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临场感的“Vlog新闻”传播创新

2021-07-29 12:03顾熠男
传媒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受众

顾熠男

摘要:“Vlog新闻”自2019年全国两会大规模出现后,已经成为新型的热门新闻传播形态。本文基于社会临场感理论,从共存感、达意度和凝聚力三个方面分析“Vlog新闻”传播创新之处与成功原因,并尝试提出提升“Vlog新闻”传播效果的建议。

關键词:Vlog新闻 社会临场感 共存感 达意度

Vlog即视频博客,是以视频替代文字或照片,用第一人称和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表达方式与网民分享个人生活的内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此背景下,短视频内容生产井喷式爆发。Vlog受到年轻用户的欢迎,引发了极大热潮。各类“Vlog+”的媒介内容不断涌现,“Vlog新闻”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研究背景

“Vlog新闻”是以Vlog形式展开的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新兴的视听新闻形态,其叙事模式和表达风格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特别是在社会临场感方面较传统电视新闻具备其特有的优势。

1.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2019年被称为“Vlog新闻”元年。当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央视网、中国日报、江苏广电等媒体不约而同地选取了Vlog形式来创新时政报道。媒体上线的两会“Vlog新闻”数超过550个。记者“化身”为“Vlogger”,以人格化和故事化的视听叙事手段,从不同角度传播了两会信息。内容不仅包括对代表委员的采访,也涵盖采访前的准备、采访现场的记录等幕后花絮。中国日报社推出的《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江苏广电推出的《两会Vlog》等播放量均达到百万级别。2019年11月,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康辉在随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希腊和巴西时推出的7支Vlog一经发布就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这7支Vlog仅在“央视新闻”主页的累计播放量便达到9200万次;以“康辉Vlog”为关键词,新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数已超过10亿次。

2.社会临场感理论。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的Short、Williams和Christie三位学者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指在通过媒介沟通或传播的过程中,双方所能感受到彼此真实存在的程度。透过这种即时即刻、跨越媒介的共存感,传受双方之间可以产生更为密切的社会关系。社会临场感不仅需要通过感官体验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更需要通过交流与互动建立起社会关系,实现心理的在场。在沟通和传播过程中,社会临场感既源自媒介本身提供的信息,也受到沟通情境的影响。首先,不同媒介在服装表现和非语言信息(如表情变化、眼神接触和身体细微动作等)的传播上具有不同特性,而非语言信息、交谈距离和亲近性都会影响沟通状态的平衡与沟通效果。其次,受方的社会临场感随所在媒介沟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身社会化程度与情感连结强度的差异都会影响其对自己社会临场感程度的认知。

二、“Vlog新闻”传播中的社会临场感建构

“Vlog新闻”传播中的社会临场感建构主要体现在共存感、达意度和凝聚力三个构面。

1.共存感。共存感(Co-Presence)是社会临场感的基础构面,指感受对方存在的真实感。Biocca等学者发现,当沟通越接近面对面交谈的情境、传递信息越丰富时,双方越能真实感受到对方存在。“Vlog新闻”的拍摄景别和叙事视角对营造共存感起到了很大作用。

“Vlog新闻”以“自拍”为主要拍摄方式。记者甚至不再使用自拍杆,而是直接手持手机进行拍摄。近景的景别选择,不仅异于传统大屏幕出镜报道中的中景景别,也不同于一般的短视频新闻。即使在需要全景内容时,很多记者也选择保留摆放手机、点击“开始/结束录制”键及“切换前/后置摄像头”键的画面。类似于“视频通话”的画面呈现近似于现实生活中沟通交流的视觉效果,从而给观众以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感受。观众的心理体验也从早先的“他在那里给我们报道”变成了“他在这里和我说话”。

“Vlog新闻”的叙事视角沿袭了小屏长直播常用的内聚焦叙事(亦即限知视角),与传统大屏幕出镜报道通常采用的零聚焦叙事(全知视角)和外聚焦叙事(纯客观视角)有较大差别。这种叙事视角既非洞察一切,也非纯粹客观,而是以个体的视角来描述报道对象,为观众解读信息。观众则借助记者的视角,一起体验报道现场、观察报道对象,并接受记者对信息的解读。比如,在《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第二集,记者彭译萱通过房间导览的方式介绍人民大会堂内部环境,在拍空镜头时让自己的行走脚步入境,都是Vlog的常见玩法。此外,她还把联系目标代表委员、邂逅其他代表委员和被拒绝采访等过程一一顺序呈现,不仅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感,还改变了观众旁观者的身份,随她一起体验采访过程、产生情绪波动,从而提高了参与感和共存感。

2.达意度。达意度(Mutual Understanding)指对对方表达的想法与概念的理解程度,既包括信息传递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包括情绪的传达度与接受度。在沟通和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不确定性越低、准确度越高,就越能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想法与概念,所产生的社会临场感就越强。如面对面交流时,可以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修正或补充表述不清的想法。而更高阶的层次是传达情绪和感受对方的情绪,这需要通过非语言方式实现,如表情、贴图等。

话语风格是区别不同场域的重要标志,影响着场域间的沟通交流,强化着场域的自我认同和不同场域间的区隔。我国时政新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联播体”“新华体”在互联网场域中的吸引力不断减弱。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互联网原住民”的话语习惯更具个性化风格。Vlog因为以第一人称视角切入,其语言表达也多传达感受性信息。活泼明快的话语风格接近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取代了传统时政新闻高度概念化、带有浓烈宣传意味的话语体系。“有意思”的意义和“接地气”的价值,让网民,尤其是年轻受众更易理解和接受。

