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两高”战略下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定向研究

2021-07-27 01:22张春海李金睿
关键词:青海毕业生民族

张春海,李金睿

(青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 号)中提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优先设置与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学校”。[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时强调,“西北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相对落后。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2]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职教发展方向。表明国家在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大力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其为职业教育的当前改革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格局、“一带一路”倡议等规划的实施使民族地区由过去的边远落后地区转变为前沿发展地带,而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以及民族地区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特殊性赋予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独特的发展定位和特殊的历史使命。[3]为响应党中央有关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各地方省市(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系统查摆自己职业教育家底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相关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政策。青海省人民政府2014年印发了《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青政〔2014〕75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与全省产业体系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办学类型和专业设置多样、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相互融合,培养各类职业技术应用人才,构建具有青海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4]2018年5月,青海省教育厅印发了《青海省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中提到“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深度贫困地区“两后生”接受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脱贫致富能力。广泛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脱贫举措与技能培训的精准对接。”[5]2018年7月,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一优两高”的战略部署,将十九大精神与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对接。实现“一优两高”战略目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大众高品质生活,办好教育是首要任务。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巨大。与此同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专业课程设置与本土经济发展有些脱离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与实际使用相对脱节的情况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必须依靠深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来消除弊端,来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代化,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二、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进入新时代,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生态优先、高品质生活催生了全省民族地区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强势需求。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 6.2%。[6]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定位不准,人才培养脱离民族地区社会需求的窘境。青海省职业教育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7]为缓解和改变这一现状,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全面把握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查摆家底对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养现状

在青海全省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所职业技术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分别是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主要调研内容聚焦为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就业领域三大方面。

1.专业设置

四所高职院校中,共设置了22个院系,其中交通职业技术学院5个院系全部为工科院系,22个院系下设74个专业。对74个专业进行词频分析后发现,“工程”“技术”是两个高频词,其次是“管理”。青海作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主要专业设置并没有体现其与地方特色产业之间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四所高职院校中三所带有明显的主管部门的行业特征。位于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化学化工系和机电工程系,开设了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化工装备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这与海西加快转型发展,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区域发展新支撑,加快发展德令哈、诺木洪枸杞产业园,打造枸杞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的发展思路相吻合,并且海西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储量和海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比较符合海西地区特色产业和人才需求的现状。

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化工装备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助产、康复治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化工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学前教育等26专业。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物流管理、商务管理、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社区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汽车维修与检测、旅游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互联网金融等17个专业。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监理、工程测量技术、建筑材料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会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等17个专业。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桥工程检测)、建设工程监理(公路工程监理)、工程测量技术、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物业管理、酒店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工程机械运用技术等19个专业。

2.培养方案

通过对79个专业办学主体所设计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后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基本能充分考虑人才培养方向、目标是否与岗位目标对应,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是否能够支撑专业的培养目标等核心问题。培养目标都采用了固定的书面表达方式,即“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行业,能够从事相关工艺管理、相关生产现场操作、生产中控操作、生产班组长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此类表述很少顾及所培养学生是否与地方岗位需求相适切。在培养规格设置上,四所高职院校都基本分为素质、知识、能力三大方面,其中培养规格素质环节要求中高频词主要为“情感”“道德”“精神”“创新”。知识要求中出现的高频词为“掌握”“熟悉”“了解”。能力要求中出现的高频词为“具有”“能够”“处理”“技术”“诊断”“维修”“维护”。由此可见,院校在民族学生素质、知识等综合素质规格要求上比能力要求方面较宽泛,规格表述不清晰,过于强调少数民族学生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掌握,窄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领域。同时,院校在培养方案制定时,存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表述上不够清晰的问题,如对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的表述界定不清;制定程序不够规范,四所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方案制定程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所在院系闭门制定,学校教务处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此外,培养方案监督机制不健全,培养方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课时被削减,教学进度不一致等问题。

