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三个遗憾”

2021-07-23 14:45陈彦霏
新传奇 2021年27期
关键词:邓稼先科学家

陈彦霏

在游泽华的记忆中,邓稼先生前有三个遗憾:他想在天安门广场前看看50年后祖国的发展;他希望能再去一次山西导弹基地;在北京301医院病床上,他希望能回到绵阳,再看看同事以及自己工作过的地方。

“我在这里生活了4年多,这是原来的机关办公楼,那一排平房是科学家居住区,警卫连就在坡上。”2021年5月,游泽华再次回到这个改变他一生的地方——位于四川省綿阳市梓潼县的中国“两弹城”,向记者讲述了他跟随邓稼先的那段时光。

游泽华是邓稼先生前的最后一任警卫员,从1982到1986年,他陪伴邓稼先直到其生命最后一刻。

相遇:从担心“不好相处”到“像父亲一样的长辈”

对于游泽华来说,他和邓稼先的相遇是一种缘分。1982年2月17日,入伍不到两年的游泽华被警卫团团长选中,送到了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位于绵阳市梓潼县的秘密基地。

那时,九院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绵阳梓潼已有13年,在完成原子弹和氢弹试爆后,科学家们肩上的任务依旧繁重,他们需要完成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以及新一代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内容。“通俗地讲,就是有了弹药还不行,还要有枪。”游泽华说。

游泽华回忆,在此之前,科学家的安全由保卫部负责,但保卫部的工作人员下班后,就各自回家了。那时,科学家们常常工作到很晚,这就导致出现紧急文件时,没人帮忙送。考虑到这种情况,游泽华等人被派了过来,一方面保护科学家们的安全,另一方面则是协助工作,照顾科学家们的饮食起居。

“当初,我曾担心科学家不好相处,但见到邓老第一面就感觉特别亲切。”游泽华回忆,刚见面时,邓稼先就和他聊起了家常,第一句话就问:“小战士,你家是哪里的呀?”

游泽华回忆,一番交谈后邓稼先对他说:“你在这跟着我,日常生活、工作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这里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收发一下文件、通知同事开会。”

游泽华没想到,随后4年的相处中,让他多了一个既是老师、又像父亲一样的长辈。

相知:怕麻烦厨师,书堆里藏着压缩饼干

来到邓稼先旧居,看着四周的景物,游泽华陷入了往日的回忆里。“科学家住的都是平房,很简朴,门前是一条小道。”他双手比划出一人的宽度说。

如今,邓稼先旧居的门前已扩建出一个小广场,广场上塑有邓稼先的雕像和入党誓词,不少前来参观的团队会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在一片庄严的宣誓声中,游泽华走进旧居里,回到了39年前。

进门就是游泽华的房间,一张桌子、一个柜子、一部电话、一张单人床便是这里的全部物件。走过窄道再一转弯,便来到邓稼先的卧室,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几个书柜,显眼处摆放着一台唱片机,是房间里唯一的娱乐设备。卧室里摆放的铁架床,是邓稼先妻子的嫁妆,因为长年见不到妻子,他便把铁架床一直带在身边。

看着眼前的铁架床和书桌,游泽华说,看到邓稼先常常工作到半夜,很是心疼,就想让他多休息一会儿。结果第二天邓稼先常常是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拿着两块压缩饼干,边吃边走,路上还笑着“责怪”游泽华,差点儿耽误了他的大事。

“这就是邓老放压缩饼干的地方。”游泽华指着角落里两米多高的储藏室说,以前这里堆满了邓稼先从北京王府井外文书店淘回来的书,里面经常放着压缩饼干,大概四五斤,除了早上来不及吃饭会拿两块,他晚上加餐时也会用上。

邓稼先晚上加班时,游泽华想叫厨师加个餐,邓稼先却说:“这么晚了,你麻烦别人干什么?”

相离:“三个遗憾”和临终的话

由于长期遭受辐射,邓稼先患上了直肠癌,前往北京住院治疗。游泽华回忆,1986年做完第二次手术后的某天早上,邓稼先觉得身体好些了,就想出去走走。

“在医院门口,我让邓老等一会儿,我去喊司机,结果出来才发现,他已挤公交车走了,但我知道邓老去哪了。”游泽华说,他赶紧挤上另一辆公交车,到了王府井外文书店,邓稼先果然在那里看书。一直看到上午10点多,邓稼先突然提议到天安门走一走。

“邓老对天安门广场有特殊的情怀,我和他去过很多次,包括他从美国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天安门广场看看。对他而言,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游泽华说。

游泽华记得,那天天气很好,人很多,邓稼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坐了下来,看着游泽华说:“小游,我今后还有时间来吗?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你来看看我吧,给我讲讲祖国的变化。”游泽华忙回答:“只要您身体好了,我随时都陪您来。”邓稼先又说:“不用等到100周年,50周年的时候,你就来看看我吧。”此次出行一周后,邓稼先就逝世了。

游泽华回忆,邓稼先的第二个遗憾是,希望能再去一次山西的导弹基地。1984年底,邓稼先在北京开完会后,坐车前往山西导弹基地,下车时就有些走不动了。不过,基地司令员建议邓稼先去山西的五台山放松一下。但到了五台山后,望着长长的上山阶梯,邓稼先最后没能登上去。他不甘心地问:“小游,我还有机会再来吗?”游泽华回答:“等您身体好了,我再陪您来。”游泽华知道,没能登上五台山,是因为邓稼先担心自己的身体无法支撑再去导弹基地,却没想到这真成为邓稼先永远的遗憾。

邓稼先去世前一直挂念着四川。游泽华说:“在病床上,邓老曾多次跟我说:‘小游啊,你一定要和医生说,我想回四川看看。单位有同事来,你要告诉他们,让他们把好消息告诉我。”那时,躺在病床上的邓稼先还在进行总体规划设想,确定中国原子武器的后期发展方向。“实际上,当时他已很难受了,他就坐在床上,垫个小垫子,纸上写满了字,反复修改了不知多少次。”游泽华说,“可惜,这三大遗憾一个都没实现。”

游泽华还记得,有一天,邓稼先突然问他:“小游,你今后想干什么呢?”游泽华回答:“我想学医,学会后可以帮助别人。”邓稼先点头回答:“那好。”

如今,游泽华履行约定成为了一名医生。他时常想起邓稼先去世前对妻子说的话:“如果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

猜你喜欢
邓稼先科学家
邓稼先—人间“蒸发”13年
假如我是科学家
稼先的故事
坐公交车的邓稼先
时空旅行可以实现么?科学家们来告诉你
全球变暖or no?
许鹿希:有一种爱情叫“国家机密”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