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时代》周报“中国制造2025”报道中的中国形象

2021-07-28 01:06虞丽云侯继红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国时代经济

虞丽云,侯继红

(合肥学院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601)

1 研究对象及方案

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经由各种媒介对某一国家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总体感知,包括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的认识与评价。其中,媒体传播既是构建国家形象的主要过程,也是具体的国家形象的存在载体。[1]

2011年,德国首次提出“工业4.0”,并于2013年正式推出《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旨在通过发展与推广高新技术实现德国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德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2015年,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通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国内学界认为,中国应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加强中德合作,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及中德两个制造业大国的合作共赢,提高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2]此外,该战略的提出对中国的崛起及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德国媒体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关报道呈现了怎样的中国形象?

德国《时代》周报是一份覆盖全德国的德语周报,是对德国公众舆论最具有影响力的周刊之一,所在地是汉堡。该周报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他们的政治立场是独立自由的,对于有争议的话题,不同的立场会争锋相对。基于以上因素,本文选择《时代》周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周报有关“中国制造2025”的报道,了解德国媒体对于“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的看法,有利于探究相关报道构建的中国形象。

本研究以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德国《时代》周报有关“中国制造2025”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框架设定方面着手,旨在从“报道了什么”这一层面对《时代》“中国制造2025”相关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构建的中国形象,并简析其成因。

2 研究结果

2.1 《时代》周报对“中国制造2025”的关注度

通过在德国《时代》周报网站输入检索词Made in China 2025,得到57篇相关报道,其中2篇与研究时段不符,12篇偏离主题,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43篇相关报道。其中2015年1篇,2016年3篇,2017年6篇,2018年17篇,2019年12篇,2020年4篇。

2.2 报道框架分析

经过对2015年5月到2020年12月《时代》周报有关“中国制造2025”43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时代》周报在“中国制造2025”相关报道中呈现的新闻框架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报道框架大致可划分为以下5个方面:

(1)对“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报道;

(2)对中国经济形势(含科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经济领域发展形势)的报道;

(3)对中德及中欧贸易往来的报道;

(4)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

(5)对中国政治形势的报道。

见表1。

表1 “中国制造2025”相关报道各主题、年份分布及占比

2.3 报道内容分析

由上表可知,《时代》周报的报道相较而言更聚焦于中国经济形势、中德及中欧贸易往来、中美贸易战。

2.3.1 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报道

中国科技发展令人惊叹,已跻身世界领先工业国家之列,中国制造的产品也不再是廉价的量产,而代表着创新、质量和效率。德媒称,强力的中央政府、实力雄厚的国企及有远见的工业政策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持续的经济增长(2018-11-14)①。

中国经济的繁荣、对外的开放政策以及公共投资的加大使得中国经济正朝着更高、更远、更快方向发展:7.3亿互联网用户,4.7亿无现金支付用户,居民生活实现数字化(2018-05-07,2018-11-04,2019-07-07)。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识人识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企业管理及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将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争取主导地位起重要作用。德媒认为,中国已不再是费力追赶科技大趋势的国家,或将成为21世纪“太空竞赛”的胜利者,对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持续发展有信心(2018-07-20)。此外,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成功吸引了德国自主机器人全球研发中心及博世力士乐、舍弗勒集团未来的工厂落座中国(2019-04-08)。

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列车制造商,其营业额远超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之和。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庞大。欧盟应该向中国学习,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计划,才能跟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趋势,否则或将直面欧盟工业的衰退(2019-01-22)。

虽然德媒对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抱有信心,但并没有停止表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诋毁。如:认为经济增长趋势出现衰退,生产能力停滞不前,收购外企日益艰难,收购德企数量大幅减少(2019-01-30)。政府操控经济和投资政策,对收购外企的中国企业提供国家补贴、不平等市场准入等(2020-02-14)。

