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后心理与产程影响

2021-07-26 10:43刘惠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0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程产后

刘惠霞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言

分娩是每一个产妇必须经历的自然过程,但由于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容易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加上宫缩、分娩疼痛的影响,产妇的负面情绪难以有效缓解[1]。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增加产后出血、尿潴留、剖宫产等发生率,也不利于胎儿和产妇的预后。但常规产科护理缺乏全面性,并不重视产妇的产前心理疏导,导致产妇情绪波动较大。因此,临床应在产前为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保证产妇的顺利分娩。故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在待产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8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待产的108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纳入标准:单胎、足月、首次妊娠者;有良好沟通能力者;头围、骨盆和宫颈发育良好,符合自然分娩者;胎儿发育指标均正常者。排除标准: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配合依从性极低者;有精神病史者。对照组年龄22~33(26.83±2.49)岁;孕龄38~40(38.93±0.99)周。观察组年龄20~34(25.78±3.24)岁;孕龄37~41(38.7±1)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产前产科护理干预,方法为:定时监测胎心,密切监测产妇的变化,告知产妇放松身心,适当转移注意力;综合评估产妇的分娩风险,帮助其有序进行产前检查,告知产妇各种注意事项,让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嘱咐家属多给予心理疏导,安抚其情绪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为:①热情、微笑接待产妇,详细介绍医院和病房的环境,消除其陌生感。通过视频、宣传册、思维导图绘画等方式详细解说分娩知识和有关分娩减痛的项目,如黄豆袋,分娩球,TNS机,水疗,自由体位,无痛等,增强其分娩认知和自然分娩的信心,并为分娩做好心理准备。播放舒缓音乐调节其情绪,或者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训练,平复其焦虑、不安的情绪;②在第一产程阶段,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产妇沟通,了解其心理真实想法,强调剖宫产的利弊和自然分娩的优势,多陪伴产妇度过这一产程,并引导家属通过唱歌、聊天、讲笑话等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增强分娩自信心。仔细留意产妇的疼痛反应、情绪波动变化,介绍成功分娩案例增强其分娩自信心,帮助其调整体位,通过注意力转移法等缓解疼痛,稳定情绪;③在第二产程阶段,护理人员给予更多激励,让其配合护理工作,通过聊天式沟通和舒缓音乐的播放,调节其紧张等情绪,通过心理暗示法矫正其负面情绪,帮助其勇敢面对分娩。通过握手、凝视等方式鼓励其正确发力,胎儿娩出后,兴奋告知产妇努力的成果,让其继续努力配合,顺利娩出胎盘。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入院时、分娩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并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尿潴留发生率及满意度。SAS评分:该评分共有20项内容,包括心慌、头昏、晕厥感、躯体疼痛等,以1~4分评定,按照中国常模结果50分的分界值评分,总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SDS评分:该评分共有20项内容,包括睡眠、吃饭、体重等,以1~4分评定,按标准总分53分评价,总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的问卷表调查,内容包括情绪疏导、呼叫回应、工作态度等,最高分为50分,非常满意=>40分;满意=30~40分;不满意=<30分。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22.0统计包处理数据,用计数资料(%)表示满意度,用χ2检验,用计量资料(±s)表示SAS、SDS评分,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和产后出血量。入院时,两组的SAS、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比较(±s)

注:#代表产后与入院时比较,P<0.001。

组别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 产后出血量(mL)入院时 产后 入院时 产后 2小时出血量 24小时阴道流血量对照组 39.43±6.64 34.44±7.25# 46.63±10.39 53.37±9.45# 215.93±129.94 315.11±130.89观察组 39.00±6.51 28.61±5.37# 50.79±12.62 42.82±11.34# 125.00±61.24 223.76±61.89 t 0.113 22.574 3.499 27.548 21.635 21.497 P 0.737 <0.001 0.064 <0.001 <0.001 <0.001

2.2 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观察组产妇第1、2、3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产程时间比较(±s)

表2 产程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对照组 48 711.33±326.84 53.90±44.08 7.63±3.98 772.56±341.54观察组 52 400.77±234.62 34.79±26.50 7.33±3.97 442.88±243.24 t-30.137 7.025 0.141 31.278 P-<0.001 0.009 0.709 <0.001

2.3 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和尿潴留发生率。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n(%)]

2.4 比较两组的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大部分产妇都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尤其是初产妇,情绪更容易波动,若不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则会增加剖宫产概率,并不利于胎儿的顺利分娩。因此,临床必须重视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疏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剖宫产、产后出血和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初产妇的心理调节,能保证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和护理质量。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符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理念,护理人员先充分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通过深呼吸训练、唱歌、讲笑话、成功分娩案例分析、音乐疏导、心理暗示法等多样化方式改善其不良情绪,能显著减轻其心理压力和分娩压力,促使其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消除剖宫产、产后出血、尿潴留等发生因素,保证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3-4]。同时,护理人员还注重分娩知识的全面宣教,以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认知水平,让其为分娩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也提升其分娩自信心,有利于胎儿顺利的娩出,也有效提升产妇的满意度[5]。产妇负面情绪得到有效调节后,能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引起的异常宫缩,减轻疼痛,而产妇也会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进而显著缩短产程,保证分娩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产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降低产后出血、尿潴留等发生风险,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调节负面情绪,促使产妇自然分娩,保证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程产后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