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对策

2021-07-28 02:03苟新宇
速读·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对策

◆摘  要:要保证贫困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从贫困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以期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对策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各高校的重视,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全国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体系非常健全,“奖、助、贷、减、免、补”等资助办法有效实施。在经济上对贫困生的扶持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自卑情绪、人际关系敏感

多数高校贫困往往因经济困难在与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自己就不如别人的错误认知,进而导致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有自卑心理的贫困生通常表现为不爱讲话,很少参与集体活动,容易害羞,自尊心强,没有主见等。由于他们的自卑、敏感、谨小慎微等心理造成他们在人际关系上的敏感和紧张。所有同学来自不同地区,成长环境、经济条件和人生价值观的差异,让贫困生担心自己被看不起,很少甚至不愿和他人敞开心扉,将自己“保护”起来,甚至有的时候被他人误解也不愿解释。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二)焦虑情绪、依赖心理

由于家庭經济困难,很多贫困生为了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难免会影响学业,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和学业的双重压力给贫困生带来焦虑情绪。此外,在接受国家、社会、学校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后,会担心自己无法回报这些帮助,进而导致贫困生有非常大的精神压力。还有部分贫困生认为自己应当得到国家的资助,国家和学校的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定理应向贫困生倾斜。在困难学生认定时,倘若取消贫困生的受助资格,这些贫困生就会产生低落不满、恼怒甚至愤恨等情绪。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之一来自部分贫困生自身的错误认知。在面对同样的困难和问题时,有些高校贫困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而有些贫困生却不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处理方式,在困难面前显得烦躁不安、自卑低落。大学生虽然多数为成年人,但是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还需进一步发展,在思想上不够成熟,这也是导致部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二)家庭因素

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都不好,且家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生计上,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甚少。能够进入大学读书的贫困生,背负着整个家庭的改变命运的希望,会在无形中给自己强加压力。而新时代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一个学生是否成功不能只靠成绩来衡量,贫困生只靠学习成绩好不一定能够在毕业时顺利就业,就业的压力也会带给高校贫困生一定的焦虑和心理压力。

(三)社会因素

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和其他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并不完善,与经济现对发达的地区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差距导致贫困生的思想意识较城市学生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落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也导致了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减轻经济压力

高校要切实为贫困生着想,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贫困生提供经济帮扶,在创新完善“奖、助、贷、减、免、补”等资助办法的基础上,为贫困生提供校园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完成工作内容,既能够让贫困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通过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提升贫困生的幸福感,也能够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二)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帮助贫困生提高心理素质

新生入学后为贫困生建立档案,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对于在普查中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辅导员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还可以建立寝室—班级—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四级反馈制度,在班级中设置心理委员职务,充分调动寝室长、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动态。此外,高校也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相关讲座,提高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对宣讲内容的信任度。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

学校要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与第一课堂做好链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并在活动中,引导贫困生学会处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公益活动,鼓励贫困生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

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寻其根源,从各个维度来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当前高校以及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对于贫困生的帮扶,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上,也要切实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进行教育和疏导,真正做到扶贫、扶智、扶心。

参考文献

[1]周华斌,余桢伟,丰榆雅,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校园心理,2020,18(02):107-109.

[2]李清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浅析[J].法制博览,2019(08):275-276.

[3]夏慈忠.新时代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重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06):62-65.

[4]黄倩,潘晓阳,陈练.大学生自卑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贵州师范大学为案例[J].现代交际,2018(13):29-30.

作者简介

苟新宇(1987—),男,满族,辽宁省阜新市人,职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辅导员,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采矿工程。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