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

2021-07-22 05:55澧人
书屋 2021年7期
关键词:胡乔木整风延安

澧人

胡乔木先生是公认的党史权威,《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更被学界视为信史典范,特别有助于人们系统了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的思想和活动,其中对延安整风、中共七大、重庆谈判、国共决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评论,使用了许多珍贵历史档案和回忆材料。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毛泽东时常展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这一点尤为胡乔木所佩服。据他回忆,1945年8月,在飞往重庆谈判的途中,他曾问毛泽东:“我们能不能回来?”毛泽东说:“不管它,很可能是不了之局。”在重庆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共会面十一次,大多是公开场合;但两人几次重要的会谈都是秘密的,有时甚至没有任何其他人在场。通过与蒋的密切接触,返回延安后毛泽东作出如下判断:“我看蒋介石凶得很,又怕事得很。他没有重心——民主或独裁,和或战。最近几个月,我看他没有路线了,只有我们有路线”,“我看,现在是有蒋以来,从未有之弱。”

“只有我们有路线”,这句话绝非矜夸,而是事实。经过延安整风特别是党的七大,中共已经形成清晰可行的路线图,并达成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统一。七大准备的时间较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弄清楚党在历史上的是非曲直,通过整风和学习统一思想。国民党政要王世杰曾经不解地问周恩来:“你们怎么拿那么长的时间来作历史总结?”意思是国民党不会这样做,其他政党也不可能这样做。胡乔木对此的认识是:“我们党以前的整顿也都同这次的整风不能比,那么多干部达到思想统一,一到需要的时候就能派出去工作,而且很顶用。如日本投降时去东北,都是整风取得成功的结果。不然,那是难以想象的。”

我手头有一本《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曾经多次研读过,深感毛泽东是一位举重若轻、能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政治家。他在七大所作的结论中特别强调了东北一地的重要性,确认“东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域”, “因为我们没有工业,没有重工业,没有机械化的军队”。十天之后,毛澤东在《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讲话中再一次谈到东北问题,他说:“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后来的辽沈战役,完全印证了毛泽东的这一重大判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重温党的曲折历史,反复告诫全党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他说:“我们党有两次变小过,大起来又小了,大起来又小了。头一次,五万多党员剩下没有多少;后来一次,三十万党员也剩下没有多少。按比例说,头一次的损失还小些,五万多人剩下万把人,剩下了五分之一;后来三十万剩下不到三万,只有二万五千左右有组织的党员,还不到十分之一。现在又大起来了,小指头变成了拳头,今后不要再让它变小了。”这也应验了一句名言:创业难,守成更难。一个党也好,一个家庭或者个人也好,一帆风顺是没有的,经验教训均为财富。细细品味毛泽东的这段话,都会受益良多。

猜你喜欢
胡乔木整风延安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走进延安
“反冒进”与批判“反冒进”:胡乔木的经历与思考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