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音乐育人功能,建立以人为本教育观

2021-07-28 08:33陈秋樱
教育界·A 2021年2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以人为本小学音乐

陈秋樱

【摘要】音乐是一种精神食粮,能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挖掘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生活、思维方式等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以人为本;育人功能

音乐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门课程。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开展以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表达内心情感,抒发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有许多优秀内容,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努力挖掘音乐的育人功能,用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以乐促德,培养学生优良的德育品质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第一位,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一)挖掘爱国主义内容,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大局观

有国才有家,国家安定团结,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面对形势复杂的国际环境,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尤为重要。教师要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的爱国内容,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大局观。

比如苏少版一年级音乐,教师教学生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先介绍作者聂耳,再介绍电影《风云儿女》,将学生带入战火纷飞的年代,接着播放歌曲音频,引导学生欣赏号角式音调,认识力度标记f、ff、渐强,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领会力度标记、号角式音调在歌曲中的作用。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情感表达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在练唱过程中,教师用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大家带着对祖国的热情演唱,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演唱,学生在国歌声中坚定了爱国信念,强化了爱国思想。

教唱《卖报歌》时,教师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旧上海报童的悲惨生活,让学生将旧社会生活与新社会生活做对比,一方面揭示了旧社会人民生活的困苦,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挣钱养家而无学可上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衬托出了新中国人们的幸福生活,教育学生一定要珍惜現在不愁吃、不愁穿、有学可上的幸福生活,从小树立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古至今诞生了许多经典音乐文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鼓励学生学经典,诵经典,唱经典,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比如三年级音乐《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教师采用竖笛合奏音频,让学生欣赏北京奥运会上的《茉莉花》,婉转抒情的音乐像在娓娓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又如《草原小姐妹》是一首内蒙古民间音乐,宽广的节奏、舒缓的旋律,突出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豪迈与壮阔,音乐张弛结合,旋律起伏,极富民族特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音乐文化,教师要做文化传承人,让学生在欣赏民间音乐的同时,强化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都有表现欲,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表现自己,学会与同伴合作,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比如《快乐的节日》中,学生学习演唱歌曲,用男女分组唱、对唱等方式体验合唱的快乐,抒发自己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创编阶段,学生边唱歌边舞蹈,用歌声与舞蹈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小组唱、合唱、表演唱、舞蹈过程中,学生都需要与他人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开展集体活动,形成和谐的美感。学生在集体中控制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一致,形成和谐的和声,共同演绎音乐内涵,体验音乐的和谐美。

音乐课外活动也是学生展示自己魅力的舞台,满足了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需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合唱队、班级演奏乐队、舞蹈队等活动中,商讨活动中的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增强了群体意识、荣誉意识。比如在鼓乐队中,每个人都要控制好乐器的声音,力求整体声音协调,强调效果所带来的美感。在集体演奏活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在训练与表演中逐渐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分子,必须舍小我成大我,服从整体的规则,为了集体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以乐怡性,用音乐之美陶冶学生性情

音乐是一种艺术,强调审美教育。音乐因其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征,获得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在音乐中,学生感受美,学习表达对美的感受。有的学生性情暴躁,有的学生自卑胆小,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音乐有神奇的治愈作用,能纾解学生的抑郁心理,唤起学生积极的生活热情,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卑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也能大声演唱歌曲,变得自信、坚强、勇敢。

班上有个叫琪琪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婚,变得自卑胆小,不复往日的阳光。一次音乐欣赏课上,教师请学生欣赏《二泉映月》,重点介绍了创作背景。阿炳是个盲人,失明的他不向困难妥协,不乞讨,而是用自己的音乐才能换得有尊严的人生。他用颤动的琴弦谱写自己的人生乐谱,用如泣如诉的旋律营造出幽静秀美的意境,感情诚挚,表现出阿炳在黑暗中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一个盲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我们健全人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呢?琪琪小朋友在多次欣赏此音乐后,不再自卑自怜,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加入了合唱团,用响亮的歌喉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赞赏。音乐是塑造人心灵的活动,教师应挖掘音乐中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基础上,以乐怡性,感受音乐的美,积极表达音乐情感,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以乐促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探索精神乃至个性为代价去实现某个确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发挥音乐教学的优势,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活泼好动,有的学生自控力差,常常做出侵犯别人的事情。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教人向善的内容,教师要以乐促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主动向善,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积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比如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两只懒乌鸦》中,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学生不能懒惰,要做勤劳的人。乐曲诙谐、幽默,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四个乐句形成一个乐段,加上四分休止符,体现了乌鸦懒惰导致的窘境。歌唱“哎呀哎呀呀呀”时,学生不由自主地做无奈状。幽默风趣的旋律加上有趣味的歌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歌唱表演中逐渐理解要做一个勤快的人,不做懒惰虫。

在歌曲《鸭子拌嘴》中,教师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早晨,鸭子们一起来到池塘嬉戏玩耍,忽然因为一条小鱼,两只鸭子吵架了。接着让学生聆听音乐,将旋律与故事情节相联系,找一找哪段音乐对应哪段故事,鼓励学生仔细辨别乐曲各段所表现的情境,尝试从音乐强弱、快慢的节奏中体验鸭子的动作与神态。教师教育学生要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地學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将音乐与具体形象的画面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内涵,更快更好地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向真善美靠拢。同时,一些反映学校学生精神面貌和健康生活的歌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合学生学唱。比如《好一个土娃子》《谁说女子不如男》等,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有的是用民歌风格演绎歌曲,有的带有豫剧风味,让学生在激昂的音乐声中激发生活热情,在边唱边表演中唤起情感上的共鸣。音乐的魅力就在于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将音乐作品内涵化为自身内动力,学会自立、自强、自尊,寓教于乐。音乐就在各种不同的旋律中潜移默化地开启着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积极向善。

音乐是人类的财富,贺渌汀的《牧童短笛》,优美的旋律将学生带入大自然的怀抱;《亲亲红领巾》《共产儿童团歌》告诉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雄壮、高昂的旋律振奋人心。此外,音乐教材中还包含着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以及树立远大理想等德育因素,教师要在分析教材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总之,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不断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建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在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同时,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寓教育思想于日常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常永锋.基于情感体验的小学音乐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96-97.

苏丹.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课堂中贯彻学科德育教育之探究[D].厦门:集美大学,2020.

梁小英.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J].黄河之声,2020(07):123.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以人为本小学音乐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