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媒介技术 规范网络文学发展

2021-07-29 12:00吕稳醒韩金森
传媒 2021年14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作品大众

吕稳醒 韩金森

文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优秀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是永恒的时代话题。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发展相融合,创新了文学创作与传播的方式,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学带来了诸多挑战。正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文学发展的现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交互性的优势,促进文学健康科学发展,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文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文化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由李灵灵编著的《新媒体与中国网络文学》一书,以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勾勒出了新媒体与多元文学的交融格局,为读者探索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与传播方式,促进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启发。

把握网络文学发展机遇。以往的文学传播方式主要依赖于出版社的批量出版,以纸质典籍的方式供读者阅读。其不仅在出版时间上受制于相关过程,更受国别文化的影响阻碍文学作品在空间上的交流传播。新媒体技术创新了文学传播方式,借助互联网便捷高效的传播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创造了诸如自媒体、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方式,使读者通过线上方式进行阅读,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受众群体,改变了文学作品依赖于纸质载体的传播模式,拓宽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提升了传播效率,也就是说,新媒体技术交互性的优势拉近了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大众对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评价参与感不强,传统文学的价值评判则主要集中于文学奖项评比和少数文学精英手中。新媒体技术的加入使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能够同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能够清晰地认知和评价两种文学作品。大众在网络平台阅读传统文学作品的同时,可以合理发布自己的观点看法,其点击率和评论内容将成为作品评价的重要依据,这尊重了大眾的选择权和表达权。

正视网络文学发展存在问题。网络虚构文学以新颖、玄幻的题材吸引着新一代年轻群体,为了追求新意,甚至对传统文学片段进行解构和篡改。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网络虚构文学抄袭模仿泛滥,原创不受重视。一时间,网络虚构文学成为追捧的热点,大量题材雷同的作品不断涌现,网络文学作品市场繁杂无序,作品价值含金量持续走低。这不仅加大了文学作品的监管难度,也忽视了对原创者的尊重,打击了优秀原创作者的积极性,影响了受众的审美情趣。二是网络阅读的浅显化,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创作意义。网络平台浏览方式的简易性和自主性,为大众带来阅读便利的同时,也让网络文学作品的创造者摸清了大众的审美偏向。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些作者会专门设置刺激性和冲突性较强的故事情节,用娱乐化、游戏化的作品增加读者的阅读快感,单纯追求文学作品的点击量和盈利性,完全忽视了文学作品精读的重要意义。三是网络言论的繁杂性影响文学的发展。网络不当言论极易扭曲大众的价值观,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歪曲解释和恶意评价,掩盖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内涵,阻碍其传播进程。

探索网络文学创新路径。网络虽然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但是文学作品的发布应该受到严格的监控。一是加强网络环境监管力度,过滤不良文学作品。对于不良作品,网络平台应加大惩罚力度,提高文学作品审核标准,制定文学市场运行规则,组建定点审核专业队伍,做到实时监管和周期巡查,维护文学网络环境整齐有序。二是利用新媒体技术维护原创作者合法权益。原创作者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来源,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网络原创大赛,设立比赛专用模块,采用视频直播或录播方式,加入大众评审环节,使比赛在大众监督之下公平公正地进行,以进一步提升作者的原创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平台应充分尊重作者意愿进行作品发布,加强网站技术保护,防止作品版权被盗。三是设立专业性文学网站,规范文学作品发布平台。网站是网络文学传播的载体,专业性的网络文学网站能够保证作品发布的质量和权威,也能进行文学作品的科学分类,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指引和互动专区。

该书通过对现阶段文学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从理论高度与实践维度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发展的有效融合模式,以期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文学作品大众
大众偶像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调查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