此外,“Vlog新闻”还利用大量的贴图、表情、背景音乐和特效等元素传递情绪信息。《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首集就出现了三次贴图:当表达两会是“中国最重要的会议”时出现的感叹号贴图、当记者表达第一次采访两会“超级激动”的心情时所配的愛心贴图和当记者向她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讨教两会报道经验时出现的表达崇拜的“星星眼”。三个符合记者少女、“菜鸟记者”的身份的贴图,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也恰到好处地传递了记者在报道中的实时情绪。

3.凝聚力。双方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对方影响或者产生相互依赖。由此建立起的联系与关系就是凝聚力(Group Cohesion),这是社会临场感最重要的构面。“Vlog新闻”通过事实上的互动和记者表达中的互动感建立与观众的连接和凝聚。

康辉在他的第一支Vlog中,把“Vlog”读作“微唠格”(/vi-log/)。关于“Vlog”的读音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讨论和争议。随后,他在第二支Vlog开头做出回应,不仅把读音改成了“唔唠格”(/vlg/),还主动问观众“这次我的读音对了吗”。这种符合互联网特性的回应方式迥异于观众对央视的既有印象。观众亦给予了积极的回馈,不仅推动“康辉:这次我读对了吗”话题冲上热搜,还在评论区纷纷“催更”。他们主动分享、转发带来的二次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康辉Vlog的影响力。清华大学教授彭兰指出,连接是互联网的特性,也是互联网产生巨大价值的原因,而在互联网实现的各种连接中,核心是人与人的连接。改变传统新闻报道的单项传播性,尊重并满足观众互动和讨论的欲望,是建立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Vlog新闻”中,记者还致力在传播内容和语言、非语言的表达中营造互动感。《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每一期的开头都设置了具有互动性的话题,如“穿什么才能看起来不像是第一次参加两会”“代表和委员一定要追吗”“在两会会场的外国人究竟在干什么”“怎样制作一个两会爆款视频”等。在这类切口细微、贴近生活的设问中,记者彭译萱用对话的话语样态将后续内容一一展示、娓娓道来,其中,既体现了作为记者的严谨态度,也不失少女的活泼可爱。这种特有的亲和力和“网感”容易使受众对她产生充分的信赖感和凝聚力。此时再把话题逐步归结到“两会”的大主题,自然消解了传统权威播报造成的压迫感,提高了互联网用户的接受度。

三、“Vlog新闻”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提升“Vlog新闻”传播效果可以从有声语言表达的人格化和传播社群的打造与运营两方面着手。

1.有声语言表达的人格化。当前,“Vlog新闻”创作主体多由传统电视的主播和记者转型而来,其有声语言样态依然难以摆脱传统电视新闻高雅庄重、平实正规的话语体式,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播报”痕迹。这种话语体式更适合解读与传达客观信息而非体验与情绪,与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受众有着天然代沟。有声语言样态朝人格化的方向转变,才能充分发挥Vlog的临场感,使受众感受到“人”的存在,而非只有信息点。要做到有声语言表达的人格化,创作主体首先要从心理上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一个“博主”或寻访者,而非报道者、主持者;其次要把自己的行为由新闻事件的介绍和报道转变为日常生活的发现、感受和分享;再通过轻松自在、对话式的语体,加之以个性化的表情与语言增强感染力,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2.传播社群的打造与运营。新媒体传播中,社群带来的传播影响力是巨大且持久的。康辉Vlog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诸如“粉了粉了”“我竟然开始追央视了”“希望央视boys可以官宣出道”的评论。此时,央视新闻的品牌形象已经从抽象概念具体化为鲜活的个人形象。这一形象作为主持人里的“顶级流量”拥有大量粉丝。为粉丝建立社群是加强连接、强化认同的最佳手段。社群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模式,而“Vlog新闻”全景式的观察与被观察又能为社群带来大量可供讨论的素材。在集体的评论、分享甚至吐槽中,受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也随之形成,从而实现了更强的受众黏性和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在“Vlog新闻”的传播实践中,通过话题设置与引导,普通受众和专业受众都可以为新闻生产提供素材,从而形成UGC(用户原创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新模式。比如,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的“两会夜归人”话题,面向全网征集相关Vlog,吸引了大量记者同行和网友参与其中。总之,如何利用好社会临场感这一优势,调动受众愉悦情绪从而使受众产生更强信任感,是“Vlog新闻”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路径。

作者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表演学院讲师

本文系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路径和手段”(项目编号:YYNL20191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Cui,Lockee,Meng.Building modern online social presence[J].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2012(17).

[2]Lee.Electronic Mail as a Medium for Rich Communication[J]. MIS Quarterly,1994(18).

[3]Biocca,Harms.Defining and Measuring Social Presence[J]. ISPR Presence Conference,2002(517).

[4]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02).

【编辑:沈金萍】

猜你喜欢
受众
受众认知与品牌标志设计关系研究
新媒体商业广告的受众行为研究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抖音短视频的受众研究综述
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研究
基于HMD的VR影像特征及视觉体验研究
融媒体生态下广播与受众共赢发展的路径思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自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聚合”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