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音量体现一个人修养

2021-07-22 09:02黎淑贞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皱眉个人修养宋庆龄

□黎淑贞

梁实秋说过:“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正所谓细节见人品,小事见格局,一个人说话音量往往会暴露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村有个在外面做生意的,赚了一些钱,回村后拿着一部“大哥大”满村子转悠,大声接打电话谈业务,惹得许多村民用好奇羡慕的目光看他。我后来才知道,他打电话或许是显摆装样子,因为那时基站根本就没覆盖到我们那儿。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不经意地遇到一些这样的事:公交车上有人高声交谈;跳广场舞高分贝音乐扰民;公共场合使用微信外放聊天;当你在书店聚精会神看书时,有家长放任小孩嬉笑打闹……有些人不是意识不到,而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这不仅仅是不文明的行为,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自私的心理。

俗话说“自古贵人声音低”。宋庆龄一生,从没有与人红过脸,也没有大声嚷嚷过,即使是争执和反驳,也态度温和,柔中带刚,不给人咄咄逼人之感,体现出一种美德。

宋庆龄15岁进入美国一所女子大学学习,有一次课上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说,所谓文明古国,比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宋庆龄听到后连连摇头,但并没有打断他。等他说完了,宋庆龄站了起来,仍然用一贯柔和的声调说:“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她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宋庆龄说完,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

民国时期,胡适先生交友从不论贫富贵贱,“我的朋友胡适之”成为无数人的口头禅。胡适给人的感觉总是一副和蔼面孔,知行合一,用陈丹青的话说:“完全是学者相,完全是君子相。”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如此感慨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一个人的音量,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柔声细语,静水流深,往往比疾言厉色更有力量。通常是有能力的人不显山露水,也不会吵吵嚷嚷,他们能在交流谈话中尊重别人。没什么真本事的人,为掩饰内心的虚弱,倒喜欢咋咋呼呼,企图以气势压人,不仅显得自己没涵养,还会让人心生反感。

生活中,有人说话轻声细语,就有人天生大嗓门。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无论嗓音如何,都一定知道在特定的场合约束自己,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不扰于人。温文尔雅,让人心生温暖,这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音量是有温度的,音量里藏着层次和修养。你说话的音量,就是你内心的样子。对生活和颜悦色的人,生活才会对你温柔以待。正如塞缪尔说的:“世界如一面镜子,你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猜你喜欢
皱眉个人修养宋庆龄
宋庆龄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目的与方法探析
当皱眉哥遇上狂笑姐
宋庆龄与养女
属虎未必出生于18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