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新空间,新营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层装配式“摩天工厂”设计实践

2021-07-30 07:54樊则森李文李新伟
世界建筑 2021年7期
关键词:层高生物医药跨度

樊则森,李文,李新伟/

1 新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经历了“世界工厂”的历史性辉煌以后,正在逐步进入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时代。其主要特征在于从传统的工业企业转变为高新技术驱动,数字化、智能化、高附加值的新型科技创新型工厂。在此背景下,湾区各主要城市纷纷挖掘城市产业空间,为新产业落户发展提供载体平台。深圳在“十三五”时期,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布局“互联网+”、智能制造发展多重机遇,加强了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的建设。

创新载体服务包含3 类制造业务:

(1)智能制造。主动顺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跃升。

(2)绿色制造。推行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制造模式,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厂房,优先选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应用绿色技术、绿色材料、绿色工艺开发生产绿色产品,主动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型。

(3)新型生物医药产业,以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为主,集研发、孵化、生产为一体,重点发展高端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总部、生产制造、企业孵化和支撑服务等产业功能。

2018 年5 月,深圳出台了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深圳市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管理规定》。按照规定,只通过提高88km2存量产业用地的容积率,就可为深圳增加1.6 亿m2的产业空间,解决产业发展空间紧缺的难题。

新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建设需求,给了建筑师新的业务机会,笔者有幸参与设计建造了其中的几个项目,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2 新空间

2.1 需求调研

建筑师业务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摸清业主需求,因此,在设计工作之初,我们主要通过考察、调研、访谈、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新空间”的基本需求并编制需求表(表1-4)。

表1 生物医药类厂房设计参数

表2 医疗器械类厂房设计参数

表3 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厂房主要设计参数

表4 精密仪器类厂房设计参数

2.2 空间策划

空间策划以需求调研为基础,以整体统筹和系统优化为方法,以建筑空间使用效益最优为目标,通过建筑师的专业归纳,最终形成如下新产业空间的策划要点并得到业主批准,新产业空间的策划要点为:

(1)面积大:标准层面积,以3000 ~4000m2为宜,首层尽量做大面积,宜不小于10,000m2,如果要建设生产线,则生产线长度不小于70m;

(2)空间高:首层净高需求不小于6m,宜做到8m;二层以上产业空间层高宜不小于6m,研发办公楼层层高宜为4.5m;

(3)荷载重:有生产线的楼层荷载要求较高,基本为2 ~2.5t/m2;

(4)流线畅:产业空间必然存在工艺和流程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往往通过线性的平面流线来得以满足。因此,从原料卸货到产线,再到产品出货的流线组织对产业空间设计尤显重要。卸货出货建议统一设置装载平台;

(5)立体:不同于传统低多层工业厂房主要在平面范围内布置生产线,新产业用房不仅要考虑平面流线组织,而且要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组织生产流线。垂直交通需配置货梯,货梯载重一般需要2 ~3t,客梯可参考办公楼客梯相关指标设置;

(6)集中:竖向交通及配套设施宜布置在外侧,留出集中的内部空间便于布置产线;

(7)独立:各层宜独立,宜依据入驻企业权属关系独立分区。无需中央空调,需预留空调位和分区独立空调;

(8)多变:由于此类空间多为政府投资平台持有,主要业务方向确定。但由于入驻企业尚未明确,对于具体的企业空间需求并不确定。为此,需要提供柔性可变空间,使之能够满足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9)零排放:入驻企业均应承诺无废水废气排放,少部分有废渣,由企业自行处理;

(10)功能复合:“摩天工厂”并不等于“100m的工厂”。由于大部分制造企业只能接受6 ~7 层以下的楼层,因此,一般在7 层以下安排生产型工厂,7~10 层为实验研究型工厂,10 层以上主要为研发和实验功能,主要功能为科研产业用房;

(11)水电要求:用水量不大,正常供水即可。由于大型仪器较多,用电量较大,正常工业电压380V 即可。但对电压稳定要求较高,最好有备用电路;

(12)防火要求:产业用房对防火等级要求不是特别高,丙级以上即可,少部分企业(如新能源电池)需乙级以上。鉴于国内目前尚无高层工业厂房相关防火规范,建议编制并进一步规范;

(13)装修标准:厂房以毛坯为主,由入驻企业自行装修。公共部分宜采用工业化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以干法装修的方式进行装修。

2.3 设计应对

建筑师是空间的艺术家,其工作主要就是研究各类空间,并使之适应于各种需求。针对以上特点,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产业空间需求,更好地支撑新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了“柔性厂房”的概念。高层柔性厂房裙房部分可达10,000m2,标准层面积控制在3000m2以上,满足高层厂房防火规范和疏散距离的要求。柱网尺寸宜选择长短跨配合(本案例为12.6m×8.4m),层高6m 以上,尽量满足高科技工厂生产工艺的空间需求(图1)。最大90m 的垂直折叠生产线需求(图2)。可根据需求,将任意一层改造为高货架仓库,满足个别生产工艺对于来料或成品存储的需求(图3)。

