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2021-07-27 11:46张盼
南北桥 2021年19期
关键词:问题和对策师德建设小学教师

张盼

【摘    要】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人类心灵建筑的工程师。师德即从事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对学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将各类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基于此,文章简述师德的含义,分析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师  师德建设  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64

师德是一种价值体现,是教师自身修养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加强师德建设,可以提升教师道德水平,可以推动良好师风的形成。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德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学生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各小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了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但教师道德和素质的提升却很难达到理想,而且问题还不断显现。如若忽视这些问题,势必会对教学日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建议。

一、师德概述

(一)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在从教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遵守的规范。它不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表现于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二)师德建设的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师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国民素养和整个民族的道德风貌。做好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落实以德治国战略的要求。师德即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和修养,同时还包含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投入与热爱程度,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责任心以及与同事合作的精神。小学阶段的师德建设遵循了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与科教兴国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学作为学生人生学习成长之路的開始阶段,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源泉与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作为学生求学之路的引领者,只有做好师德建设,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发挥出师者的典范,才能推动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建设。

2.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小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阵地,小学教育质量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但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对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只有在师长的带领下才能形成正确的三观,建立起良好的思维,并为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身为小学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职业素养,以良好的风貌指导小学生,为小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带领学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四有”青年。

3.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的先决条件。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师德建设是一个关键环节,是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不单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更是学生正确三观树立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以更好的言行影响学生,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教学水平。

二、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师德建设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师德建设关系着小学教育、德育教育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理念推进的主力军,理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特别是在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我国各地区小学师德建设比较薄弱,甚至极个别教师出现了价值理念偏差、职业操守尽失的现象。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刻不容缓。

(一)对教学产生倦怠

1.教师缺乏职业热情。部分教师从事教师这一行业并非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而是迫于严峻的压力将其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样的现象会导致一些教师走向工作岗位后难以形成职业认同感。

2.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待遇低是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少数教师因此工作懈怠。

3.教师学习动力不足。在知识型时代,很多教师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没有根据当下的教学情况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随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小学教育事业的投资,但有部分教师却缺乏工作热情。一些教师认为教小学不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钻研的能力,对于创新教学方法更是动力不足。

(二)教师自身素养薄弱

“为人师表,学为示范”,教师本应是学生言行举止的榜样。但部分教师因自身素养差,法律意识淡薄,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印象。当前极个别教师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迟到、衣着不庄重,甚至极个别教师向学生传达消极情绪,这都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另外,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以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对成绩不好和品行差的学生恶语相向,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差

虽然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部分教师依然坚守“分数论”的思想,过分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学生道德思想的发展。体现在实际的教学中为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学困生持怀疑态度,进而导致学困生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背景下,学生的闪光点难以放大,个性难以得到发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小学教师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要想真正解决小学教师师德方面的问题,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文章通过对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总结了如下几点原因。

(一)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对师德的影响

在以往的观念中,教师地位是神圣的。但体现在实际中,教师工资并未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匹配,和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很大。教师的福利较少,加之物价上涨,使得生活常常捉襟见肘。这样的现实情况挫败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阻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二)应试教育对师德的影响

应试教育也是影响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教育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以升学率为主。学生成绩优秀学校和教师才能得到上级领导的青睐,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荣誉。

(三)教师自身素质对师德的影响

本地区教师队伍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第一,年龄大的教师是民办转正,这类教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不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第二,一些教师自身能力本就不强,更不能自觉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第三,一些教师不能自觉抵制腐朽的思想,放松了自身道德修养的建设,最终丧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育制度对师德的影响

第一,人事制度的差异。个别学校将义务转化为权力,在学校出现的并非是和谐的学术讨论氛围,校内公平被破坏,助长了不正之风,影响了教师师德。第二,师德建设机制。当前学校并未建立起相应的师德评估体系,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治标轻治本的现象。师德是教师素质的全面体现。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引起校领导和各位教师的重视,通过树立新理念、健全评估体系,从多方入手全面推进,才能让师德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新的局面。

四、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对策

当前小学师德建设已经开展很多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有关的考核标准依然不够完善,同时在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也不断突显,这从侧面反映了教育部和底层教师的互动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师德的建设与发展要从教师自身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入手,以推动师德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教师自身的努力

1.克服职业倦怠,寻找动力。教师是一份平凡中见伟大的职业。献身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更需要责任感和使命感。雷锋同志曾说:“不仅要爱一行干一行,更要干一行爱一行”。这给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提出了要求。教师只要走上这条道路,就要爱岗敬业,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用爱和智慧照亮他人,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生涯中找寻收获,特别是学会自我调整,找到支持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

2.不断充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信息时代,知识更迭速度不断增快,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因此,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理念,关注学术前沿知识,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同时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以先进理念、丰富的知识指导教学和学生。

3.嚴格规范自己,不断提升自身修养。首先,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评价,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其次,教师要具备反思意识,经常反思自己行为和思想方面的不足,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小学阶段的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发展的引导者,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只有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榜样,才能助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外部环境的推进

1.建立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是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这需要教育部门从多方考虑,建立起系统化的师德评价机制。在机制建立的过程中,不单要关注教师自身价值和需求,更要看到社会的期望,通过多方综合考虑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师德评价机制。另外,学校还要将师德评价机制纳为教师评选、绩效考核的部分,提升教师对自身师德建设的自觉性,以将评价机制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2.学校要狠抓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第一,建立起党政领导引领、教育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保证师德建设的规范化、合理化。同时,要加强对师德建设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将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行列。第二,学校在招聘中,要重点考查应聘者的师德水平,避免不合格的人混入到教师队伍。学校还要定期举办师德模范评选大会,对师德高尚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带动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师德队伍建设中,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发挥大众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一般情况下,大众传播对教师的报道存在两个极端:第一,宣传教师个人的教学事迹,如某位教师为了学生和教学耽误了照顾年迈的父母。这样的实例虽然可以起到正能量传播的作用,但却会给人们留下一个理想化的教师形象,将教师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进而对教师提出了各种偏离实际的要求,加剧了教师的压力。第二,舆论夸张报道,让社会对教师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进而影响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4.建立长效约束机制。在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师德规范的权威性,通过师德规范约束教师。其次,学校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教师自觉提升和塑造自己,建立起可行的约束机制。各小学要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让教师意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自觉行为和内在需要,要从精神层面对教师开展思想境界和师德觉悟的教育。同时,学校要努力强化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让教师真正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教书育人不单要求教师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一名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自身的综合素质,建立行为规范约束机制,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思想追求,才能真正的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五、结束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小学作为组织教育落实的关键阶段,在实现学生全面提升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良好师风建设对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小学师德建设问题的解决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发展,德行为先。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国的师德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做好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需要政府带领,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努力,相信在社会全员的携手努力下,一定可以推动师德建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任春莉.走进新时代,教师德为先——浅谈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J].才智,2018(34).

[2]鲁智龙.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加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J].学周刊,2016(09).

[3]汪丞.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历程及启示[J].教育文化论坛,2020(06).

[4]岳军祥,呼倩,解晓玲.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文献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

[5]孙凯乐.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J].新课程(上).2017(07).

[6]郑秀青.基于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新课程(上),2017(11).

[7]祁金龙.关于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1(11).

[8]高维芬.试析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9(09).

猜你喜欢
问题和对策师德建设小学教师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连带责任在民商法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