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煤矿资源GIS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

2021-07-27 05:25邹剑波王苏健董霁红
中国矿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井巷实景信息管理

邹剑波,张 华,王苏健,刘 峰,董霁红

(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3.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4.中国煤炭学会,北京 100013)

关闭煤矿是指因矿产资源枯竭、不符合安全开采条件以及其他政策原因而被关闭报废的矿井[1]。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长期、高强度开采,煤矿可采储量急剧下降,导致许多煤矿成为资源衰竭煤矿,同时,我国对矿山开采活动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全国矿山数量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煤矿进入关闭行列。煤矿关闭之后,仍赋存煤、煤层气(瓦斯)、矿井水、地热、地下空间以及土地等资源。随着人们对关闭煤矿剩余资源的进一步认识,如何高效管理和再次利用关闭煤矿剩余资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2],其空间数据库、地图可视化以及空间分析功能已经广泛应用于煤矿的各领域。武俊红等[3]基于组件式GIS,集成GIS与MIS系统,设计并实现了钻孔信息管理系统,为建立地下资源管理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支持和依据。陈龙泉等[4]利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对开采土地的损害进行评估。马雷等[5]利用GIS技术开发了矿井水害防治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图件管理、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模型计算。陈汉章等[6]将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应急广播系统等与GIS技术有机融合,有效地解决了井上下联动艰难的问题,提高了煤矿的应急响应效率,为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的关闭煤矿有许多研究成果和开采资料数据,这些资料数据大多是纸质资料,容易损毁和丢失,并且使用起来不方便[7]。随着矿井的关闭、相关人员的变动,这些资料数据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保存,难以发挥对关闭矿井进行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指导作用。因此,建立关闭煤矿资源GIS综合管理系统,对关闭煤矿地上空间的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大量的土地,地下空间的剩余煤炭、水以及井巷空间等资源进行管理,为关闭煤矿的再次开发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1 GIS综合管理系统概述

关闭煤矿资源GIS综合管理系统是基于关闭煤矿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上实景三维数据、地下三维模型数据等,利用GIS和网页开发技术实现了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可视化管理。本系统主要包含矿区实景三维一体化、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管理、煤矿相关信息管理以及工具管理。

1) 矿区实景三维一体化:具体表现为矿区地表实景三维数据的采集、部分井巷模型的建立,然后将矿区地表实景三维模型与井巷模型进行地理配准,使得两者具有相同的空间参考,将地表的实景三维与井巷三维模型结合起来,实现矿区实景三维的一体化。

2) 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地上空间资源包括工业广场的各类建筑、机器设备以及土地资源等,地下空间资源包括煤炭、水资源以及井巷空间等。本系统实现对矿区的地上地下资源进行可视化统一管理、便捷查询。

3) 煤矿相关信息管理:数字化煤矿的各类开采数据、人员信息数据以及各类生产报告等,将数据进行图表化,实现煤矿相关信息的Web端查询与管理。

4) 工具管理:由量算工具和绘制工具组成,实现了距离、高度和面积的量算,各种要素的绘制,较好地实现了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

2 系统构建

2.1 系统架构设计

关闭煤矿资源GIS综合管理系统主体采用B/S架构模式,矿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以及模型数据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在Web端进行场景的浏览以及系统功能的操作。本系统的服务器通过C/S模式实时访问各种数据,系统架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架构设计图Fig.1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diagram

2.2 系统场景设计

矿区实景三维场景由两部分组成:工业广场实景三维和井巷三维模型。其中,工业广场实景三维数据利用无人机进行低空倾斜摄影测量采集。井巷三维模型利用3ds Max建模软件建成,通过地理配准,实现矿区实景三维一体化,如图2所示。

图2 矿区实景三维场景结构图Fig.2 Real 3D scene structure diagram of mining area

2.3 系统功能设计

关闭煤矿资源GIS综合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三维场景操作、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关闭矿井相关信息管理以及工具管理四个模块,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各个模块设计如下所述。

图3 系统功能设计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system function design

1) 三维场景操作:该模块包括三维场景浏览和显示。三维场景浏览主要包括场景漫游、旋转缩放以及多种图层的切换、管理;显示包括煤矿及周边的地形数据和地理位置。

2) 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管理:该模块由地上空间资源管理和地下空间资源管理两部分构成。其中,地上空间资源管理包含建筑信息管理、机器设备管理、交通信息管理以及其他管理。 建筑信息管理主要是对工业广场内办公大楼、实验室、车间等建筑的属性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机器设备管理包括对储煤、洗煤和运煤设备的管理;交通信息管理是对煤矿及周边地区的公路、铁路信息进行管理;其他信息管理包括矿区绿化、水资源等的管理。地下空间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井巷空间的管理,包括巷道空间、井底车场等。

3) 煤矿相关信息管理:该模块主要包括煤矿的基本情况、生产情况、工业广场概况、剩余资源概况以及相关报告,上述五项又可细分为建设概况、关闭概况、生产概况、广场平面图、建筑概况、煤炭剩余储量、土地资源概况以及开采报告、关闭报告等。

4) 工具管理:该模块主要由量算工具和绘制工具组成。量算工具包含距离量算、高度量算和面积量算;绘制工具包括点线面等要素绘制和矩形、圆形等图形绘制。

3 系统实践案例

基于本文的研究内容,以朱家河煤矿为例构建了关闭煤矿资源GIS综合管理系统。系统的实现过程分为三个部分:①数据准备与处理;②数据环境部署;③系统功能开发。系统采用GIS二次开发的方式,使用ArcSDE作为系统空间数据引擎,并使用GeoServer和Cesium ion发布地图数据,系统B/S部分基于Cesium开源地图引擎完成了系统功能的开发。

