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索

2021-07-29 01:32林琳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案诗歌教师

林琳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教学在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今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步入了困境。在信息时代,使用大数据进行古代诗歌教学探索和创新,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我们要认清大数据的特征和影响,将其巧妙地运用于教学。

一、大数据对中国古代诗歌教学的影响

大数据指借助信息技术捕捉、管理和处理的,以数量庞大、种类众多、时效性强为特征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总称。“大数据”是一个集群概念,也是在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多种传感器广泛应用基础上出现的信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数据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各种数据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信息技术、网络的兴起,为信息分析、查询、处理提供了便利,也促使结构化数据的产出速度不断加快。大数据具有流程优化、高增长率、多样化等特点。大数据的主要作用是借助新的信息处理方式进行资料收集、信息分析,进而实现新数据的多样化增长,为发掘、决策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古代诗歌具有文字凝练、语言优美、言简意丰等特点。在大数据支持下,一些网站建立了古典诗词数据库,各种诗词教学资源、交流平台层出不穷。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大数据优势,收集各种可用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依托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以此促进中国古代诗歌教学。

二、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一)利用導学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导学案是一种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教案。教师在课前预习中利用导学案为学生指出读、思、学、做的方向,使其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做好学习新课的心理准备,为提高听课效率提供保障。大数据在数据采集、资料加工和整理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设计古代诗歌导学案时,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采集各种数据、资料、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归类整理,将可用的信息组合到一起,精心制作导学案,以备学生课前预习使用。如在教学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课件、名师教学视频等素材,围绕知识点的学习和问题探究设计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指出这首诗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掌握咏史诗的基本特征与鉴赏方法,体味诗中蕴含的深沉情感;诵读、精读诗歌,借助资料了解杜甫与王昭君的生平经历;赏析杜甫诗歌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之后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设计问题,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学习。教师将大数据用于导学案制作和课前预习中,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整体感知,促使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史上最灿烂的一页,诗歌特点决定了诗歌教学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创造性。课程改革要求古代诗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本研读、感悟和拓展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超文本化、内容丰富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借助丰富的内容对课堂进行创造性的拓展和补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李商隐的《马嵬》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政治讽喻诗的特点和诗的主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阅读一些著名的政治讽喻诗,如《诗经·硕鼠》、刘禹锡的《金陵怀古》、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总结政治讽喻诗的特点(短小、犀利),看作者是如何借古讽今的。为了让学生了解《马嵬》的主旨,教师可以利用PPT讲述李商隐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分析晚唐风雨飘摇的政治局面、内忧外患的处境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唐明皇这个荒淫乱国者持痛恨、嘲讽态度的原因,然后分析晚唐讽喻诗大量出现的原因。这样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重新审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佳话”,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三)创设教学情境,彰显诗歌魅力

中国古代诗歌在表情达意上非常含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进入诗歌营造的深邃悠远的艺术意境。在“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是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有内容丰富、超文本、网络化、交互性、多样性等特点。教师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借助丰富的图文影像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爱上学习。所以,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大数据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个体认知和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与作者、诗歌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魅力。如在教学《短歌行》时,基于诗与歌的密切关联,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央视《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中的歌曲《短歌行》片段,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乐美,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为了促使学生理解诗歌蕴藏的情感,让学生把握诗歌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一起诵读诗歌。在诵读诗歌时,可以选用舒缓沉郁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深切体会作者沉雄勃郁的心情。巧用数字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可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让学生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四)借助学习平台,开展课后自主练习

学习能力是个体成才必备的本领,学生只有掌握学习能力,才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获得终身发展的本领,实现全面发展。此外,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关注学习过程,增强教育的实践性。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教师仅依靠课堂开展诗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学习,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鉴赏中积累诗歌知识。所以,古代诗歌教学需要解决静态课件设计与学生动态学习需求的矛盾,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数据跨时空共享成为可能。如今,许多网站都有自己的资源库,许多学校也在校园网、学习平台建设上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以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关于《锦瑟》的主题,前人有诸多争议。有人说它是一首爱情诗,是李商隐在令狐楚家时与其丫鬟产生私情,为怀念那段感情而作;有人说它是一首咏物诗,只是单纯地为了锦瑟这种乐器而作;还有人说它是一首悼亡诗,锦瑟“一弦一柱”皆有断弦的可能,而“断弦”就是丧妻之意,所以这首诗是作者为了纪念亡妻所作。当然,也有人说它是政治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网络学习平台、知识库中搜集资料,针对诗的主题进行探究,并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互动,促使其产生新的发现。

大数据给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带来了机遇,大数据技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所以,教师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探索中国古代诗歌教学的新路径,借助大数据促使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在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教学拓展上有新的突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福州市电化教育馆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索”(课题编号:FZDJ2019A21)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学案诗歌教师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比例尺(一)”导学案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