2.3.2 对中德及中欧贸易往来的报道

(1)对中国投资持正向态度。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投资商,中国因其巨大的市场和极高的生产能力对德国工业而言蕴含机遇,将对德国赢得数字化革命的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库卡公司主席兼CEO Till Reuter对此也表示认同(2016-06-06)。

自2014年中国政府激励中国企业通过收购来稳固其市场份额以来,中国企业掀起了一轮收购浪潮:半导体芯片制造商爱思强、威斯巴登炭制品厂商SGL集团、瑞士化工巨头先正达、德国机器人制造企业库卡集团、当时负债6亿欧元的德国废金属处理及加工企业Scholz集团等。在此背景下,当时关于德国技术流向中国的言论使得不少德国人恐慌不已。而如今Scholz集团多名员工表示,中国在收购公司后保留了管理层并给予充分的自主权,保障了就业岗位,公司经营状况日益稳固,当初的顾虑已不复存在(2019-02-27)。

(2)承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认可中德贸易伙伴关系。习近平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其领导下,中国经济得以崛起,全球影响力得到提升,全球权力格局因此发生改变。德媒称,“如今中国倒了一袋大米,地球都会震一震”(2019-01-23)。

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Michael Hüther表示,德国过去15年间大部分的财富增长得益于同中国的贸易往来,是全球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最多的西方经济体。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德国对中国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且保持持续增长中(2020-01-06)。在此背景下,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认为中国不仅是合作伙伴、谈判伙伴和经济竞争对手,也是“系统性对手”(2020-02-14)。

(3)畏惧中国资本,担心本国技术优势不再,收紧外资审查。德国经济学家Sebastian Heilmann称库卡被美的收购是德国技术的大甩卖,并表示,一旦德国的工业基础被掏空,这对德国而言是毁灭性的(2016-08-25)。安永企业咨询有限公司2016年关于中国对德投资的调查显示,中国在德投资量大幅增长:1月~10月共收购58家德企,较2015年增加了19家;投资额较2015年增长了近20倍,总量达116亿欧元。德媒对此感到恐慌,认为德国政府应提防中国的收购行为,叫停中国对德投资,对外资进行审查(2017-01-04)。

2017年中国在德投资增长趋势日益迅速,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局长Hans-Georg MaaBen对此发出警告,中国投资者激增的购买欲背后存在安全风险。认为,中企在德投资可能会被中国情报部门利用(2018-05-08)。Bertelsmann基金对2014-2017年间中国对德175家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2/3企业涉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中提出的十大核心产业,其中22%是国有企业;投资地域集中在巴登符腾堡州、北威州等世界领先技术产业所在地。该项调查作者对中国政府在所谓私人投资中扮演的角色持怀疑态度(2018-05-22)。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巨体,其目的在于获取国际核心技术,扩大其影响范围。因而,中国对德国而言已不再是机遇,而是威胁。德国担心电网、港口、铁路、电信公司、汽车制造商等会落入中国之手,呼吁政府在安全相关领域投资份额达10%时启动审查程序,欧盟也要加强《对外贸易法》,降低外资审查门槛至10%(2018-05-23)。

(4)抱怨中国市场准入难及在华不公平待遇。据欧盟商会调研结果,“中国制造2025”战略使欧洲企业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受到不公平对待,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活力。联邦经济部部长Sigmar Gabriel希望中国提供开放的市场及公平的竞争环境(2017-01-04)。欧盟商会主席Jörg Wuttke也认为,中欧贸易违背了公平互惠原则,导致欧洲在华投资减少(2017-05-07)。越来越多的企业抱怨中国市场准入门槛高,无法与中国本土企业进行公平竞争,2016年欧洲在华投资额只有80亿欧元(2017-05-16)。

德国《时代》周报政治编辑Jochen Bittner发表专栏文章,用“如今的欧洲对于中国而言,就像当初的非洲之于英帝国主义者,就是一块等着被瓜分的大陆”来评述中欧贸易关系。欧盟准许获得国家补贴的中国企业在欧洲“采购”,这不仅导致了国家资金介入市场经济,也使得欧盟国家对于中国的政治依赖性加强(2018-05-24)。