3.就业方向

在对四所高职院校就业办实地走访调研中,抽样调查了2018届、2019届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单位覆盖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其他所有制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等类型,其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本校毕业生主要单位流向,两者占比达到了58.56%;医疗卫生和其他企业单位次之,占比分别为14.27%和12.68%。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在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中起到了“稳压器”的作用,这也与学校精准开拓就业市场,不断深化与重点行业领域的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等机构合作,构建合作新模式密切相关,保障了供需。就就业地域而言,省内占91.45%,省外占8.55%。这一行业流向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四所学校2018届、2019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其他企业,占比达到59.52%;其次为医疗卫生单位(16.53%)和国有企业(6.50%)。就业单位规模主要集中在51~200人(30.09%),其次是50人及以下(占比为28.70%),可见中小微企业逐渐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稳压器”。毕业生行业布局多元,覆盖了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为毕业生主要选择方向。详见图1。

图1 毕业生就业单位流向图

同时,随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对本地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这为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此外,除流向民营企业外,毕业生流向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占比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布局也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校地、校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合作新模式密切相关,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行业布局多元,其中主要集中在“制造业”(42.29%)、“卫生和社会工作”(12.11%)及“电力、电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63%);这一结构与学校专业特色及培养定位相符,与青海省的产业需求相契合,详见图2。

(二)社会用人需求与青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现状分析

1.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用人需求探析

对青海民族地区企业用人需求的探析主要是通过对青海本土的一些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所获,调查企业包括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钾肥厂、青海五彩碱业有限公司、青海煜展东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冷湖金藏膜新材料有限公司、青海凯金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0家用人单位进行调研,认为工作中较为重要的能力位居前五位的依次为专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认为学校2019届毕业生专业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优势较强的占比相对较高。从企业网站公布的招聘条件发现,企业发布的大多数岗位对于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有基本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在对应聘者的精神型素质要求,如吃苦耐劳、认真踏实等。企业对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有着较高的综合型能力要求。

2.社会用人需求与职业教育民族人才培养契合度分析

从调研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角度来审视,青海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所属的专业领域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是有一定的彰显的。如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公路交通相关专业对应了青海省发展交通产业的强势需求。从就业专业相关度来看,2019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为86.35%,可见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大部分毕业生均可以专业作为“敲门砖”实现就业;同时也有利于毕业生发挥自己各项专业知识技能,学以致用,促进其职业发展。青海省高职院校培养的各民族专业人才可以为不同产业领域相关的企业提供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线人才。高职院校所发布的学生培养目标中明确了各族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人才招聘岗位中的有关技能要求方面具有一致性。如在调研用人单位反馈聘用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主要原因的调研问卷分析中发现,“工作能力符合要求”(61.64%)和“专业对口”(58.90%)成为用人单位聘用该毕业生的主要原因。可见所调研的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符,毕业生能力知识结构与岗位要求基本相匹配。加之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如实训教学、校企合作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企业用人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契合度。但职业教育其特殊性在于要满足未来行业变化的特殊需求,从广域的角度来说,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详见图3。

图3 企业对高职校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图4 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原因分析图

(1)职业院校制定的培养目标缺乏综合性,无法与社会用人的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从对所调研企业招聘信息的分析中可明显看出,企业推出某一招聘岗位,大多数要求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岗位工作相关就可以,也有企业常年招聘专业技术工人。

图5 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素评价

从对10家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素评价调研中发现,其中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满足度相对较高,专业能力相对较低。决定应聘者是否能进入这10家企业的关键性因素并不是专业能力优势,而是其是否具有较为综合的技能型素质和精神型素质。通过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培养方案的分析看出,职业技术院校更多热衷于明确学生应获得的专业技能上在培养目标中用本行业的专业性词汇来设计人才的培养,虽然有综合素质方面的零散要求,但却显得空洞,不具体。详见图4、图5。

(2)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面向省域特色产业的倾斜度不够。尽管一些属于普遍性门类的工业青海省也有所分布,但更多的却是特色产业与国家建设项目。青海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所属的专业领域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有一定的体现,但在相应比例与倾斜度上还远远不够。如职业技术学院普遍以化工、机电、汽修专业为骨干,专业都与“机电”“机械”等相关。不管是东部发达地区或西部欠发达地区,此类专业设置普遍存在于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中,与青海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关联不大,虽然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对标海西州委、州政府“五个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紧贴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实际,着力做强化工、机电工程、电子信息类专业,但专业设置向青海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倾斜度还不够。

