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低血压变化临床分析

2021-07-26 10:43于洪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0期
关键词:肾衰竭低血压肾功能

于洪涛

(广州市海珠意达血液透析中心,广东 广州 510220)

0 引言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病概率很高,有着“第二癌症”之称。各种肾脏疾病,各种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多囊肾等是引起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1]。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因较多,例如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受损、纤维化,破坏肾脏功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引发慢性肾衰竭。如糖尿病性肾病晚期,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基底膜进行性增厚,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从而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明显的退行性改变,肾功能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但是没有应付突发损伤和疾病的能力。当然,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肾衰竭的比例也较高,研究表明[2],约25%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与药物的肾毒性相关。经常使用止痛药的人群容易出现肾功能问题。慢性肾衰竭首先从定义上来看,就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进展到了一定程度,肾功能,肾单位不可逆的缺失。所以目前的治疗,还是以延缓肾衰竭进展为主要目的[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能慢性肾衰竭肌酐程度能够维持多年不变,已经进展到中后期的慢性肾衰竭,病人不可避免的都要进入透析治疗的过程之中。但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潜在的危险性,所以应明确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因素,并提前防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广州市海珠意达血液透析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分为血液透析低血压组30例,以及血液透析无低血压的对照组30例。低血压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30~66岁。对照组男女各15例,年龄为28~67岁。两组患者一般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所有患者实施血液透析:透析过程中采用普通肝素抗凝,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追加,一般剂量为2.5 mg/h,若出现出血症状,应适当减少普通肝素剂量,必要时亦可停止使用,对于凝血异常患者不使用普通肝素。根据患者体重定出超滤量,并记录临床相关指标。

1.3 判定标准。血液透析低血压诊断标准:①血压突然下降,有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的;②收缩压下降在40 mmHg以上或者舒张压下降在20 mmHg以上,即使没有症状也算低血压;③收缩压在100 mmHg以下或舒张压在40 mmHg以下,且伴有临床症状的;④血液透析期间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及以上;⑤透析后收缩压低于90 mmHg的。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计量采用(±s)表示;计数采用%表示,用χ2校检;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Scr、BUN、TP以及Hb无明显数据差异;治疗后,低血压组患者Scr(612.57±88.46)μmol/L,BUN(24.81±4.42)mmol/L,TP(51.31±7.84)g/L、Hb(83.25±8.02)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Scr(μmol/L) BUN(mmol/L) TP(g/L) H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817.47±104.48 723.17±97.43* 39.48±6.42 35.95±5.33* 47.37±4.23 62.37±6.19* 80.35±5.14 95.37±7.37*低血压组 33 816.98±103.57 612.57±88.46*△ 39.13±5.93 24.81±4.42*△ 47.28±4.67 51.31±7.84*△ 80.12±4.97 83.25±8.02*△t - 1.472 4.376 1.231 4.579 1.573 5.315 1.484 5.585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体重增长率、间歇期、超滤量以及超滤率对比。低血压组体重增长率为(7.5±0.5)%,透析间歇期为(6.2±0.6)d,超滤量为(5.2±0.5)L,超滤率为(1.5±0.7)L/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体重增长率、间歇期、超滤量以及超滤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体重增长率、间歇期、超滤量以及超滤率对比(±s)

组别 例数 体重增长率(%)透析间歇期(d)超滤量(FUV)(L)超滤率(FUR)(L/h)低血压组 18 7.5±0.5 6.2±0.6 5.2±0.5 1.5±0.7对照组 17 3.6±0.7 3.7±0.2 2.7±0.3 0.7±0.1 t - 9.581 11.206 7.552 5.195 P - <0.05 <0.05 <0.05 <0.05

2.3 低血压组发生低血压情况。30例低血压患者共进行透析次数为2176次,低血压发生次数为233次,发生低血压概率为10.71%。头晕恶心次数为164次,呕吐次数为79次,盗汗心慌次数为83次,胸闷次数为61次,其中头晕恶心症状次数最多,占比为70.39%。在透析开始30 min至1 h发生低血压166次,占比71.24%,在透析3 h后发生低血压69次,占比为29.61%。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是治疗方式之一,主要是通过透析器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清除,在保证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基础上,将多余的水分清除,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输回自体,以达到清除患者体内毒素的目的[4]。血液透析发生低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其体重增长率、超滤量、超滤率有关。所以应建议患者合理饮食、控制透析期间的体重不超过干体重的30%,或增加透析时间和频率,血液透析期间尽量不食用食物,会导致肠胃血流量增加,而大血管血容量下降,在开始血液透析时,应对血流速度进行调慢,血流量要逐渐增加,血液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营养状况不佳、蛋白含量低的患者应及时补充营养和优质蛋白,增强体质[5]。

本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Scr、BUN、TP以及Hb无明显数据差异;治疗后,低血压组患者Scr、BUN、TP、H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组体重增长率为(7.5±0.5)%,透析间歇期为(6.2±0.6)天,超滤量为(5.2±0.5)L,超滤率为(1.5±0.7)L/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低血压患者共进行透析次数为2176次,低血压发生次数为233次,发生低血压概率为10.71%。头晕恶心次数为164次,呕吐次数为79次,盗汗心慌次数为83次,胸闷次数为61次,其中头晕恶心症状次数最多,占比为70.39%。在透析开始半小时-1小时发生低血压166次,占比71.24%,在透析3小时后发生低血压69次,占比为29.61%。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情况较为常见,多数患者会有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临床现象,发生低血压与体液滤过多且快、营养情况不佳、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有关。在血液透析前应掌握患者的个人情况,提早做好防范措施,可及时发现低血压情况的发展,尽快治疗,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肾衰竭低血压肾功能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