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07-21 06:37郭磊李立鹏陈素芹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认知度病程服药

郭磊,李立鹏,陈素芹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病程长,是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医疗负担[1]。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高血压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此类患者身体机能较差,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发生变化,同时不合理用药时有发生,降压控制率并不理想,提高患者合理用药仍是重中之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对于用药的规律性、长期性要求极高,相当一部分患者用药懈怠感明显,严重影响其治疗依从性[2]。降压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是指患者对降压药物的种类、效果、使用方式及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受自身、家庭及社会等因素影响,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高血压的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4];年龄≥60岁;口服药物治疗1年及以上;意识清晰、交流无障碍;资料自愿参与并配合本研究调查。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精神或语言障碍;严重的循环系统或脏器功能障碍;伴有恶性肿瘤。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临床资料收集以问诊的方式调查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收入、社会支持度(个人从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获得的客观支持及个人对这种支持的主观感受)、自我照护能力、配偶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伴随疾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医患沟通情况、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并发症(心室肥厚、血栓形成、动脉硬化等)、高血压分级、疾病认识度、药物不良反应和服药种类。

1.3 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评估 根据相关文献[5,6]及专业知识,自行设计降压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经预调查、专家鉴定,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可行性较高。问卷调查员经专业培训,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匿名填写,问卷当场收回。问卷调查内容:①无经治医师指导时是否规律自行服药;②近2周是否有漏服、重复服药现象;③是否随意改变服药时间或间隔;④是否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随意更改药物服用剂量;⑤服药前是否查看并理解降压药说明书;⑥是否明确服药时间、方法、具体剂量、种类、药物不良反应等降压药信息。问题①~④有“从不、偶尔、经常”3个选项,问题⑤~⑥有“是、否”两个选项。问题①~④回答“从不或偶尔”,问题⑤~⑥回答“是”为降压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较好;问题①~④有1个及以上回答“经常”,问题⑤~⑥有1个及以上回答“否”为降压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进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使用卡方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发放调查问卷587份,回收587份,调查有效率100%。227例(38.67%)患者药物应用认知度良好,360例(61.33%)患者认知度较差。与认知度较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良好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社会支持度、医患沟通程度、城镇居民比例、自我照护比例、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均较高,而年龄较低(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配偶状况及伴随疾病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1。

表1 不同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不同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及用药情况的比较与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较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药物应用认知度良好患者的病程、疾病认知度、高血压分级级别、高血压并发症比例均较高,而服药种类较低(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表2。

表2 不同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及用药情况的比较

2.3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的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3.625)、低家庭收入(OR=3.443)、低文化程度(OR=2.684、3.577)、病程短(OR=3.568)、医患沟通差(OR=4.427)、高血压分级级别低(OR=2.627、4.936)及服药种类多(OR=3.957)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较差的危险因素(P均<0.05),表3。

表3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高血压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血压的稳定控制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占主导地位。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机能差、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对于药物的疗效、使用方式及副作用等缺乏了解,降压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较低,漏服、误服及忘服等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血压控制不佳[7]。本研究观察到61.33%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较差,严重影响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这与陈丽苗[8]报道的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62.00%不合理用药率及曾昭贤等[9]报道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38%用药依从率相呼应。降压药物应用知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普遍较低,其影响包括个人行为因素(医嘱执行力)、药物因素(药效和不良反应)、生物因素(个体异质性和情感)及经济因素等[10],现阶段降压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的影响因素探索仍是提高患者药物认知、降低不合理用药率的关键。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陈丽娟等[11]的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认知受年龄、收入、居住地、文化程度、病程及高血压严重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刘晓虹等[12]研究亦发现年龄、经济状况、疾病认知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是社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提示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受多维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的相关因素较多,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疾病因素及药物因素均有涉及,通过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病程短、医患沟通差、高血压分级级别低及服药种类多是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较差的危险因素,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认知度的提升需从多方面进行。高龄高血压患者情况较为特殊,其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降低,对各种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易混淆,常导致误服、漏服及多服,大多数高龄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对高血压危害认识不足,对长期、规律用药重要性认知缺乏,进而导致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缺乏及不合理用药[13]。患者的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疾病危害了解程度,文化程度越高,患者对高血压其危害程度了解更深,促进了其对应用知识的深入了解,对药物应用认知度也较高,亦会严格按照医嘱及药物使用说明规律服药[14];而文化程度较低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知识缺乏,对药物的正常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知之甚少,认知度较低,严重影响血压的良好控制。经济情况也是影响患者药物认知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型降压药物的不断推出,降压效果亦越发显著,但相应的费用支出也明显增加,且需要长期服药,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整体医疗费用支出比重较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导致患者产生懈怠、抗拒心理[15,16],降压药物应用知识亦无暇关注,认知度低,在家庭收入较低的患者中尤为常见。高血压病程和疾病危险程度也会影响患者的药物认知度,病程长、高血压分级级别高的患者,受疾病的影响较大,其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更高,对于药物的应用知识需求度更高[17,18],进而表现出较高认知度,而病程较短及轻度高血压患者则相反。服药种类对患者的药物认知度亦会产生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忆及认知功能下降明显,对于复杂的治疗方案和多种降压药的应用缺乏足够了解,加之其他合并疾病需服用多种药物,无暇对降压药物的应用知识进行学习[19],导致认知度降低,而服药种类较少患者则反之。良好的医患沟通对于指导患者了解疾病及药物应用知识至关重要,充分的健康教育、详细的疑问解答、及时的随访治疗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均会增加患者对药物应用知识的了解,加深认知度,可促进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20],而未行及时有效的医患沟通,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缺乏信任,导致药物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较低。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较差,受个体、家庭、社会、疾病及药物等多方面影响,应据此制定全面的健康宣讲和指导,以提高药物应用知识认知度。

猜你喜欢
认知度病程服药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