三、“一优两高”战略下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定向

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在建设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中逐步加以解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8]从目前青海全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审视,其虽与中西部、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具有发展职业教育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是发展特色职业教育的厚天沃土。挖掘青海本土富有的人文资源,来优先补齐青海民族教育短板,以教育的发展促进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9]。抓住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政策机遇,职业教育政策问题解决、政策目标达成唯有通过政策执行来实现[10]。在政策执行中如何有效开发和整合利用当地资源,是青海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要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需要政府优化完善政策供给、职业院校深度融入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11]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围绕“特色性”发展理念、“内生性”发展动力、“公平性”发展理性、“共生性”发展方式以及“跨越性”发展目标进行完善。[12]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深入推进,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职业教育政策的支持,更需要自身深入挖掘职业教育体系育人的深刻内涵,审时度势、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具备综合技能素质和精神型素质的民族职业教育人才[13]。

(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的“工匠式”人才培养模式

1.特色专业设置,培养本土人才

2019年 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14]青海的职业技术院校要对特色产业人才需求有精准的预判,在特色产业专业比例与本地人才需求量上进行精准对接,职业院校要在本地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要与企业实行订单式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青海条件艰苦,引进人才一直是青海人才工作发展的短板,补齐这一短板就要重视挖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在全省职业技术院校已有的特色专业基础上,增加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和比例,以此来推动青海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率,燃起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挖掘他们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动力。笔者调研发现,青海职业教育院校(包括中职和高职)其优势即生源大部分都是青海省域内各民族学生,学生生于斯,长于斯,对青海独特的人文、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当前青海省工业发展潜力突出,旅游业也开始初现端倪,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也不断涌现,这将进一步扩大培养本土化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空间。

2.精准“人职匹配”,提高学生与所选专业的匹配度

从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看,入校时的专业选择基本就预设了离校时的就业方向。个体要完美地扮演社会角色,接受与个体相匹配的职业教育是关键。在高职院校进行精准的“人职匹配”判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就业”的根本目的,提高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所选专业的匹配度,才能缓解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工作岗位的适配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就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如人格特质、兴趣爱好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要在新生入校之初统一对新生进行相关测试和专业选择、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挖掘其潜能、彰显其价值,这就是好的职业教育。此外,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禀有的文化特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体个性特征的主修专业,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并进入适合自己的行业,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最后,要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征,如针对藏族学生能歌善舞的文化基因突出,可指导他们尽可能多地选择与自身兴趣爱好相匹配的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型素质和精神型素质即工匠精神,进而夯实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和人职匹配度。

3.强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训与职业培训质量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行业企业要深度参与,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升。公共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确保高职教学质量和毕业生与当前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关键因素。目前,青海省四所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基本上能满足“工学一体”实践教学的需要,但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面问题较大,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更多的是公共型的实训基地如情绪宣泄室、团体辅导室、个体咨询室等,而在专业型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力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新开专业连最基本的实训基地国家标准无法达标,育人质量严重受限。青海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是最大的困境,建设省域内高职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权宜之计。通过“对口援青”与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立对口支援实训基地,弥补本地办学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短板。此外,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办法,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依托职业教育集团,集中力量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二)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现互利共赢

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搭建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育人路径是重点。基于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现实水平,引导本土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育人过程,有利于为青海本土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确定方向,提高职业教育效率。当前,青海民族地区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统筹运作,开展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企业家报告会,送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等浅层次合作,校企双方相互交融,深度合作,形成学院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等还有较大差距。应对这一困局,要强化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协调配合,并依托区域和行业企业优势,积极发挥行业企业的引领作用。政府牵头成立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加快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重视发挥企业重要的办学用人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以技术支持方式参与教学过程。此外,通过将教育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倡导工学结合,学生在校学习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企业接纳学生从事有报酬的工作,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具体技术岗位进行对接,提升学生岗位实践能力。青海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用人之间最大的问题是少数民族毕业生与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间匹配不畅,工学结合不仅能够解决此类问题,还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企业也能招聘到所需要的员工,实现校企共赢。由于经济发展较低,青海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建设是软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思路。

