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在急性脑血管患者中的优势和准确性

2021-07-28 02:29王爱朝
智慧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脑血管脑出血

王爱朝

(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0 引言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者是中风,主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中缺血性是最常见的,占总发病率的70%~80%。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脑梗塞、脑栓塞等[2]。引起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包括全身血管病变局部的脑血管病变和血液系统病变,常见的病因为血管病变,其中包括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先天性血管畸形、外伤、恶性肿瘤导致的血管损伤等[3]。其他的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高血压和低血压等也可以引起急性脑血管疾病。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也存在于骨骼肌部分,一般有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正常情况下它们在人体内浓度保持一定的范围,若患者心肌损伤或骨折等较大软组组受损后这些酶会不同程度释放到血清中,导致体内浓度升高,提示病情恶化,因此是心血管检测中的常用诊断方式[4]。而有相关研究显示,脑梗患者的心肌酶水平也存在偏高或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明确心肌酶谱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检测价值,本文就心肌酶谱在急性脑血管患者中的优势和准确性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3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观察组)和同时期到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0 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中男女分别16 例、14 例;平均年龄(51.32±12.01)岁;脑出血11 例、脑梗死19 例;存在意识障碍9 例,不存在意识障碍21 例。健康组中男女分别17 例、13 例;平均年龄(52.08±11.54)岁。所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均经CT 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5];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骨折、风湿、红斑狼疮、皮肌炎、冠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排除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患者;排除术后恢复期患者。

1.2 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即检测前给予空腹叮嘱,于第2 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处理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载体,通过酶速率法进行心肌酶谱检测。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心肌酶谱水平(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对比和有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对比。

正常参考范围:LDH:95~200U/L;CK:18.0~198.0U/L;CK-MB:0~18U/L;α-HBDH:90~182U/L;AST:0~40U/L。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 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心肌酶谱水平分析

观察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心肌酶谱水平对比(,U/L)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心肌酶谱水平对比(,U/L)

2.2 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分析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无对比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2 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对比(,U/L)

表2 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对比(,U/L)

2.3 观察组中有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分析

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其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观察组中有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对比(,U/L)

表3 观察组中有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对比(,U/L)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处于急性发作期的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疾病比较急,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眩晕、呕吐,甚至意识障碍,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时,一般需要采取溶栓、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综合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时会采取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等[6]。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需要采取脑血管造影、动脉瘤填塞术。

而明确的诊断结论是尽快开展治疗和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心肌酶谱主要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组成[7]。其中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丰富,其次为肝脏、脾脏、胰腺、肺脏和肿瘤组织等,所以LDH 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较差。肌酸激酶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脑、甲状腺、肺组织、胃肠平滑肌中,以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肌,再其次为脑和胃肠平滑肌[8]。肌酸激酶是由2 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形成3 个不同的亚型:①CK-MM(CK3)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MM 可分为MM1、MM2、MM3 亚型。MM3 是CK-MM 在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②CK-MB(CK2)主要存在于心肌中;③CK-BB(CK1)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肺、肠等组织中。正常人血液中以CK-MM为主,CK-BB 含量极微。检测CK 的不同亚型对鉴别CK 增高的原因有重要价值。α-HBDH 主要分布于心肌、肾、红细胞等。ALT 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中。AST 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在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在肝细胞中,ALT 主要存在于非线粒体中,而大约80%的AST 存在于线粒体内。

心肌酶的升高在临床上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上述指标分布分析中,相应组织器官受损,如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进而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即可使心肌内细胞酶大量释放,导致心肌酶水平升高[9]。后随着对心肌酶的深入研究发现,当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其神经功能受损,血脑屏障功能下降,且会引起全身多脏器形态及功能发生改变,进而使血清中的心肌酶水平升高。

赵婧等[10]在急性脑血管病时心肌酶谱的变化研究中,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全自动生化仪分析AST、LDH、CK、A-HBD等几种心肌酶谱的酶活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与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220 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的酶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心肌酶谱酶活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的血清心肌酶谱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 评分方面,高分组心肌酶谱酶活力低于低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高于恢复期,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肌酶谱酶活变动较大,与患者的病情和病程密切相关,临床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确诊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急性脑血管患者中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无对比差异(P>0.05),且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其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P<0.05)。由此可见,心肌酶谱检测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检出价值,但无法检出疾病类型,且对意识障碍患者存在较高检出率,可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还有助于拓展急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检验方式,对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情况均有积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心肌酶谱检测用于急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显著优势和准确性,且对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具有较高检出率,但心肌酶谱检测对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类型无较大检测价值。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脑血管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