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一地平线

2021-07-28 13:00朱平珍
湖南文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一村养老协会

朱平珍

开门见山,是我知青岁月里的风景。后来,那重叠的山,蜿蜒的路,一直延伸到我中年后的梦境:迷路于山野,无人可问!

我想,要是在家里挂上一幅一眼能望到边的大草原画,那就好了!一天,同事谭志勇老师来访,他是有名的山水画家,便与夫君余三定一同求他画一幅以“地平线”为题的画。当那满眼青葱一直蔓延到天边的重彩山水大画挂上客厅,真给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之感!从此,一家人便悠游穿梭于不开门也见“地平线”的“绿原”,享受着安徒生所谓的“花的芬芳”。

五年多后,我们要搬进新宿舍,选住我们旧房的同事,恳切地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我们搬家时不要将那幅画取走。这同事是与我们同教一门课的好友,大好“绿原”,拱手相送了!但那画,那地平线,已经生长在我心里。

山水情缘真是有趣,越到后头,音越高亢。多年后的一天,老同学刘尧臣约我们到他的老家华容县华一村去。华一村位于华容县的华一水库附近,水库波光粼粼似镜,七女峰山色空濛如画,是个桃花源一般的地方。当我走进刘家的农舍,从堂屋转过身来回望大门外,霎时被眼前的大景观惊住!这不正是谭志勇老师笔下的那幅《地平线》吗?越过他家门口的水塘和大片水田,放眼望去,无遮挡的青葱原野如锦绣般蔓延,与天边的苍茫大地交融,形成一条朦胧的若隐若现的地平线!能在家门口看到地平线,真是有福啊!我们几个如同五线谱上的音符,怔怔地站在门口,从心底唱出对大自然的颂歌。

光阴荏苒,不觉过了耳顺之年,我们应尧臣同学之约,又去华一村。一路上,我兴致勃勃地向同行的李凌烟老师介绍那“门前的地平线”。李老师是我们上大学时的老师,后来当了校长和副市长。他还是书画家和幽默大师,知青年代,他在下放时居住的牛栏里,用竹筒为无窗的牛栏房安上了一道圆窗,阳光透过竹筒射进来,正好照亮对面墙上挂着的照片——短发飘逸的徐菊荣老师、他的爱人在阳光中微笑呢!这真是,只要心里有光,哪里都能开窗啊!

然而,这次我们却没有看到那“门前地平线”,因为这次尧臣同学领我们去的地方,是他家的旧屋经迁址改建后似四合院的一幢平房,门前虽然看不到地平线了,但他与妻子在这有象征意义的“四合”院里,与村民们共同描画了一幅农村养老的远景图画。

刘尧臣也是李老师的弟子,毕业后,他从乡干部一直做到省厅官,其为人正直、厚道,也很“幽默”。还在任乡干部时,年轻的他和焦裕禄差不多,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年一双军鞋,裤脚卷起,来去匆匆,连去相亲都这样。对象与同伴从对面走来,他骑着单车,连忙从车上跳下来,女方一行一看,跳下来的人,一双黄胶鞋,裤脚卷起,且一只高,一只低,黝黑的脸在草帽下憨憨地笑。陪同女方来的女伴见状,便悄悄说:“我们回去算了!”但女方却说:“我喜欢这个样子!”并和他有说不完的话。这个慧眼独具的女子,看中的就是他“扎起裤脚做人”。他俩当天见面的谈话,被女伴们戏称“是在开会”,但这却是他们后来志趣相投生活的吉兆。这个有见识的女子,就是刘尧臣的妻子王爱平女士,退休前任长沙市某基层银行行长。听爱平说,退休前尧臣回到老家时,看到村里以前的伙伴,虽然都到了应颐养天年的年龄,但儿女们大都外出打工谋生,他们留守空巢,孤独寂寞,生活状况令人担忧。还有些人虽然衣食无忧,但精神生活很贫乏,健康状况也不佳。他觉得这种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农村值得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与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寻求解脱之道的释迦牟尼不同,他开始了逐家逐户走访调研,最后经过与村里多方面沟通和向上级报告,华一村于二〇二〇年五月成立了养老协会,建立了养老协会的微信群,制定了规章制度,展开了多种文体娱乐和帮扶救助等活动。