(5)“17+1”合作联盟触及欧盟神经。2019年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平台,“16+1”合作联盟发展成为“17+1”合作联盟,欧盟对此持抵制态度,认为该合作联盟会对欧盟造成干预,甚至会带来危险(2020-02-14)。

2.3.3 对中美贸易战的相关报道

2018年中美贸易战大范围爆发,德媒对此的关注度随之提升,客观报道了两国贸易战的始末及两国在此期间的一系列做法,相关报道数量也在当年达到峰值,并明确表态对中美冲突持中立立场。

2018年,美国设置贸易壁垒,对中国机械制造、航天、信息技术等产业征税,限制华为、中兴在美国的商业活动。德媒认为,美国是中美贸易战始作俑者,而中国是受害者(2018-10-01)。2019年,美国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率由10%提高至25%,同时将华为列入黑名单,要求所有美国公司停止与华为的贸易往来,拒绝参与5G网络的建设。中美关税之争至此进一步升级。德媒认为,欧盟若不想在世界政治舞台处于边缘地带,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应对中美两国的政策(2019-05-28)。中美两国在历经21个月的谈判后,于2019年12月13日就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德媒称,贸易战有损中美两国利益,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损害,因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的达成对世界而言是好消息(2019-12-14)。

2.4 研究结果分析

经过对《时代》周报43篇“中国制造2025”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可以确定:

(1)“中国制造2025”战略起初在德国引发的社会关注度较低,民众对此的认知较为迟缓。2015年该战略提出之际仅有1篇相关报道。从2016年起逐渐引起德国公众的关注,2016年相关报道共3篇,2017年共6篇。2018年中美贸易战大范围爆发,德媒对此的关注度随之提升,该词条热度大增,报道数量达到峰值。2019年起,报道频次呈下降趋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德国疫情的不断升级使得德国无暇顾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关报道数量骤减,自2020年6月起未出现相关报道。

(2)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主要报道了“中国制造2025”政策、中国经济形势、中德及中欧贸易往来、中美贸易战及中国政治形势等5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中国经济形势及中欧含中德贸易往来关注度最高,对中美贸易战的关注度次之。中德关系直接影响德国切身利益,中美关系则对于世界格局的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因而,两者在“中国制造2025”相关报道中成为重要的关联话题。

(3)德国对“中国制造2025”的态度较为复杂纠结,积极话语与消极话语并存。一方面,认可中国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以来经济上的发展、“中国制造”质量的提升、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希望把握机遇、抓住中国市场,为中德贸易合作挖掘潜力。另一方面,强调中国经济活力趋缓等经贸问题;担忧本国技术安全,担心技术优势不再,收紧外资门槛,限制中企在德国及欧洲的投资及收购活动;抱怨中国市场准入难,指责中德贸易违背公平互惠原则,要求中国为德国及欧盟在华企业提供开放的市场以及公平的经济环境;质疑中国国家资金参与对德国企业并购,畏惧中国资本的崛起。

3 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制造2025”作为一项积极的工业政策,倡导通过加强十大关键领域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期间,面对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攻坚克难,通过高科技行业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均得以增强。综观德国《时代》周报相关报道,一方面德国各界对此纷纷表示认可,但另一方面由该政策引发的一系列贸易活动也成为其报道焦点,对此来自于德国甚至于欧盟政界、经济界的消极话语不断。可见,德媒态度纠结,摇摆不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对华贸易需求的增强。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国制造”质量有所提升、科技创新有所突破,尤其在汽车制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行业已具有话语权。德媒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领先工业国家之一,将为德国这一工业强国带来机遇及挑战。同时,德国身为世界出口大国,国外市场依赖性强,中国也将因其巨大的市场及完善的供应链为中德贸易合作提供潜力。