(三)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1.全面夯实学生能力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青海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受用人单位性质的影响,挫伤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积极性。有的由于用工单位的工作环境,导致女生就业较为困难。有的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较弱,择业行为浮躁,缺乏诚信和自我约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承受挫折和失败、应变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错过就业过程中的机遇。同时,由于受就业观念和家庭等因素影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就业首选,其次是国有企业,而对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则不愿去应聘。在这一就业思想现状下夯实学生能力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是学校缓解就业压力的明智之举。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拓展的基础上积极干预转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观念,培育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就业情怀。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即培养综合素质,职教性即培养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把高教性和职教性完美地整合于学生这一个体。[15]以更好地去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各行各业、区域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必须把技术与人文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现代职业技术需求的人才。[16]

2.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鼓励各族学生自主创业

通过对青海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研发现,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原因为“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71.43%)和“对创业充满兴趣、激情”(71.43%)。对于青海各族学生来说,职业教育在彰显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技术与文化、承续民族精神方面有着天然的功能,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池。[17]这里承载着相应的民族文化特色,从青海民族文化精品着手,发现和开发其市场价值,直至产业化,这是需要既懂本民族文化又富含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本民族的社会成员来开发,青海高职院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围绕本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进行创新创业,既能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使毕业生有长足的发展,还能使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规避民族文化本来样态被破坏的窘境,让文化的原生态在市场的开发和经济价值的获取中保持平衡,同时可以给同类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机遇,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许多青海本土企业本身就是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创业经验,邀请这类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参与教学改革与技能培训,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如青海海西地区丰富的资源储量,大中型创新企业集群发展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与良好的人文环境,将为毕业生营造更为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3.深度优化培养目标,倡导二三产业融合培养

在对青海当地企业的用人需求调研中发现,许多企业设置的服务型岗位也在大量地招聘工科专业毕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中不难看出青海本土高职院校培养的工科毕业生就业并不仅仅局限于第二产业。这在青海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镜鉴意义颇大,在设定培养目标时考虑将学生培养方向往服务型和管理型人才定位方向倾斜。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瞄准青海全省市场需求,形成与青海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18],深度优化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积极倡导二三产业融合培养。如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要利用海西循环经济实验区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智力等优势,加快学院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海西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综合创新力和服务水平。在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过程中,对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日益趋向多元化,这为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发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1+X证书制度

“1+X证书制度”全称为“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主要是学生通过学历教育获得的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获得的职业技能层次的证明证书,是衡量受教育者经济收入和甄别社会地位的主要依据。[19]“1+X证书制度”的核心是在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中扩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鼓励学生提升职业技能、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路径,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1+X专业团队还需要不断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进一步完善校企一体运行机制,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构建国家资历框架。[20]

5.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

对青海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行追踪调研发现,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就业竞争力逐渐增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合理,获得毕业生较高评价。但同时也存在学校校园招聘会/宣讲会的服务质量、校企沟通与合作、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探索和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坚持深化教学内涵,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就业布局与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的契合度要进行灵活调整,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旋律;以青海省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为依据,合理分配人才培养资源。要始终注重教学质量及就业创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每年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的反馈,聚焦问题,实施改善。

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一是以就业指导课为契机,加强就业指导能力建设;二是结合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客观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强化就业技能训练,提升综合竞争力,合理选取岗位目标;三是保持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联系,引导他们端正就业思想,克服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最后,要与时俱进地修改完善就业工作服务指导体系,在精准就业上下功夫,系统做好顶层设计,“走出去,引进来”,多渠道拓宽就业市场。为保障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目标,青海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是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举办中小微企业专场招聘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三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青海发展经济“四张牌”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特色产业,主动对接人才需求,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鼓励毕业生到急需的行业或企业就业。

猜你喜欢
青海毕业生民族
我们的民族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美青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青海行七首(录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