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年只做陀螺一件事

2021-07-25 19:17鲁班石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平衡感卢浮宫飞碟

鲁班石

他是一位88岁的日本老人,做了60多年陀螺。他做的陀螺可以放在武士刀和手掌上面旋转,最长可旋转18分钟,作品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为此,他还在卢浮宫里给物理学家讲解了关于陀螺平衡的问题。他叫广井政昭,是日本的玩具手艺人。

广井政昭出生在陀螺世家,从小就对陀螺有极大的兴趣,学习之余,他悄悄研究陀螺,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他,还为了陀螺特意深度研究了物理力学。

工作了三年后,他毅然辞掉了索然无味的工作,专心致志地做起了陀螺。专注于陀螺制作后,广井政昭很快就能制作出好看又新颖的陀螺,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希望能尽快发明创新自己的陀螺。然而,接连不断出现的失衡问题却迟滞了他的计划。

平衡是陀螺的灵魂,如果某个细节没有处理好,做出的陀螺就会出现重量缺失的问题,进而导致陀螺会在勉强旋转后很快停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陀螺的失衡问题,广井政昭特意观察了上千只失败的陀螺,找出了每一个失败陀螺失衡的细节,并对这些细节不断优化。慢慢地,他逐渐掌握了平衡感,而这种平衡感,连物理学家都说不清道不明。

解决了陀螺的平衡问题后,广井政昭就开始实施自己创新发展陀螺的计划。对于广井政昭来说,制作一个陀螺并不简单,因为他一直坚持手工制作。

他制作的陀螺中,有一款名叫“飞碟”的陀螺。飞碟是“双层”的,拉动绳子之后,最下边的会先旋转,中间的小陀螺会飞起来旋转,最上边的放在桌子上,也会立马开始旋转。所以,这表面看起来是一个陀螺,实际上却是三个陀螺。

还有一款名叫“弹唱小人”的陀螺,是典型的一款老式陀螺,旋转最上边的伞之后,小人就会敲动自己的嘴巴,发出音乐声。

还有一款名叫“吃面小人”的陀螺,头上有一把能旋转的雨伞,转动雨伞上的把手,小人就开始吃面,一直重复这个动作,就好像真的在吃面似的。

为了不让流传了700多年的日本陀螺文化消失,广井政昭还会定期推出新品陀螺。然而,在堅持手工制作的道路上,有人质疑广井政昭的手工制作落后于工业制作。为此,还专门搞了一场陀螺制作比赛:广井政昭用传统手工与年轻人用现代机器,分别制作一个陀螺,然后比谁的陀螺转动的时间长。结果,广井政昭以1分多钟的优势胜出。

(选自《当代青年》2020年第9期)

素材解读

1.工匠精神。在快节奏的工业化时代,88岁的广井政昭坚持手工制作,并且60余年只做陀螺这一件事,努力将手工艺传承下去。他拥有一颗赤诚的匠心,把一个小小的陀螺做到了极致。

2.不断钻研创新。广井政昭不满足于祖宗留下的手艺,不断钻研创新,不仅解决了平衡问题,还创造出精巧的陀螺,将传统工艺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适用话题

坚持 专注 追求极致

猜你喜欢
平衡感卢浮宫飞碟
以木为媒
平衡感
飞碟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犯傻”的卢浮宫
飞碟月报
揭开卢浮宫的赚钱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