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语言感知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1-07-23 00:06张佳怡
速读·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语言能力阅读教学

张佳怡

◆摘  要:让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主动参与和投入到学习当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提升课堂教学质效。所以,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深入研究语文的阅读教学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从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语言感知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语言需把握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了针对性对策,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培养路径

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升小学生课堂语言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更专注和投入,也有利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而提升教学质效。语言是人们交流心灵的媒介,而且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一出生最先学会的如何发音,学会发音后就会学习如何朗读,而学习文字就是要学会阅读,尤其是语文教学,更是需要阅读,因此教师要将阅读训练放在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

一、在阅读教学中语言教学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1.注重语言的目的性。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围绕主题来思考,进而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其理解和记忆。这也是教师实施课堂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有利于围绕课堂教学目的来开展教学。

2.注重语言的时效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时间进行合适的阅读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性的閱读或者语言提示能让学生抓住关键,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而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注重语言的合理性。语言要适量适度,否则容易误导学生,甚至让他们产生逆反情绪。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说话如果条理清楚,慢条斯理,那么学生也慢慢静下来,如果教师上课语言节奏快,吐字不清,那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效率就低。其次教师教学不适合满堂灌,一言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知识和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没有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乐趣,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厌倦说话,拒绝听课,随便回答的现象,这是有负面影响的。因此,语言要恰当,要用语言来控制课堂的节奏。

二、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几点建议

1.要巧妙设置问题。小学生理解和认知能力处于形成阶段,过多的教材文章会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降低。尤其是到小学中年级阶段,课本文字多、图片少,学习的趣味性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及时有效的设置问题,吸引学生围绕课本知识来思考的阅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学习《带刺的朋友》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问学生“这个带刺的朋友是谁啊”和“作者喜欢这位带刺的朋友吗?”。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即“我身边有带刺的朋友吗?”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思维之门一扇又一扇地打开,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入学习中收获知识。让学生体会文章之中语言的魅力,学习作者说话的技巧。

2.要注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新教育发展的条件下,我们越来越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外表,那么第二印象就是这个人的语言魅力,一个能够出口成章的先生,必将受到许多人的尊敬与爱戴。小学的孩子,往往比较害羞不敢发言,在家人面前可以无所畏惧,出口成章,但是一到讲台前就支支吾吾,那么教师就可以多举行演讲活动,让学生多站到台前训练,诉说自己的想法,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意图。言语是心灵的图画,用言辞描绘内心深处世界的美好。那么学生在学会表达以后就会慢慢学会语言感知,学生不仅在表达中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样也会根据其他人的表达感知他们的情绪,大人说话时不同的语气,代表着不同的情绪,文字也是如此,学生会发现在书本中,有些人说话很开心,有些人说话好像带了一些嫉妒和愤怒。慢慢的学生在自我表达和倾听之中就锻炼了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3.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一是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和配合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对情境的理解,为学生制定系统的阅读计划。由于小学学习时间长,教师不应把阅读计划制定得太过严密,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知识量来制定阅读计划。比如小孩子都比较喜欢看一些图文小说、小故事等,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字来演绎故事中的主角,让他们像电影一样的方式,把故事演绎出来,要有人物、对话,让其他学生猜一猜在演什么,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理解到自己所阅读的故事情节和内容,也培养了其他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情境理解能力。

4.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是改善课外自主阅读的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本阅读活动是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一种方式,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长期坚持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文,如“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等,不应直接澄清实际教学中的深层含义,而应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寓言,使学生随时处于语言学习的氛围中,从而学会如何分析和理解文章。二是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能力。但我们必须注意,既要保证阅读兴趣和优秀的阅读材料,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告诉学生哪些文章需要精读,哪些只需要一般性的理解,如何分析文章的写作效果,并加以控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能为学生打开只是大门,开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小学教师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知语言魅力。在培养语言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同时,促进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他们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瑞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与语言技巧[J].科普童话,2017(24):80.

[2]荣佑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193.

[3]吴华俭.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16):22.

[4]刘朝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90.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语言能力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