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行业发展亮点与展望

2021-07-21 15:54祝燕南
传媒 2021年1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

祝燕南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该报告对2020年同时也包括“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视听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对网络视听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

“十三五”時期网络视听除弊兴业、健康成长

对于“十三五”时期我国网络视听的健康蓬勃发展,可从制度体系、阵地建设、网络视听文艺和网络视听产业等四个维度进行回顾。

网络视听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视听新媒体制度体系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职责包括“监督管理、审查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国家广电总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针对网络视听的管理职责进一步确权,国家关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实施“同一个标准,一体化管理”的现代化治理方式得到制度性落实,为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法律层级显著提升。近几年相继出台或修订的《网络安全法》《民法典》有关条款,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著作权法》等多项国家法律,从平台治理、内容管理、数据安全、民事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版权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各方面,对加强网络视听行业的有效管理予以法律规范。此外,2021年3月16日,《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也在积极推动中。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这些法律的出台和修订,为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强化依法治理网络视听行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综合治理体系日益规范化科学化。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先后推出《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文件,为平台和制作机构提供具体指导。同时,确立行业统计体系和统计原则。2020年出台了《广播电视行业统计管理规定》,第一次将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情况纳入全国广播电视发展统计数据指标体系,这项基础性工作的完成,对全行业发展意义深远。

三是聚焦关键领域、重点问题,强化全流程引导与管理。国家广电总局高度重视强化主体建设管理,针对IPTV等专网业务出台了相关规定和工作流程;针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公网业务,完善了“许可+备案登记”的主体管理办法,搭建了重点网络视听节目规划备案系统和上线备案系统,对重点平台、重点内容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全流程引导与服务,逐步建立起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督与服务的管理体系。

四是坚持网上网下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同一个标准、一体化管理”是国家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一视同仁的基本管理思路,这个思路体现在近年来出台的全部规范性文件中。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在专门针对广播电视机构的《关于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的意见》等文件中,也重点要求支持网络视听新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在内容创意、制作生产、节目播出、运营开发等方面加深合作。

网络视听阵地建设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尽快掌握这个舆论场上的主动权”。国家广电总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站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的高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做好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视听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狠抓主题主线宣传。“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下,行业各主体围绕重要节点、重大事件积极开展主题主线宣传。陆续开辟了“喜迎十九大”“我们的70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喜迎建党百年等专栏专区,有节奏、有梯次、有规模、有质量,宣传工作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都有明显提升。

二是强化内容引导和规范。第一,突出重大题材创作指导。今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网络视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统一标识和36部作品名单,策划了相关创作展播活动。《理想照耀中国》等上线节目效果良好。第二,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建立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网络影视剧IP征集平台,促进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IP孵化。第三,完善重点网络影视剧规划备案和上线备案管理,严把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的内容关、导向关、人员关、片酬关。第四,继续实施引导与扶持项目,通过鼓励主题创作,以重点带整体。

三是强化新业态管理。针对短视频、网络直播、微短剧等,及时出台规范性文件,主动纳入管理范畴,强化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提前研判5G技术背景下,视听行业发展新业态新趋势新要求,未雨绸缪应对监管挑战。

网络视听文艺更加繁荣。“十三五”时期,主要视听平台纷纷启动“自制模式”,网络视听原创节目整体品质不断提升,社会反响、市场认可度实现较大突破,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添砖加瓦。

一是网络剧走上追求品质的良性轨道。2020年,网络剧现实题材占比近七成,以浓浓的“烟火气”成为贴近生活、观照现实、讴歌时代的重要文艺载体。2020年第3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奖首次把网络剧纳入评选范围;第26届白玉兰奖中,10部“最佳中国电视剧”入围名单有 4部是网络剧,反映出近年来网络剧品质有了大幅提升。

二是网络电影生产能力水平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行业主管部门对网络电影进行过几次较为严厉的整改整顿,成效明显。从规模上看,2020年,全网上线网络电影659部,涉及1700多家出品机构、近650家制作机构和227家宣发机构。从题材上看,“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越来越集中,成为聚焦新时代主题创作的重要新生力量。

三是网络综艺正在摆脱“有意思没意义”的创作惯性。网络综艺节目在2018年出现过井喷式增长,但近两年数量趋于稳定,内容品质有所提升。制作生产机构反思反省纯粹娱乐化的综艺创作思维,更加聚焦正能量传播。当然这方面还存在需要大力改进的空间。

四是网络纪录片快速发展,反映社会现实和文化艺术类题材成为热门。“十三五”期间,网络纪录片获得长足发展,上线数量从一年几十部增长至2020年的259部。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作品成为创作生产主流,2020年占比高达35%,如记录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网络纪录片分别达到44部和13部。网络纪录片越来越有质感、有底蕴、有文化、有温度。以写真写实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纪录片,是目前越来越具有创作活力和市场前景的领域,对反映新时代中国、记录新时代中国人民生产生活,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是网络动画片表现出更大的技术和内容张力。网络动画片从定位低幼人群到覆盖成年人,打破了观众圈层,收获了更多收视群体,市场支持度提升。2018年至今上线数量增长1.5倍。表现形态从单一的2D发展为2D、3D和定格等多种形式。内容类型从聚焦奇幻、游戏逐步拓展至历史、美食、科幻、喜剧等多种题材。