图1 生产空间示意

图2 立体生产线示意

图3 空间扩容示意

柔性厂房还可以在底层裙房部分,通过设置最缓1:15,最大转弯半径12m 的旋转坡道,满足小型货车上楼需求。

3 新营造

新的产业空间楼层高、面积大、荷载重、柱跨长,如果采用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造方式,需要高支撑、满堂架,还有大量的木模板、外架、抹灰等“拖泥带水”的施工作业等。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而且往往伴随较大的安全风险。应该用少支模、免外架、免抹灰、少焊接的新型建造工艺来代替,从而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建筑垃圾排放、提高建造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和性能。目前,较为成熟的工业化建造技术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等。如何进行设计选型,必然是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们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常规设计中的结构选型,多从工程成本方面来进行判断。往往落在材料用量和价格上,最终以“用钢量”作为关键指标,决定各种技术措施的优劣。在工业化新型建造方式下,必须抛弃固有的“路径依赖”,不能仅仅用单一指标作为决策依据。需要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分析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此,我们以系统最优为目标,尝试着对结构系统的选型开展对比研究(表5)。

从表5 可知,如果仅依据材料价格,选择现浇混凝土框架最优;而增加施工措施费参数后,则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选型最优。综合评估与单一指标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可见,系统分析方法对工程建设的科学决策至关重要。

表5 3 种结构选型对比表

3.1 系统分析

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物质和精神、科技和人文、形式和功能等诸多方面。工业化建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的建造方式,需要探究建筑材料、设备等的组合关系,回答这些物质如何建构成一栋建筑 。因此,我们在研究建造时,更多地以“物”为对象。

图4 “汽车上楼”示意

系统工程是研究系统最优化的工程技术,工业化建筑的系统设计仅知道系统构成还远远不够,如何实现“最优化”?是建筑师需要关注并解决的头等大事。我们在研究“摩天工厂”的结构系统时,通过前面的设计应对,已经基本确定了高层新产业空间的构成要素。即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预应力空心楼板组成高层厂房的主体结构。但是,尚未研究清楚“新空间”的跨度、高度及装配方式,尚未清晰地判断其优劣。此时,由建筑师牵头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设计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多专业紧密协同,采取条件预设、模型计算、对比分析、材料用量、施工成本、综合评价等分析评价方法来辅助决策,力求找到工程建设的“最优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分析,拿出“最优化”的系统设计。不同于结构专业的结构计算,此类基于系统优化需求而进行的计算,主要立足于材料、工艺、人力、效率等的技术经济测算,其目标始终聚焦于“整体最优”。

为了通过系统优化有效控制好建筑成本,我们研发实践了一套“摩天工厂”工业化建造系统解决方案。由于工程尚在实施过程中,且“柔性工厂”的机电和内装两大系统现阶段尚待入驻企业确定之后才能确定,目前的设计工作主要是围绕结构系统和围护系统来开展。因此本研究重点聚焦于结构和围护两大系统。

3.2 结构系统设计及优化

3.2.1 条件预设

“摩天工厂”结构高度一般为100m 以内,为满足各类高科技工业厂房的空间要求,要求为不小于纵向6 跨、跨度8m 的框架结构。结构系统拟选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预应力空心楼板为主要结构构件,进行装配化施工并组合成框架结构体系。预设横向跨度、建筑层高、荷载3 个变量并模拟分析其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图5)。

图5 厂房空间跨度分析

变量1,横向跨度,5 种,分别为:8m,12m,13m,14m,15m;

变量2,建筑层高,3 种,分别为:6m、8m、10m;

变量3,荷载取值,2 种,分别为:6.5kN/m2、8kN/m2。

通过计算分析,在3 种控制变量的24 种不同组合条件下,结构位移角、位移比、周期比等指标均可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布置在合理区间。随着层高越高,结构刚度越小,层间变形越大。分析表明跨度对结构刚度影响较小(图6),减少跨数,加大跨度能确保总体结构安全。

图6 不同参数对比图

3.2.2 对比分析

3.2.2.1 材料用量

预设了柱网尺寸8.4m×8.4m 和8.4m×12.6m和建筑层高4.5m 和6m 两个变量,并进行模拟分析(图7)。

图7 两种预设的平面轴网及层高对比

通过对比可见,跨度与钢材用量成正比:随跨度增加,钢材用量上升;层高与钢材用量成正比:钢材用量随着层高增加而上升。通过代入工程量信息,计算出不同跨度和高度的建造成本,作为系统优化的依据(图8、9,表6)。

表6 用钢量对比表

图8 基于跨度的用钢量曲线对比

图9 基于层高的用钢量曲线对比

3.2.2.2 施工成本

(1)吊装成本:面积相同情况下跨度较大的模型吊次较少,即吊次随跨数减少而降低,增大跨度可缩减塔吊所涉及的人工费、机械费及相关税金、措施费等;

(2)焊接成本:跨数低时节点减少,相应焊点数量降低,所需人工减少,可降低相应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税金、措施费,并可缩短工期;

(3)运输成本:材料总件数减少可减少相应的材料运输、放置、看管及相应的土地租赁费用。

(4)措施成本:为了实现安全文明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撑、保护等工程措施,根据设计要求可测算出不同措施的成本。

