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成长

2021-07-28 07:03杨清春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6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成长思考

杨清春

摘 要: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常见方式,但长久以来名不副实。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时,仅流于形式,并未探索过朗读的真正价值,未有灵魂对于文章内涵的体悟。首先介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探索朗读的意义,最后就如何开展朗读教学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思考;成长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样的诗画景象,想必耳熟能详。古人为何将学习称之为“读书”,可以看出,先辈们对于朗读的重视。而笔者认为朗读可以让朗读者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引发共鸣,进而进行自我思考。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

朗读,是课堂教学常见的方式。整堂课都可能伴随着学生的朗读声,但如何将朗读的意义融入教学活动中,

仍需要教师找到合理的教学方式。朗读,不仅有利于纠正学生的发音,了解文章的内容,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但现实的朗读教学往往华而不实。随着教学方式的层出不穷,朗读的形式也在推陈出新,但学生朗读的体悟并未提升。此外,教师对于朗读的指导和反馈寥寥无几,有时为了追赶课程进度,甚至不开展朗读活动,更别说教导学生如何停顿,掌握节奏了。

二、朗读教学的意义

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注重音调,深刻记忆文章内容,还可以通过语调的变化、节奏的调节,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表现出来。在笔者看来,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在朗读中体悟情感,感受文章灵魂的力量。

三、朗读教学的方法

当前的朗读流于表面,因而朗读教学的改进方向在于: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其对文章内涵的思索,形成自己的

感悟。

1.激发朗读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理解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是教学的一大难题。随着信息大爆炸的到来,快速阅读成为人们孜孜不倦的目标,读书的功利性被无限放大,

而朗读这种慢节奏,自然被人们所抛弃。因而改变这一局面,让学生主动开口,是教师朗读教学的第一步,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所在。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观潮》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波澜壮阔,仅仅通过文字的朗读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雄伟,有了这样的视觉盛宴,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播放大潮激荡的背景音乐,让朗读的语调随着海浪声上下翻涌,在这样的环境中,抒发学生的豪情,领略自然的伟岸。这样一种身臨其境的氛围,必然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朗读的魅力,培养朗读的良好习惯。

2.教导朗读技巧

朗读,不只是读准音、读大声,还需要通过文章情感的变化调节好自己的朗读节奏和语调变化,从而让自己的朗读富有感染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的朗读平淡无奇,有些人的朗读却震撼人心。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传授学生相应的朗读技巧,并辅之以其他教学工具,让学生从“爱朗读”到“会朗读”。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晚秋的江上》这首现代诗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思考,通过什么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摆脱束缚,向往自由,在山水之间的无限喜悦的情感,同时让倾听者通过朗读声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这份喜悦。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在介绍完相关背景资料,解析诗歌内涵之后,播放这首诗的朗读版,体会这首诗朗读的技巧,所需要赋予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模仿其中的精华部分,最后再由教师讲解朗读时需要注意的一些技巧,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其中,让自己的朗读真正富有感染力,从而学会朗读。

四、结语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朗读的习惯,读出自己的思考,体悟属于自己的情感印记,让语文学习不只流于书面,而且存在于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中,激发朗读兴趣,掌握朗读技巧,组织朗读活动,让学生因朗读而富有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侯爽.读出精彩 读出效率: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32-33.

[2]方天赐.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1(5):23-24.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成长思考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