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别子彩画与唐以降汉族移民入滇史考

2021-07-23 14:34兰永康顾进立
大众文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南诏彩画汉族

张 悦 许 曦 兰永康 顾进立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云南昆明 650051)

云南地区在汉朝以前,是西南蛮夷的聚居之地。自战国时楚将庄蹻入滇、秦开五尺道之后,拉开了汉族移民进入云南的宏大序幕。汉族移民入滇的过程中,把中原地区先进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带到了这片蛮荒之地。唐代以降,因不同的历史原因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汉族移民入滇事件。唐朝的入滇移民的来源主要是战争移民,汉文化对云南当地各个领域文化的影响并未十分广泛;而宋代对大理国刻意疏远的政治态度,使得云南当地仍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元代推行的行省制度、驿传制度、屯田制度、土司制度等政策,让汉文化得以在云南地区深入且广泛地发展。明、清时期,汉族移民大规模进入云南,加之历朝历代移民带来的汉族文化在当地影响的不断渗透和累积,汉族文明终于在云南兴起。不仅从地理版图上,更从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且不断融合发展的文化内核上使云南成了祖国不可分割的西南边疆。

唐朝时期,因战争移民、文化传播等因素,汉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间传播,加之本土人云南人民效唐之风渐盛,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但汉文化并不是当地最主流的文化。

唐朝时南诏与唐朝时战时和,仅仅因为战争原因被掳掠、流散到南诏的汉族人口至少有20万[1]。但因战乱流落到云南的人口社会地位不高,并未对当地文化造成较大影响。唐朝在洱海地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与之抗衡,因此采取了扶持南诏政权的形式设立都府管辖云南,控制权比较松散。南诏国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地方民族政权,在南诏统治云南时期,唐朝政府并未取得独立的政治管辖权。南诏时期,云南社会几乎没有独立的汉族社会集团存在[2]。因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多为白族,大部分移民入滇的汉人都在文化融合中被“白族化”。公元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结盟,南诏成了“云南安抚使司”,成了唐朝的一个自治区域。

南诏国覆灭后,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大理国相较于南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更为独立。宋代,鉴于北方形势严峻,宋朝对大理国采取敬而远之、限制与其交往的政策[3],宋朝时期,汉族文化对云南当地文化的影响不大。

大理国的统治于元朝统一云南之后结束,云南地区在元朝并入中国版图,由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1276年元朝政府在云南设立中书省,大理不再作为行政中心,新的行政中心迁移到中庆(今昆明)。元朝推行行省制度、驿传制度、屯田制度、土司制度等政策,为中原与边疆文化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1283年元政府开设云南驿道,“辖战赤78处,马站74处,水站4处[4]”。云南驿道的开辟,为边疆少数民族各地区之间以及云南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交通便利。因政治和军事的关系,涌入到云南的中原人增多。元朝实行屯田制度,参加军屯的军人包括蒙古军、色目军、汉军和新附军[5],军屯人员入滇,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带到了边疆,改善了边疆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相较于唐、宋时期入滇汉人的白族化,元朝时期,云南当地人进一步被汉化。汉族文化这一时期在云南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元朝政府在云南设立学社,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元朝时期先后在中庆、大理、临安、潋江、仁德、曲靖、鹤庆、威楚、武定、永昌、丽江、姚安诸路府设置学舍[6]。

而移民大规模进入云南主要发生于明、清两个朝代。明朝时期,云南既是当时的疆域的“极边”“边卫”之地,又是环境恶劣的“烟瘴之所”。政府在云南部署重兵,军事移民是中原移民入滇的主体。明朝的充军规模相较前代为历代最庞大,充军人口一般都到边疆戍卫疆土,捍卫明朝政权。洪武中期,为镇压云南各地的反抗势力,明朝政府先后10次调集共约23万人到云南戍边。明代以前云南的汉族大多来自四川,明代以后的汉族则大多来自江浙和湖广地区[7]。军事移民通过定居屯田,亦耕亦守留在云南,成了保卫边疆的生力军。明代卫所制度从洪武时期开始建立,此后移民不断增多。除军屯外,还有民屯、经商、开矿、贬谪或留寓形式的移民入滇。有明一代进入云南的移民大约有100万之多,占了云南地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8]。明朝的入滇移民积极推动了云南当地汉文化的传播,使明代汉文化在云南兴起。