3.2.3 综合成本

将上述所有成本综合起来,构成综合成本,其内容包含:用钢量、混凝土用量和主要受影响的施工成本(吊次,人工、场地、塔吊及相关措施费及税金);

(1)长向搁置空心板:经模拟测算,跨度8.4m,层高4.5m 时单价最低,设为A 元;跨度不变,层高变为6m 时为A+170 元;跨度12.6m,层高4.5m时为A+140 元;跨度12.6m,层高6m 时单价为A+270 元 ;标准楼栋跨度12.6m 建造用时138 天;较跨度8.4m 建造节省用时22 天;

(2)短向搁置空心板:跨度8.4m,层高4.5m时单价最低,为A 元;经模拟测算,跨度12.6m,层高4.5m 时为A+170 元;当跨度12.6m,层高6m时单价为A+300 元 ;

3.2.4 运营收入对比

对意向入驻的企业进行调研摸底,80%的意向入驻企业均选择12.6m 跨度,6~10m 层高的新产业空间。并愿意为此多支付10 元/m2的月租金。虽然主体结构建造成本增加270~300 元/m2,但建造效率提升15%,运营收益每月提高10 元/m2。从整体最优的角度来分析,虽然结构跨度增加和层高增加会提高材料用量,提高了造价。但是运营收益较高,能在3 年内实现成本增量的回收。最终,经业主决策,选取了8.4m×12.6m 的柱网和标准层6m 层高作为柔性厂房的推荐尺寸。

通过系统分析及优化,我们可以确定设计选型:采用长向搁置空心楼板方案,短跨8.4m,长跨12.6m,层高6m,单方造价增加270 元,月租金提高10 元/m2。

3.3 围护系统设计及优化

在较早的两个项目中,围护系统更多考虑建筑形式的需要。以生物医药基地项目为例,主要采用“金属幕墙+玻璃幕墙”组合的围护系统,在建造阶段无法实现免外架施工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总结生物医药基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了装配式预制PC 外墙,用于代替传统幕墙,不仅实现了免外架施工,而且让建筑外墙更耐久、更经济、更美观。

但是,应该看到,围护系统不仅只有美观功能,功能需求应该是其重要的设计出发点,对新型产业空间而言,围护系统除了隔热、防水和防护等传统功能外,还需要考虑入驻企业加装空调、空气净化和环保设备等的需求,这些都是“柔性厂房”需要考虑的内容。为此,在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设计中,我们建议采取“设备环廊”的方式来应对,所谓“设备环廊”,就是通过了解工厂可能需要的各类设备(如空调室外机等)几何尺寸、设备参数和安装方法。结合设备安装需求提供扩展空间,并结合悬挑外廊,辅之以穿孔铝板及竖向遮阳板等,提高外立面遮阳效果。在不布置室外设备的部位,可设置外立面绿植增强防风及降噪性能,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图10)。

图10 带“设备环廊”和绿植槽的围护系统设计

4 案例简介

4.1 坪山生物医药加速器项目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东临金联路,南临金辉路,北临聚青路,南临临惠路;项目共有14 栋单体建筑、其中2 栋综合楼研发用房、12 栋无污染厂房(图11-13)。经济指标见表7。

图11 坪山生物医药加速器项目功能分析

图12 生物医药加速器园区鸟瞰

图13 生物医药加速器园区街景

该项目是已有生物医药加速器项目的二期扩建项目,包括医药器械研发生产和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两大功能,小高层部分为研发厂房;高层及超高层部分为研发办公、职工宿舍及酒店。

4.2 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项目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坪山区金辉路与秋田路交汇处东北角,是深圳坪山吸收、引进国际先进新能源汽车头部研发、制造创新机构的重点工程。其中一栋100m 共计17 层的“摩天工厂”是目前在建最高的工业厂房建设项目(图14-16)。经济指标参见表7。

图14 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鸟瞰

图15 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街景

图16 “摩天工厂”

4.3 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坪山区锦绣东路与荣田路交汇处东北角,是深圳在疫情后,为强化深港两地的生物医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创新而打造的联合产业创新空间(图17、18)。经济指标参见表7。

图17 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园区立面

图18 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园区街景

表7 案例经济指标

图19 构件单元模型

图20 环廊栏板

图21 环廊栏板

图22 环廊栏板

图23 3种环廊栏板组合出多变的立面形式

图24 环廊栏板组合效果(1 -24 图片来源: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EPC工程总承包设计项目)

5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不同于传统工业,其生产物、生产工艺和供应链特点具备“工业上楼”的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新空间的需求,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新建筑类型。这种新空间除了层高高、面积大、荷载重外,还应该满足多功能复合、柔性可变的空间需求。高层工业厂房适宜于采取工业化新型建造方式来建设,新的营造方式可以少支模、免外架、免抹灰、少焊接,能够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建筑垃圾排放、提高建造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和性能。在设计选型时应从系统最优的角度进行统筹谋划,实现最佳效益。□

猜你喜欢
层高生物医药跨度
房屋买卖合同中层高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大跨度钢结构连廊设计分析
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桥设计研究分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大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