虽然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颇为谨慎,但中国企业在德并购不乏成功的案例,不少中企并购德企后,通过资金支持、开拓市场、创新商业模式等帮助德企走出濒临破产的困境,扭亏为盈,实现了企业并购后的业务及价值增长,同时稳定甚至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推动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3]2018年初汉斯-伯克勒基金会对42家接受中方投资的德企共5.5万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中方投资者“非常满意”。[4]

中国自2016年起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德贸易关系互补性强。2019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表示,中德两国合作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德方愿本着多边主义、自由贸易的精神,继续加大对华投资,拓展合作领域。同月,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也表示希望维护和扩展德中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两国合作。[5]

(2)认清中国崛起的现实,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局势。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达30%。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有目共睹,德国智库的中国问题研究者也认为,中国正在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大国,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崛起也是切实存在的现实。[6]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德国开始理性审视与中国的关系,调整处理与中国关系时的心态,以更为开放、包容的态度接受并学习中国发展模式,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局势。

2016年至2018年间德国多次修改《对外经济法》《德国对外贸易条例》,意在通过收紧非欧盟国家对德企的并购投资门槛来进一步保护涉及德国高新技术的企业,保持技术优势,维持国际竞争力。2019年,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Peter Altmaier发布“德国工业战略2030”最终版,目的是提高德国及欧盟的工业占比,增强工业领先地位;认为,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国家干预是必要的。[7]这实际上间接认可了中国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原则相结合的做法。

(3)囿于传统地缘战略竞争思维。传统的地缘政治学基于地理区域,探究国家政治行为、世界政治格局和政治权力变化与之的关系。随着全球化与一体化的不断推动,地缘经济学得到兴起与发展,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经济手段获得国家利益、影响国际关系。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地缘政治学还是地缘经济学,更多的是强调地缘竞争乃至对立,而不是合作共赢。[8]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行下,世界各国包括中德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愈发密不可分,有合作有竞争,形成了复杂的深度经济关联。一方面,中国在德投资为德国经济发展及参与全球治理创造了机遇,“中国制造”也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界各区域经济呈现增速快、增量大的特征。[9]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德国大量收购高技术企业及其投资领域及地域的拓展触发了德国乃至欧盟的地缘战略竞争思维,引起了德国对本国高端技术安全的担忧,担心技术优势不再;此外,德国企业及欧洲企业在华从事经济活动时的诉求未得到满足,经济效益未达到预期,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使他们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损失。德国囿于重商主义思维,一味追求贸易顺差,并未着眼于自身在中德双方相互的投资活动中实际获得的利益[10],政经界多次出现中国是德国的“威胁、系统性对手”等声音。欧盟也因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其竞争性的增强倍感压力,原本互利互补共赢的中欧经贸关系遭受了欧盟内部利益分化加剧的冲击。伙伴、竞争者、对手这三个词基本代表了欧盟对华的态度。

4 结 语

本文采用话语分析法,从德国主流媒体《时代》周报有关“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报道分析切入,分析了其对中国政治话语的报道框架和具体内容,探讨了其中构建的中国形象。研究表明,德国对“中国制造2025”怀有复杂、摇摆不定的心态,既对中国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贡献及对中德贸易伙伴关系持认可态度,表明对中国的崛起有着清醒的认知,同时也担心中国借此战略削弱德国的技术优势,使“竞争力焦虑”不断加剧。

为改善中国在德媒、德国民众中的国家形象,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真正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及中德双方的对接合作、互利共赢,我们认为,首先双方应增加交流与政治互信,以共同利益为核心,相互尊重,加强磋商对话、解决贸易争端,持续深化务实双边合作,共同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其次,中国政府要着力做好公共外交工作,一方面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帮助德国各界人士真实了解中国国情;另一方面提升中国企业的形象,宣传中国在德投资的艰辛历程和成功经验,改善德国政府和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认知。最后,要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11],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做大做强。

注 释:

① 文中涉及的相关数据及报道内容均引自德国时代在线网:http://www.zeit.de。以下从该网引用的内容仅在括号内注明新闻发布的日期。

猜你喜欢
德国时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德国喝啤酒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梦梦”“娇庆”德国行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