3.1 数据准备与处理

系统数据包括地图数据、模型数据和属性数据。地图数据主要包括朱家河煤矿的地形数据和影像数据。 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http:∥www.gscloud.cn/)下载朱家河煤矿区域的GDEMV2 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利用ArcGIS 10.2以及地形切片工具进行处理,得到朱家河煤矿及周边的地形数据;对于影像数据,本系统选择调用天地图的在线影像地图数据。模型数据主要包括矿区实景三维和井巷三维模型。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采集朱家河煤矿的实景三维,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矿区的实景三维模型。通过3ds Max软件对井巷进行三维建模,将所建的井巷三维模型与矿区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地理配准,使两者具有相同的空间参考。属性数据包括朱家河煤矿相关的统计数据、文档资料数据和图片等,使用之前需要对属性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以及优化。

3.2 数据环境部署

本系统数据环境搭建主要使用Tomcat、GeoServer以及Cesium ion发布和调用相关的地图数据和模型数据。Tomcat服务器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Web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量小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GeoServer是OpenGIS Web服务器规范的J2EE实现,利用GeoServer可以便于发布地图数据,允许用户对特征数据进行更新、删除、插入操作等。Cesium ion是一个提供瓦片图和3D地理空间数据的平台,并且支持把数据添加到用户自己的Cesium JS应用中。本系统将部分地图数据在Tomcat服务器下发布,通过IP地址链接访问。对于一些二维地图和模型数据,则使用GeoServer进行发布,同样通过IP地址完成调用。Cesium开源地图引擎提供的地图数据和模型数据则通过Cesium ion直接访问。

3.3 系统功能开发

本系统开发的主要方式为网页开发,核心部分是基于Cesium开源地图引擎所开发的三维平台的展现与交互。利用Cesium API实现了三维场景下浏览、显示实景三维景观,对煤矿及周边地区的地上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实现了煤矿相关信息的管理,最后完成了工具管理的开发。

3.3.1 三维场景操作

本系统通过调用Tomcat服务器发布的矿区实景三维数据,利用Cesium API实现三维场景的加载、漫游功能,同时实现场景的旋转缩放等功能。另外,根据Cesium ion中提供的地形及影像数据,结合天地图等其他影像数据, 实现了矿区地形、 地理位置的显示以及多种影像及地形图层之间的切换、管理。

3.3.2 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管理

地上空间资源主要包括建筑、机器设备、土地等,系统实现了对建筑的单体化以及分层单体化查询,单体化查询可以查询每栋建筑的名称、楼层和面积等属性信息,分层单体化查询可以详细查询建筑每层的房间信息,包括房间号、房间名称等。系统还实现了机器设备的属性信息管理,通过系统可以查询储煤、洗煤和运煤设备的各种参数信息。另外,系统还实现了矿区周边土地资源的查询与管理,按土地利用类型分为绿地、耕地以及工业用地等,在系统中可以查询土地的面积、种植以及灌溉信息等。最后,系统还实现了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信息管理,基于天地图的矢量地图,对矿区及周边的铁路、公路等交通信息进行管理。地下空间资源主要是井巷空间,对建立的井巷三维模型进行地理配准后,实现井巷长度、面积信息的查询与管理,如图4所示。

图4 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管理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space resource managementabove and below ground

3.3.3 煤矿相关信息管理

煤矿相关信息主要包括煤矿的建设概况、关闭概况、生产概况、广场概况、资源概况以及开采报告、关闭报告等。本系统将煤矿建设的历程以网页的形式展现,自煤矿建设至关闭,向用户展示煤矿的建设和关闭概况。对于煤矿的生产概况,则利用Echarts.js插件以图表的形式在客户端展示,主要包括煤矿历年的产量、可采煤层以及涌水量等。广场概况包括广场平面图以及广场所有建筑的名称、长宽和面积属性信息。资源概况主要是剩余煤炭储量、土地资源以及井巷空间资源的基本情况,通过统计图表的样式展现。开采、关闭报告则以PDF文件的形式提供在线浏览、下载以及打印。图5为朱家河煤矿剩余资源估算信息管理示意图。

图5 煤矿相关信息管理实现Fig.5 Implementation of coal mine relatedinformation management

3.3.4 工具管理

工具管理包含量算工具和绘制工具的管理。量算工具实现了距离量算、高度量算和面积量算。其中,距离量算又分为直线距离和贴地距离的量算,高度量算包含垂直高度测量和三角高度测量。绘制工具中包括点线面要素的绘制以及矩形、圆等几何图形的绘制。

4 结 语

关闭煤矿资源GIS综合管理系统基于当前先进的开源三维GIS技术,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以及Web数据库等高新技术,采用B/S架构开发完成。本系统具备完善的三维场景操作、资源管理、煤矿信息查询管理以及量算、绘制功能,实现了朱家河煤矿资源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了朱家河煤矿资料数据的可用性及查找使用的便捷性,并为朱家河煤矿的再次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决策支持,具有推广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井巷实景信息管理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小井巷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矿山井巷掘进施工中危险源的判别方法
论山水实景剧与山水实景演出的区别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煤矿井巷工程支护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