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型乡村环境治理之道
——以苏州市农创村、清水村为例

2021-07-28 02:43陈忠元
乡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居苏州市环境治理

陈忠元 张 杰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苏州 215500)

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环境治理与保护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关键的基础性作用[1]。然而,目前我国部分乡村的生态环境存在一些问题,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美丽乡村环境治理的调查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产业兴旺型乡村是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类别,其环境治理有着自身的特色。产业兴旺型乡村是指以农业为基础,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而且产业内容多样、产业结构合理、产业组织完善、要素整体性强,能产出巨大经济效益,人居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乡村。江苏省苏州市农创村和清水村均有着自己的支柱产业,在乡村环境治理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两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点,基本实现了农民富裕、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协调统一,整体上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1 苏州市农创村、清水村概况

苏州市地处江南水乡,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苏州市乡村地区经济基础水平高,生活水平较高,人民幸福指数高。苏州市生态环境优美,随处可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田园风光的江南水乡风貌。位于吴江区八坼街道西南角的农创村和相城区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清水村,不仅产业发展优良,而且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2012年,农创村获得“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称号,2014年获得“江苏省美丽乡村”称号,2017年获得“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称号,2020 年获得“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称号等;2017年,清水村候选为“江苏最美乡村”,2020 年获评“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农创村、清水村的基本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苏州市农创村、清水村基本情况

2 苏州市农创村、清水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苏州市农创村、清水村认真贯彻落实《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巩固已有环境治理成果,不断改善村容村貌、补齐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卫生环境、推进硬件设施建设以及健全长效机制,叠加环境整治、维护公共安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村民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环境保障。

2.1 农创村——全民化协同治理

农创村在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村两委班子的认真负责以及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就如何有效解决农户乱堆乱放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不规范禽畜养殖对河道水质的消极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与实施。

2.1.1 坚持规划先行,加强乡村环境治理的组织领导。2019 年8 月22 日,八坼街道召开“百日行动”推进会暨农村人居环境专项工作现场会议。农创村积极响应八坼街道的有关部署,成立农创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每个村干部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见效。农创村根据上级文件,制定了该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计划在2020 年以前,确保完成乡村环境治理的主要指标任务。农创村在整体上推动环境绿化、道路清洁、公厕卫生、河道整洁、废旧坍塌房屋、排水沟渠、禽畜养殖及文体设施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环境治理。

2.1.2 多措并举,全力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农创村内部绿化、路灯、墙面、村标识、公共厕所、健身休闲场所及驳岸桥梁等进行清洁整修、提质升级,对村庄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及违章搭建等现象进行彻底整治。同时,为彰显人居环境整治的文化底色,农创村组织文艺工作者对三家村村标、农户临街墙面等位置绘制墙画,内容涵盖党建宣传、廉洁文化、水美乡村、卫生宣传等方面,为农创村的文化振兴奠定基础。二是推动村庄垃圾治理。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回收体系。在垃圾治理过程中,农创村邀请设计人员对农户长期收集的旧物开展废物利用,利用清理出的旧砖旧瓦、废旧陶瓷花盆、大块表面破损木料等搭建矮墙、菜地围栏、农具储物屋,变废为宝。对于村庄农田垃圾治理,实施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禽畜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同时,以原有农业为基础发展生态农业,从根本上减少垃圾。三是加强乡村河道清理。通过实施河长制,加大整治疏浚力度,实现村内河道结构性连通,调活水系、优化水质、做美水景,种植水生植物提升河道自我净化能力。四是改善乡村绿化环境。在农村公路、公共休闲区域、田间等地合理种植植被,推动村庄绿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五是深化厕所革命。在乡村加大公厕改造力度;积极制定公厕维护改造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多个公共厕所,同时农村卫生厕所粪污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提升村庄整体卫生水平。

2.1.3 注重全民参与,发动村民参与乡村环境治理。2019年,农创村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成立志愿服务分队,目前共有注册志愿者260人,其中包含10支志愿服务小队,分别为共建致富、家庭和睦、法制宣传、绿化护理、文体活动、移风易俗、廉洁监督、环境卫生、爱心帮扶和好人评荐服务小队,志愿者们按照各板块内涵开展相应活动,合力营造“善心暖农创,文明振乡村”的志愿服务氛围。农创村制定了人居环境文明积分考核办法,对村民环境卫生、美丽庭院、精神文明、垃圾分类工作等进行考核打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相应物品。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维护环境卫生、发扬乡风文明的积极性。