在华一村的活动中心——幸福院,村支书与刘尧臣同请大家赠送墨宝。程谦逊大哥题写的是一首即兴詞《减字木兰花·游华一水库》,词曰:“山明水秀,胜景连连游不够。田野清幽,鹭舞翩翩入画图。乡情火热,笑语欢歌迎过客。学友融融,美酒杯杯祝晚晴。”其书法与词意皆美。余三定题写的是嵌字联,他将“华一”两字嵌进去了:“华夏新村,一马当先。”刘尧臣一见,便着急地说:“这压力太大了!”而李凌烟老师一展他融画入书的书法艺术,为养老协会题赠“快乐老家”横幅,幽默风趣地赞扬回老家帮老家办养老协会、老有所乐的时代新风尚。接着,刘尧臣指着他本子上的“自助互助,共建共享”这浓缩了养老协会主旨的两个短句,请李老师题赠。大家边围观老师的书法艺术现场教学,边想什么是“自助互助”。在大家询问的目光中,尧臣同学送给我们每人一本《华容县华一老年人自助互助养老协会会员手册》,从中得知:养老要以“自助”为主,“互助”为辅,即每户人家都要自觉履行敬老、养老的义务;在“自助”的基础上,展开“互助”活动,决不容许有对自己家里老人不负责、完全依赖协会的情况存在。在此前提下,协会尽力帮助解决老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其中定点、定时理发即是一例。近年来,村里走家串户的理发匠因收入太少没干了,村民要理发须乘车到镇上去,而班车因亏本,也没开了;如果租车去,来回要六十元,老人受不起。养老协会便协调原来的理发匠,请他们每月在村部集中理发两天,老人不仅可以理发,还能小聚,开心极了。协会还开办了农家书屋、文艺活动场所,使老有所乐。针对村里空房子多且生态环境又十分优越的情况,协会计划请专家来帮助设计农户,按一院三园(一个小庭院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进行适老化改造,然后招引城里人购买或租住养老,这既增加会员收入,又满足城里老人过上乡村休闲养老生活的愿望,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养老村庄,使老有所为。协会还特别提倡各家各户在做好自己家里的养老义务的基础上,去关心其他老人生活起居,让独居老人得到关照。这与孟子的治国思想一脉相承,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自助互助”,短短四字,竟然蕴含两千多年前的传统文化精华,华一村可谓“华夏一村”,也不愧为华夏新村。

而“共建共享”,说的是“未雨绸缪”的人生养老计划。当你还年轻或虽不年轻但能动的时候,就参加养老协会的公益活动,协会给你计分,到你老了,走不动了,可以靠积分换取养老协会为你的服务,包括上门做清洁、送饭等等。这是吸取了国外“时间银行”的管理经验。“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现在协会已有不少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例如有个张必秀老人摔倒了,给协会打电话,协会会员良珍和晓红马上开车将老人送到医院;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留守老人不慎落水,被志愿者杨振救起。会员严会云夫妇知道此事后,自愿送早餐给老人吃并帮助打扫卫生。还有一个智障老人走失,多名会员出外寻找了三天,终于在一个小山丘上找到奄奄一息的她。老人虽然智障,也感动得泪流满面。她儿子从外地赶回,怀着感激之情给养老协会送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锦旗。

在返回的路上,天色已晚,透过车窗,我看到华一村的灯光一闪而过,而那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却浮现在眼前,似萤光飞,如火把舞。它们穿过风雨和夜色,化为一轮和煦的不落的夕阳,定格在华一村的地平线上!它映红天边彩霞,让人生天黑之前的原野,温暖、明亮、绚丽!它透过一个个需要扶助的老人的窗口,照亮了一幅幅尊老扶弱的人间晚晴图!

这是更令人神往的华一村的地平线!

责任编辑:胡汀潞

猜你喜欢
一村养老协会
养老生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虚惊一场
最幸福的三个“学生”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我看你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