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消化液负压吸引及回输装置在治疗十二指肠破裂及穿孔中的应用

2021-07-26 07:20桂治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回输消化液液量

桂治府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江苏 无锡 214400)

0 引言

在十二指肠外伤或急性穿孔大多行单纯缝合修补术,但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风险大[1-2],发生率仍可达6.6%~25.0%。流经十二指肠的消化液为胃酸、胆汁、胰液,腐蚀强,消化液量大(约3.3~5.5 L),如果不能有效彻底引流,将导致严重腹腔感染及周围组织血管腐蚀后大出血,死亡率高,所以十二指肠液彻底有效引流对预防十二指肠瘘及防治并发症至关重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吻合口近远端胃管被动引流,无法完全彻底引流,出现十二指肠瘘将导致腹腔严重污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1年1月时间段内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十二指肠外伤及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十二指肠消化液负压吸引及回输装置在治疗十二指肠破裂及穿孔疾病中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1年1月内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二指肠外伤及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十二指肠修补术,男26例,女23例;年龄17~74岁,平均54岁;十二指肠减压方法为经胃十二指肠单纯引流者28例(单纯引流组),经鼻置入十二指肠腔内双套管负压吸引及回输管者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首次术中探查发现十二指肠损伤并行单纯十二指肠修补术;排除标准:①十二指肠破裂采用其他手术方式的患者,如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②病历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纳入病例均对本研究治疗方法、目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经鼻置入十二指肠腔内双套管负压吸引及回输管方法:装置构成为双套管(外套管长100 cm,直径为6.0 mm,前段有吸引侧孔;内套管长度120 cm,直径为1.5 mm,内径为0.5 mm,前段也吸引侧孔)+消化液回输管长度180 cm,直径为2.0 mm;经离体及动物实验负压吸引压力在10~15 kpa,可以达到有效负压吸引同时不损伤肠黏膜。具体构造图见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1193008.4)。完成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管道系统可以经鼻孔术中置入十二指肠,消化液回输管可插入导丝,外套管吸附段中心放至修补处,消化液回输管末端放至近端空肠约20~40 cm。患者肠功能恢复后可经回输管回输负压吸引的十二指肠肠液或将十二指肠肠液与肠内营养预混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经胃十二指肠单纯引流方法:经胃前壁行造瘘后置入18F的硅胶引流管,外接负压吸引球。

1.3 观察指标。术后十二指肠引流液量、电解质失衡风险、营养指标、相关并发症(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再次手术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费用。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十二指肠引流液量对比。单纯引流组患者术后十二指肠引流液量均低于负压吸引回输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十二指肠引流液量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十二指肠引流液量对比(±s)

组别 术后1d 术后2d 术后3d 术后4d 术后5d单纯引流组 100±19 131±30 195±35 150±28 170±32负压吸引回输组 210±33 305±52 380±41 420±38 480±57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对比。单纯引流组患者术后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均高于负压吸引回输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率

2.3 两组患者术后电解质失衡风险、低蛋白血症风险对比。单纯引流组术后一周发生电解质失衡及低蛋白血症比率显著高于负压吸引回输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率

2.4 两组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率、死亡率对比。单纯引流组后再次手术率、死亡率高于负压吸引回输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再次手术率、死亡率

2.5 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对比。单纯引流组平均住院时间、费用高于负压吸引回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对比(±s)

表5 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对比(±s)

组别 平均住院时间 费用单纯引流组 35±18 18±5负压吸引回输组 12±7 6±4 P<0.05 <0.05

3 讨论

十二指肠破裂及穿孔大多为急诊手术,无法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同时大多合并严重腹腔污染,易导致术后出现并发症。十二指肠特别是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部位因其解剖与生理的特殊性,发生损伤后十二指肠瘘风险大。十二指肠由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终末支供血,血供较差;另外由于胃酸、胆汁、胰液等大量消化液需流经十二指肠,导致肠腔内压力增高,二者都是造成修补后瘘的因素。一旦发生消化道瘘,大量消化液涌入腹腔,无法局限及充分引流,易导致再次手术[3]。

十二指肠损伤后易发生十二指肠瘘,是普外科医生目前共识,同时也是需要积极面对的挑战。应对该类手术,既要做到损伤控制,力争降低手术难度及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复杂造瘘及转流术如十二指肠憩室化或空肠裂口Roux-en-Y吻合术,又需能充分对十二指肠消化液引流及肠腔减压,预防十二指肠瘘,同时即使发生瘘,具备良好的引流可促进瘘的愈合,无需再次手术。通常的引流减压方式包括经鼻腔或胃造瘘口向下置入引流管至十二指肠修补处[4],或经空肠上端造瘘后逆行插管置入十二指肠减压,同时经空肠上端造瘘向下插管减压及后期肠内营养支持,但这些被动吸引措施的效果均不佳,无法彻底有效减压引流大量的消化液,同时一旦发生消化道瘘后无法有效将消化液与腹腔隔绝。本研究采用十二指肠消化液负压吸引及回输装置,可术中经鼻腔置入,负压吸引管至十二指肠修补处可有效吸引消化液,降低肠腔压,促进愈合,同时即使出现瘘,持续负压吸引使十二指肠液体没有外渗的条件,同时负压可以使十二指肠瘘口外围的网膜组织向其靠拢,促进瘘的愈合[5];术中同时置入回输管至近端空肠,可回输经纱布过滤的消化液,可防止消化道液大量丢失,维持电解质稳态,后期可行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肠功能恢复及营养吸收,防止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导致细菌移位以及降低长期肠外营养导致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相对于被动引流,肠液主动负压吸引及回输技术降低了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风险,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死亡事件的发生比率,从而减少了平均住院时间、费用。

综上所述,十二指肠消化液负压吸引及回输装置在十二指肠破裂及穿孔中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并且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回输消化液液量
林氏消化液和厚金格尔消化液水解结果与运用比较
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病人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后再次成功回输的护理
自体血回输在产科手术的应用进展
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
工程因素对页岩气井产水的影响分析
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的观察及护理
胆汁回输再利用研究进展
汽车制动钳所需液量检测系统设计*
为什么不要边看书边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