六是主流媒体短视频业务更加活跃。在国家广电总局统筹指导以及主流媒体对短视频的积极布局下,2020年中央级广电媒体在新媒体平台注册账号近300个,省级广电媒体账号近6000个。内容更加多元,专业化、垂直化趋势明显。短视频聚焦主题、服务大局的能力显著提升。

网络视听产业日趋成熟。一是用户规模稳步提升,“数字鸿沟”逐渐缩小。近五年来,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长1.7倍,特别是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截至2020年底,农村网民占网民整体的31.3%,规模达3.09亿,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在农村及欠发达地区蓬勃发展。同时,网民增长的主体从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已有近2.6亿“50岁以上的银发网民”,1.6亿20岁以下青年网民,数字红利更加均衡普惠,为网络视听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二是产业规模扩大,短视频和直播收入增速最快。国家广电总局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573家持证及70家备案機构网络视听收入近3千亿元,同比增长近70%。其中短视频、电商直播等收入同比增长近90%。

三是基本形成会员、广告、版权、直播带货、IP生态开发等多元化并存商业模式。其中会员收入和直播带货收入增长迅速。国家广电总局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网络视听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超过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6%。

四是生态布局日益成熟多元。传统长视频平台纷纷发力短视频,短视频平台大力进军长视频领域,呈现出长短共融的平台建设和内容布局发展趋势。另外,主要网络视听平台通过投资、并购、入股等多种方式,逐渐向生产、传播、终端全产业链布局。

五是投融资保持增长。尽管整个文化娱乐行业的投融资案例数量逐年下降,但网络视听领域却保持了较高的投资活跃度,主要集中在网络直播、游戏、动漫等领域。

展望未来网络视听坚实美好、天地开阔

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总体统筹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望网络视听未来发展趋势。

趋势一:更加注重统筹安全与发展。安全是永恒主题,发展是第一要义。我国面临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更加突出。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专门设立“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章节,对未来五年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作出顶层设计。网络视听领域将始终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继续完善对网络直播、自媒体、知识社区问答等新兴业态和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和惩戒机制,进一步督促网络视听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为网络视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把好舵”“装好刹车”。同时,没有发展的安全是不牢靠也不可持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对文化建设进行专门部署,要求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智慧广电建设,等等。配合国家战略实施,网络视听行业面临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新阶段新要求新任务,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性观念,全面统筹安全与发展,网络视听才能行稳致远。这个总要求是压舱石、助推器、定盘星,须臾不可模糊、不可忘记、不可偏废。

趋势二:巩固战略地位,增强战略力量。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网络视频将占所有互联网流量的82%,成为更加重要的互联网入口,更加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载体,更加重要的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阵地。因此,主阵地的战略地位必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主阵地的战略力量必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一是网上网下同心圆建设将进一步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我们理解,在未来,内容只会有优劣长短之分,不会再去刻意区分网上网下。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网上网下凝心聚力的情景将进一步常态化。最终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二是主题宣传和主题创作的声量将进一步放大。网络视听具有把政治话语转化成大众话语的显著特点,具有广泛覆盖、圈层渗透的传播优势,在主题主线宣传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方面迎来新的突破。网络视听主阵地建设的形态将愈加多样。网络剧、综艺、电影、纪录片、动画片、专题节目,以及短视频、网络直播、互动视频、VR视频、沉浸体验等网络视听新兴业态将更加多样式地扩大主题主线宣传传播效果。

趋势三:“文化+科技”是主流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网络视听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佳載体,是新技术与新创造相互催化的大熔炉,不仅是朝阳产业,也必然成长为文化领域和科技领域的支柱型新产业。

“文化+科技”意味着创新驱动这个现代化征程中最核心的推动力,将在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中继续扮演引擎角色,推动文化与科技产生更积极正向的“化学反应”。

“文化+科技”,意味着科技赋能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从媒体建设角度看,基于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建设将继续成为重点;从内容创作传播角度看,视频智能合成技术、视频大数据搜索系统、全息成像技术等视听技术将不断提升内容创作传播效率和互动体验;从技术传输角度看,毫米波、太赫兹等高频资源的应用,以及5G的广泛商用和6G时代的到来,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网络视听将从“万物互联、万物皆屏、万物皆媒”的初期智能时代,迈向“万物智联”的新阶段。

“文化+科技”,意味着视听新媒体将与多个行业深度融合。视听平台“聚用户,做服务”的发展模式将更加成熟,数据资源将呈几何级倍数增长,推动网络视听从面向个人娱乐的消费类市场,逐步深化发展到行业级应用的文创、医疗、教育、交通、安防、基层治理等多重领域,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入口和平台。

趋势四:迈向国际传播是网络视听担负的重大而现实的政治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可以预见,未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信息沟通与文化交流,将是国际交流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视听作为现代传播渠道,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中,更加举足轻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以更加丰富的创新创造,以更加体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风格,推出更多更优秀的中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力作,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结语

喜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战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编辑:沈金萍】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一广播电视
周一广播电视报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