写成:“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妻子明白他的意思,挑出一茎灯草,他就断气了。”还有什么味道呢?作者通过精心的构思,首先设计出两个侄子和奶妈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种种错误的猜测,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或猜测,直到妻子猜对了才“没了气”。这个细节留给读者的印象是十分鲜明强烈的,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当然,掌握了以上方法还不够。要想写好作文,还需要对生活认真观察与深入思考。观察,就是要关注生活细节;思考,就是从生活细节中得到启发。作文即生活,只有以敏锐的感受力去观察和思考生活,才能写出成功的细节,才能写出好文章。

猜你喜欢
监生精心侄子
锻炼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吾栖之肤
“二次根式”易错题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八年级(下)易错题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怎么不早点儿问
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