2.2 清水村——内外一体化服务

清水村环境治理分为内外两步走战略。对内,以当地村党支部,带领区域内人群进行自我整治。对外,把清水村环卫工作外包给相关企业。从内外两处,齐心协力,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2.2.1 党建引领,提高乡村内部人员的环境治理水平。清水村依托党建网格,组织先锋党员和专兼职网格员,面对面、心贴心地了解村民对环境整治的诉求;发挥老党员、村民小组长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优势,对村民拆除自家违章建筑时存在的疑虑进行情、理、法上的合理解答,尽最大努力使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配合本次环境及河道整治工作。因为清水村地处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水域环境治理是重中之重。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专门制定了《非法占用河湖水域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清水村根据相关方案,对所在村社区河道区域内杂物、违章建筑、围网及网箱、鸡鸭棚、水生植物及漂浮物等进行拆除与打捞,确保河面无漂浮物、河道无障碍物、河岸无白色垃圾。从水域环境、沿岸环境、空间管理等多个层次,针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垦乱种、乱停乱设、乱拉乱挂”等问题,进行长期化、常态化、精细化治理,创造更高品质、更富人文关怀的人居环境。

2.2.2 依靠外援,构建乡村环境治理的外部力量体系。在清水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昊资集团旗下建屋物业承接清水村日常环卫工作,对清水村的环卫工作制定一系列方案,提供环卫一体化服务,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一是绿化养护工程。针对清水村道路两旁景观绿化载体的景观植物进行养护,如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和防涝防旱等,保证其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绿化、美化、生态效果。二是河道保洁工程。针对养殖大闸蟹的水域,清理枯枝杂草、有色垃圾、沙石淤泥等,保证水质安全和洁净。三是道路保洁清扫工程。在清水村道路保洁方面,积极组织养护人员对所管养道路的路基、路面、桥涵等情况进行调查。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对路肩、树木、水沟进行清理、疏通,并积极做好道路保洁等工作,保证公路安全畅通。通过上述措施迅速恢复路况,改善路容路貌,保证公路安全通畅,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四是垃圾分类工程。为响应国家号召,清水村积极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按照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及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按照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为后续转变成公共资源奠定基础。五是引进环保设备。为了实现对清水村人居环境的长期管理,为清水村配备一批新设备:路面清洁车、垃圾清理车,目前设备已经送达清水村。这些设备既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高效地解决清扫扬尘的问题,降低对村民健康的影响,营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3 产业兴旺型乡村环境治理的经验启示

3.1 党建带头引领,全民参与治理

农村环境治理涉及各种问题,涉及面广,涉及点多。这就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同,引导各方积极参与[2]。通过街镇、乡村的宣传引导,营造一种大家积极比学赶超、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根据村庄情况,合理科学地修订村规民约和奖惩制度、组建督查小组等,激发人民群众自我治理、积极参与的心态,提高人们对于“村是个人的集体”的意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指导作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农创村与清水村在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的初始阶段,均积极发挥村党支部、党员的作用,安排好各项事务,同时把各项事务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总结整治经验,整体上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为乡村发展奠定基础。

3.2 制定整治方案,倡导规划先行

农村环境治理需要根据各方需求、各方问题制定整治方案,做到各方面协调发展[3]。根据《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并扎实地把蓝图变成现实。农创村所属街道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2020 年)实施方案》,按照这一实施方案,农创村以美丽乡村环境治理为抓手,坚持整体治理、细化分工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村庄清洁、垃圾治理、河道清理、植被种植和厕所整洁等。清水村则针对水域治理制定了《非法占用河湖水域清理整治工作方案》,而环卫则由外包公司制定详细的规划,对绿化、河道、道路等进行整治。通过环境整治,提高人居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

3.3 发展支柱产业,反哺环境治理

在支柱产业方面,农创村以原有农业为基础,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苗圃产业、生态农业,而清水村以大闸蟹养殖发展出渔家乐、互联网电商。这些都是通过对原有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培育出新型产业,助力产业兴旺型农村发展,从根源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支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巨大经济效益下,利用一定的经济资产,购买科技产品来进行环境治理,如自动清扫机、水质检测器等,甚至把相关的环卫工作外包给专业环卫公司。这样既可以减少劳动力,又可以提高效率。同时,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参与乡村的支柱产业发展,为乡村整体建设助力。所以,治理环境的同时要注重产业发展[4]。

4 结语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对建设美丽乡村起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正是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宗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推动乡村环境治理迈向更高水平[5]。对苏州市产业兴旺型乡村环境治理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同类型乡村环境治理提供借鉴。但必须认识到,东部发达地区有许多类似苏州市农创村和清水村的乡村,这些乡村经济发达,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同时环保意识较高,因此推动乡村环境治理较易取得成效。但是,中西部地区部分乡村因产业发展跟不上,乡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村民的参与热情均远远不够,所以对于中西部地区贫困乡村的环境治理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人居苏州市环境治理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