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烧伤患者体温的影响

2021-07-26 10:43李永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0期
关键词:治疗仪体温创面

李永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 烧伤科,河南 驻马店 463200)

0 引言

烧伤主要是热力造成的组织损害,包括火焰、热液和热蒸汽等热力,一般伤及患者的表皮、真皮甚至皮肤全层,三度烧伤的患者常伤及深部肌肉和骨骼、脏器等,稍有不慎便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烧伤的症状与烧伤深度、面积和并发症等情况密切相关,不同的烧伤原因,则症状可能有明显不同,但常见的症状为红斑状、红肿、水疱等,患者的烧伤部位烧灼感、疼痛感明显,严重时皮肤颜色明显改变,比如焦黄、焦黑等,重度烧伤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皮肤炭化的情况,对患者的皮肤损伤严重[2]。烧伤患者的机体抵抗力降低,且机体修复会增加耗氧量,体内代谢速度变快,脂质代谢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体温控制,所以临床上除了注重科学全面的治疗,也强调为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以优质的个体化护理服务,加强患者的病情控制,稳定患者的机体状态,避免患者的体温发生较大的波动,促使患者的烧伤尽快恢复。本文对不同方法干预的8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联用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选择80例烧伤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参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64岁,平均(42.7±5.1)岁;烧伤分度:浅II度11例,深II度13例,深III度16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42.5±5.0)岁;烧伤分度:浅II度10例,深II度15例,深III度15例。两组一般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男女不限;②符合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③年龄18~65周岁;④认知功能良好;⑤同意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护理干预。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免疫系统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完善且依从性欠佳;④听说读写能力欠佳。

1.2 方法。参照组护理:①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为其进行入院指导,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②遵医嘱为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协助医生给患者进行对症处理;③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指标,加强患者的呼吸管理,维持患者的呼吸稳定;④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指导,必要时给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告诉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效果与安全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有效维持患者机体状态的良好;⑤给患者进行疾病与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着进一步的了解,使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信任度增加,叮嘱患者各方面注意事项,加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⑥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指导,帮助患者疏泄不良情绪,加强患者身心状态的稳定,避免患者产生身心应激反应,防止患者的机体状态波动较大。

研究组护理:在参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采用GSX型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给患者进行创面照射,照射治疗时保持仪器和创面距0.4~0.8 m,设置温度为40℃对仪器进行预热,预热10~20 min后,将仪器的温度设置为32℃~35℃,单次照射20 min,每天照射2次。创面照射治疗时,根据创面面积选用对应型号的治疗仪:创面面积>1660×600 mm,采用H1型治疗仪给患者照射治疗;创面面积850×460mm~1660×600 mm,采用H2型治疗仪给患者照射治疗;创面面积520×320 mm~850×460 mm,采用JB2型治疗仪给患者照射治疗;H1和H2型治疗仪照射距离为0.8 m,JB2型治疗仪照射距离为0.4 m。持续照射10 d为1疗程,1疗程时对患者的创面细菌进行培养,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监测患者治疗期间的体温变化情况,定期检测患者的口腔温度,根据口腔标准温度判断发热程度:正常体温:36.5℃~37.4℃;低热:37.5℃~37.9℃;中度发热:38.0℃~38.9℃;高热:39.0℃~40.9℃。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检验依据: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发热情况比较。研究组的发热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发热情况比较[n(%)]

2.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体温变化比较。干预前两组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的体温降低,研究组的体温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体温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体温变化比较(±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3d 干预5d 干预10d研究组 40 38.2±0.4 37.4±0.2 37.0±0.2 36.8±0.3参照组 40 38.3±0.3 38.5±0.4 37.9±0.6 37.7±0.2 t - 1.265 15.556 9.000 15.787 P - 0.210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烧伤后患者的皮肤完整性严重受损,致使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降低或丧失,增加患者发生各种感染的风险,比如急性感染会出现在患者烧伤后2~10 d,一般包括外源性感染与内源性感染,这对患者的烧伤恢复和机体健康威胁极大,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失去生命[3]。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是外源性感染,主要是烧伤会导致患者的局部皮肤组织坏死,且不断渗出含有蛋白质的渗出液,而这是各种细菌生长的重要条件,所以烧伤创面极易滋生细菌;如果是深度烧伤的患者,则深度烧伤部位的周围组织会形成血栓,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随即产生较严重的代谢障碍,这时机体中的抗感染因子难以全身流通,所以白细胞和各种抗体等并不能充分流向烧伤创面处,且药物也不能及时到达烧伤局部,致使烧伤创面产生大量细菌繁殖[4];烧伤会导致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显著降低,加上烧伤2~10 d是机体的渗液回收期,创面的毒素、细菌等极易流入血液,这是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的关键,所以患者的发热难以控制。

护理干预是烧伤患者创面恢复非常重要的措施,但临床经验显示,常规护理对烧伤患者的创面恢复作用欠佳,且不能更好的控制患者的机体温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作用低[5]。本次采用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患者的发热率27.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2.5%,高热率仅为5.0%,干预3d后患者的体温约37.4℃,随后逐渐降低且恢复至正常状态,说明患者的体温得到明显控制,这对患者的烧伤创面恢复具有积极作用。采用的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为新型烧伤治疗仪的一种,该治疗仪是以高生物效应宽频电磁波谱进行照射,从而对机体内的元素进行有效调节,使其生存状态逐渐均衡,通过治疗仪的大面积生物波照射,患者体内的细胞活化程度高,促使机体血液循环加快,这能使患者的渗出情况得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再生能力显著加强,从而促使创面尽快愈合。据相关研究指出,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能加强机体的营养吸收能力,促使患者体内的毒素、代谢物质有效排出,这能有效预防感染,并能对患者的机体感染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炎症控制作用显著,可使患者的机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的持续照射,能对烧伤创面起到刺激作用,促使肉芽和上皮组织快速生长,并能镇痛和止痒,为患者的烧伤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高效放射烧伤治疗仪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烧伤患者体温的降低具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治疗仪体温创面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