清代废除了屯田制度,在雍正帝施行改土归流政策之后,引发了汉族移民的入滇大潮,并将“夷多汉少”的人口分布变为“汉多夷少”。土司制度的分崩离析,使得大规模的汉族可以没有障碍地进入到以前被土官控制的区域。由于政策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清代的移民相较于前代更多的是自发性质而非强制性质的移民。18世纪初期,云南人口以接近千分之四的年增长率在增加,这个速度约与全国的平均增长率相当,到乾隆五十年(1785年),年增长率已上升到千分之十,这个比率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高的。仅在十年之后,增长率增加了一倍而达到千分之二十,这几乎比中国任何省份的增长率都要高得多,一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年)[9]。清初顺治年间,云南人丁约11.7万,到清末咸丰年间则达到历史性的约740.3万[10]。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山区,汉族文化与边疆文化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使云南成了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地域。

多样性的入滇人口为云南的社会、经济、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元素,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汲取了汉文化的思想,促进了云南地区的发展。

中国彩画从唐代开始有了具体的图样,历经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逐渐形成了官方和地方的标准和范式。中原地区的各类工匠、技术人才也大量进入云南,并将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受汉族移民对边疆文化的影响,云南地区的地方彩画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三大官式彩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云南地区的地方彩画不断创新和发展,有机地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别子彩画。别子彩画,“别”是云南方言,就是穿插、交错、连接的意思。别子图案是昆明地区彩画中最典型的元素,具有区别于官式彩画的独特风格[11]。

笔者团队通过对彝族、苗族等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图案、器物的编织纹样与云南地区典型建筑(如曹溪寺、龙泉观、真庆观、黑龙潭等寺观建筑)别子彩画的图案对比,发现二者在图案的构成形式、色彩、排列组合方式等方面有巨大的共同之处。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这些彩画图案,是在经年累月的劳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这些典型的服饰图案和器物编制图案经过了大量的实践运用,是云南地区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生活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方式。

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通过别具特色的服饰来进行装饰,并通过服饰区别不同的文化和习俗的生活圈。据《昆明风物志》记载,云南地区的彝族、苗族历史发展长远,且在服饰的纹样、材质、色彩等方面已形成一套成熟规制。通过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彝族和苗族的典型服饰图案的研究,笔者团队发现与云南地区别子彩画中的八角十字别子图案、海棠双别子图案、双菱形别子图案、合掌纹图案、锁纹图案一一对应。通过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彝族和苗族的典型器物编织纹样的研究,笔者团队发现与云南地区别子彩画中双圆三菱十字别子图案、椭圆九连环绫锦图案、双圆四锁龟背别子图案、圆形叠加扇形的十字别子图案一一对应。在云南地区彩画的表现内容上,与传统彩画相互借鉴,使用了中原地区常用的“五福攒寿”“莲莲送子”“福寿双全”“金玉满堂”等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这些典型的中原地区常用图案丰富了云南当地的彩画艺术。可以说明,中原地区的传统彩画传入位于边疆的云南地区之后,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融合,再影响到云南地方的彩画艺术形式,逐步形成了云南地区特有的彩画样式。

自唐朝以来,汉族移民入滇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将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逐步传入落后的边疆地区,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的社会发展进程。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与入滇的汉族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呈现出和谐共荣的民族关系。随着汉族移民入滇,汉族文化逐步在云南兴起,中原文化逐渐融合了云南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云南地区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特色。

猜你喜欢
南诏彩画汉族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南诏大理佛精品》插图
地方彩画的研究与发展文献评述*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唐代“骠国献乐”背后的秘密,一场以献乐为名的救国运动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关外纯色古朴天成
《南诏德化碑》史料价值散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