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题

2021-07-25 02:37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公筷小明文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有效防控新冠疫情,可你是否知道,这背后凝聚着中国人民肝胆相照、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6月23日,中国成功发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从此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名扬全球,可你是否知道,这背后是科研人员30年脚踏实地的奋斗与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全球瞩目,可你是否知道,这背后是科技人员的攻坚克难的身影与民族精神、国家力量?12月19日,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从月球带回土壤的国家,可你是否知道,这背后是中国人长达16年漫长探月工程的坎坷与付出?

读完上面的材料,慷慨激昂之后,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为班级公众号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理性之光。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本材料试图通过2020年我国在四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来引导大家思考这些成就背后所必须的个人、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重点考查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对中心观点以及次要观点的逻辑架构,考查同学们论证基本方法使用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理性思维力。同学们可以选取四个成就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事例,从中挖掘取得成就所必须具备的品格与精神,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进行合理的论证,体现出一定的具有针对性的读者意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蒋文明同学一家三世同堂,其乐融融,但也经常会出现观念分歧。一天,大家围坐一起吃火锅,文明建议妈妈:“我们不应该使用大锅,应该使用小火锅和公筷,避免传染病毒细菌。”爸爸听到后对文明说:“一家人围着一个大锅吃才热闹。”妈妈也应和爸爸:“是呀,分开吃显得多生分。还是大锅吧。”奶奶笑着对文明说:“明明,你嫌弃我们老了?你爸小时候我还嚼碎东西喂给你爸呢,你爸这不也没生病呀!”这时,边吃饭边看电视的爷爷招呼大家:“你们快来看,中央台正在播放这方面的节目,建议大家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还有专家建议将公筷制、分餐制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视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餐桌革命呢。”

假如你是蒋文明,你准备怎样劝说亲人响应国家呼吁实行公筷制和分餐制呢?请你以“蒋文明”的身份,在奶奶、爸爸和妈妈中选择一个角色给他(她)写一封信,说明你的观点。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指向比较明确:关于传统合餐制、合食制弊病的讨论,提倡分餐制、公筷制,写作应基于该立场。除此,材料还设定情境,同时给了观点提示,要求同学们进入材料所述事件,以材料中蒋文明的身份写一封信。所给情境为日常所见,身份也不陌生,同学们应该有话说,但也不能大意。此题设置很巧妙,要求文章既要有观点陈述,又要有劝说目的,还要注意晚辈身份,注意情理相融合,注意传统和现实的认识,注意书信体格式。

参考立意:文明就餐,健康饮食;小餐桌,大文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红楼梦》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作者对社会人生的透彻观察和深刻思索。它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当你逐渐有所领悟,它便能吸引你一读再读,常读常新。(摘自语文高中教材《红楼梦》导读)

当代经典阅读,“阅读”这两个字,用“传习”比较好。“阅读”有注重知识的倾向,“传习”经典的目标,主要在于修养身心,要把获得知识与修养身心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不能只是把经典当作知识性的文本来看。(摘自《光明日报》对李景林教授的访谈)

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就文字而言,文言文和白话文有相当的距离,就内容而言,《水浒传》满是打家劫舍,《三国演义》充斥权术心机,《西游记》主要讲佛法,《红楼梦》深奥的“色、空、幻、灭”主题,孩子心智不甚成熟,都无法充分理解。人当然应该阅读经典,但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摘自秦春华《“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学校计划举办“传习经典”主题论坛,请嘉宾们各抒己见,应邀嘉宾有:朱女士(学生家长),张先生(文史专栏记者),何老师(高中语文教师),李同学(高三学生)。观众席上有高中学生、家长和其他感兴趣的市民。

请你以其中一位嘉宾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涉及多则材料的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审题立意需综合考虑材料间的联系,即学校论坛的主题——“传习经典”,主题指令明确。三则材料各有侧重,为主题论坛这一交流情境中身份各异的嘉宾提供了丰富的观点支撑,内涵丰富。

材料一出自教材,说的是《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价值:投射生活哲理、展现人生百态、寄寓个性思考、传承古代文化。意在借经典进教材之事思考经典阅读的教育导向。

材料二是对当代经典阅读应承担的“传习”功能的解读——传承知识文化,习得内涵修养。意在说明经典阅读的当代价值、时代意义。

材料三对经典文本做出了辩证分析,意在引导我们思考经典阅读文本的择选标准与引导路径。

身份指令的完成需综合考虑所选取的嘉宾的人生经历在写作中的投射,恰如其分地展现各自的立场和观点。

发言稿的文体指令,需在写作中注意格式要求的落实。

参考立意:

家长的角度:家校合作,共同营造经典阅读新环境;我愿和你,共读经典。

文史专栏记者的角度:文化式微;经典与时代共舞,阅读可常读常新。

高中语文教师的角度:让经典阅读丰富学生生命体验;如何做好经典阅读“引路人”。

高三学生的角度:传习经典,我之责任;品百味人生,得人生感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明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在所有学科中,他的语文最弱。还有二百来天就要高考了,他很着急。有人建议他去参加语文速成班,但他很猶豫。

近年来,语文速成班比比皆是,“一周写出好字”“三十节课冲击满分作文”“七天成诗人”“高考阅读技巧路路通”……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你觉得小明有没有必要去参加语文速成班?请你以“秦骅”的名义给他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想法和感受。

要求:自拟题目;不得透露真实的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一要完成指令任务,二要注重情境。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段表明小明的偏科现象和犹豫心态。第二段概括了关于语文学习的各种“速成”现象。

任务:要阐释小明有没有必要参加速成班,要融入对语文“速成”的看法。

情境:一要注意小明是高三的学生,时间紧、任务重;二是作为同龄人,说话语气不可高高在上,以说教示人;三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和交流时的腔调。

写法指引:可以坚决反对小明参加速成班,指出速成背后是投机心态在作祟,并指点迷津;可以一分为二,对“速度”的追求可以鼓励,接受方法的指引无可厚非,但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可以赞成小明参加速成班,与其他同学交流相同的处境和困惑,相互鼓励。

材料第一段有两处弹性较大:一是“语文最弱”,弱到什么程度?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想象;二是“小明很犹豫”,为什么犹豫?同学们可以结合高三的处境自由发挥。

猜你喜欢
公筷小明文明
全国首个“公筷法”具有积极意义
我家的公筷行动
用公筷吃饭
公筷来我家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对不文明说“不”
做不到
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