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透“太阳”穴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1-07-29 02:34杨宝义叶向梅王建伟王培宇夏士涛
中医药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百会血肿证候

杨宝义,叶向梅,王建伟,王培宇,夏士涛*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此病在冬春季节高发,男女比例几乎相同,男性略多,多发于50~70岁。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骤,一般发病的症状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伴有恶心、呕吐,多数患者还有躁动、嗜睡或昏迷等症状[1]。脑出血一旦发生,就需要系统的治疗,因为脑出血对神经系统破坏较大,还可以引起很多的并发症,例如在血压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血肿量可能进一步增多,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言语和肢体活动障碍等[2]。目前,针对此病的治疗多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微创手术的操作比传统术式简单,并且可以避免传统术式创伤大的缺点,显著抑制患者的血肿再扩大,改善神经功能[3]。研究表明,越早采用针灸干预,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近年来研究表明,针刺在高血压急性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4]。本研究采用透刺法“百会”透“太阳”穴头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此针法主要作用在百会、太阳穴区, 在头部贯穿顶、额、颞三区, 形成了百会-承灵-悬厘-太阳穴的一穴区贯穿多穴的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了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出血部位:基底节36例,小脑13例,丘脑8例,脑叶7例;出血量(35.21±6.18)mL;年龄58~72岁,平均(65.78±12.3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9例;出血部位:基底节 35 例,小脑 12例,丘脑10例,脑叶 7例;出血量(36.01±6.42)mL;年龄57~73岁,平均(66.12±11.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具体情况见表1。本研究已经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诊断标准

所有纳入的128例患者均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相关的诊断标准[5]。(1)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2)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3)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4)经CT、MRI 检查确诊;(5)血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Pa)。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50~75岁;(3)血肿量范围:30~60 mL;(4)出血没有破入脑室;(5)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6)发病均为单侧血肿,且未形成脑疝;(7)在发病后均接受微创术治疗;(8)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外伤性脑出血者,脑干出血或小脑出血者,出血量超过60 mL者,病人意识出现重度昏迷者,瞳孔散大者;(2)入院时病人已经并发呼吸和循环中枢衰竭者;(3)颅内动脉瘤、肿瘤内出血、颅内血管畸形破裂引起的颅内出血者;(4)伴有智力障碍者以及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5)拒绝进行临床研究患者,未按照要求提前出院者;(6)病人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性肾功能衰竭者;(7)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8)无法或不愿意配合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首先进行头部CT定位,将重要血管和功能区避开,进行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再选择电手钻将微创针穿刺至血肿腔内,手术时间15~30 min,手术结束后放置引流管。

手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护理,包括降颅内压、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定期进行头颅CT复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吸氧和吸痰,并且时刻关注血肿引流量情况。同时要维持水、电解质及营养平衡,给予预防出血、感染和降低颅内压等基础治疗。

1.5.1 对照组

手术结束后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454,10 mL/支,2支/盒)静脉滴注,20 mL/次,每日1次,连续治疗28 d。尼莫地平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275规格:每支20 mL/4 mg,2支/盒)静脉滴注,40 mL/次,每日1次,连续治疗28 d[6]。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百会”透“太阳”穴头针治疗。患者卧位,75%酒精常规消毒,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40 mm(1.5寸,苏械注准20 162 270 970)华佗牌针灸针,取患侧百会透太阳穴 。针刺方法:自百会至太阳穴区, 分段沿皮刺入4针, 采用快速进出针、快速小捻转间断针刺方法首先垂直刺入皮下, 达帽状腱膜下, 再以15°方向沿皮轻微、快速、不捻转刺入25 mm,快速捻转200 r/min,5 min,间隔5 min,重复3次,共计30 min。治疗6 d,休息1 d,共28 d。

1.6 观察指标

1.6.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NIHSS是目前世界上较为通用、简明易行的评价急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量表[7],可以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包括11项评估项目,各个项目计分为3~5个等级,总评分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受损越严重。

1.6.2 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制定[8],共观察神昏、失语、面瘫、肢体瘫、二目上吊、瞳神异常、抽搐、二便自遗、脉微欲绝9项,每一项无、轻、中、重,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总分27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重。

1.6.3 血清HSP和TNF-α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人热休克蛋白(HS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于入院时和治疗28 d后,抽取静脉血5 mL,1 000 r/min离心10 min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分离,然后采用TNF-αELISA试剂盒(合肥莱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人热休克蛋白(HSP)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测定HSP和TNF-α的含量。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NIHSS评分为(18.89±3.50)分,对照组为(19.02±3.22)分;治疗28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为(9.86±3.01)分,对照组为(12.30±2.94)分;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患者 NIHSS评分比较分)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9.98±3.95)分,对照组为(20.30±4.12)分;治疗28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1.26±2.96)分,对照组为(14.28±2.85)分;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患者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血清HSP和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血清HSP为(2.01±0.96)g/L,对照组为(1.98±0.84)g/L;治疗28 d后,治疗组血清HSP为(17.25±1.98)g/L,对照组为(6.63±1.20)g/L;两组治疗后血清HSP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HSP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TNF-α为(45.02±3.02)pg/mL,对照组为(44.95±2.84)pg/mL;治疗28 d后,治疗组TNF-α为(32.64±2.03)pg/mL,对照组为(40.55±2.51)pg/mL;两组治疗后TNF-α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TNF-α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患者血清HSP 和TNF-α水平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血压增高,血压在增高的情况下,会造成脑底的小动脉管壁发生纤维样、玻璃样变性,也会出现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这些病理性变化会降低血管壁强度,造成局限性的扩张,最终形成动脉瘤。在情绪激动、过度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造成动脉瘤破裂,最为多见的是豆纹动脉破裂,其他还有丘脑膝状动脉破裂、丘脑穿通动脉破裂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破裂等[9-11]。由于脑出血在颅内具有一定的占位效应,所以脑出血出现以后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以及血肿对周围正常脑组织进行压迫,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从而造成脑水肿,释放更多的炎性介质,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缺血性脑损伤[12-13]。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脑出血属“中风”范畴,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14]。此病患者大多年纪较大,体质虚弱,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力倡“非风”论,认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机实质。李中梓明确将本病分为闭、脱二证,而清代叶天士明确以“内风”立。针对上述病因病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予以透刺法,“百会”透“太阳”穴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平衡阴阳、散瘀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头穴透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于一般的一经一穴治疗, 而是跨多穴、多经。百会、太阳穴区, 在头部贯穿顶、额、颞三区, 形成了百会-承灵-悬厘-太阳穴的一穴区贯穿多穴的特点, 并且跨越督脉、足太阳、足少阳三条阳经。三条阳经循行从头至足, 纵贯全身, 具有通调一身之阳气的功能。督脉上行入脑, 为阳脉之 海, 为一身阳气之所聚。

热休克蛋白是人体内的一种保护性蛋白,正常情况下在人体内少量存在,但在人体出现问题时,会被大量合成,从而帮助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15-16]。TNF-α又称恶液素,可诱发机体发生恶液质。TNF也是一种内源性热原质,引起发热,并诱导肝细胞急性期蛋白的合成。TNF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或导致血管功能紊乱,使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17]。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可以显著升高HSP,降低TNF-α,减轻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百会血肿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电针“百会”“腰奇”对癫痫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基于云服务的成人远程协作项目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