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辫不“脏”

2021-07-30 17:45邓晨
看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非裔辫子原住民

邓晨

还记得多年前,我在发廊第一次尝试脏辫发型,理发师和助手把我的头发成束揪起,然后狠狠扭转,直到我的头皮因被旋紧而发疼。他们在每一缕发束浇上烫发剂后,用锡纸包裹起来烘烤,最后“烘焙”出一条条粗壮的“小蛇”。我在紧绷的头皮上,体验到一种奇异的生命力。顶着一头“小蛇”的我,有几个月经常接受好奇的目光探询。

说起来,脏辫空有“辫”之名而无其实,它不像真正的辫子是编成的,而是靠发丝相互卷曲,纠结成拆分不开的状态。比较直的头发若要如此“难分难解”,就需要人工刻意拧转。

从前,这种发型多半出现在头发卷曲的非裔身上,或长年流浪的印度苦行僧头上。而曾为英国殖民地的牙买加,恰好处于非裔及印裔移民的交汇处,故成为现代脏辫圣地。

天生缠绕的困惑

在今天,即使是彻底直发的人都可以走进发廊,用几小时换来一头脏辫,这要归功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位女发型师桑妮亚·佩特森。她亲自到牙买加等地学艺,在1990年代研发了用直发制造脏辫的“锡纸烫”技术,尽管这种“人造”发型只能维持几个月,然后“小蛇”会随着发根的生长逐渐萎靡。

在非洲旅行或居住的中国女性,往往会见到相反的状况,也就是当地的女性对滑顺的长直发特别感兴趣。她们偶尔会提出想摸摸中国女生直发的要求。这个现象不单是出于“卷发人”对直发的好奇与羡慕,其实也是因为她们生活在某种“直发霸权”的阴影中—认为高加索或东亚人种比较直的头发才是美的。但这也是许多非裔近来兴起“回归自然卷”潮流的原因。

从生物学角度,对于直发与卷发的区别如何产生,有许多推测。一种说法是卷发更加蓬松易于散热,更大的体积便于遮挡阳光,夏天也不易被汗水黏在皮肤上。而贴合性强的直发,更适合在寒冷气候中保暖。欧亚大陆的人类受寒带、温带地区气候影响更甚,因此适于直发。

日本武士的地中海式“月代头”

日本女子的“高岛田”发型

这样的假说虽然貌似成理,但在遗传基因的层面上却没这么简单。基因组研究显示出,并不存在决定头发卷度的单一基因。对于东亚人群来说,有一个被称为“EDAR”的基因特别有影响,其变异导致了直发还有汗腺、乳房、牙齿的变化,这个基因大约在3万年前就出现于华中地区。而对欧洲人群起作用的则主要是“TCHH”基因,变异同时影响头发卷度、胎盘与脾脏等等。影响非裔卷发的基因除了TCHH基因外,还可能更加复杂。

人为塑造的华丽

一般来说,人们会认为东亚、东南亚国家都以直发为主流,但处理头发的方式反映出后天环境的差异。古代的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男性,为了骑射作战的便利,习惯把大部分头发剃光,只在额头、鬓角或脑后留下少数头发结成细小的辫子。日本武士的地中海式“月代头”,甚至乌克兰的哥萨克发型,也受到这种模式的影响。相较之下,由文人传统主导的汉族农耕社会就不会留这种发型。

便于打理的“辫”,更适合机动的野外生活,束缚固定的“髷”则呈现出一种严谨精致。

辫子对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男女来说是便利的。由于元代在朝鲜半岛强制推广辫发,延续到后来就是古装韩剧里妇女头上的华丽盘辫造型,而且很多妇女还追求特别大而华丽的假发“加髢”。這种由“辫”主导的发型体系,也在清初“剃发令”中冲击了由“髻”主导的汉族。

尽管中国与日本的传统女子发型都是“髻”,但它们不全是一样的。在日语汉字中,“发髻”称为“髷”。日本和服女子丰润的“高岛田”发型后部弯折的髷,还有武士“月代头”中央的发髷,都是用束带绑紧固定,形成一丝不苟的圆润外观,有点像是头盔。而汉族传统发髻的头发像是垂坠的布幔,旨在通过盘旋环绕形成特定的样式,其逻辑更类似于打个优美的花结。

卢旺达传统发型“阿玛孙祖”

发型其实隐隐反映出整个文化的心理特征。便于打理的“辫”,更适合机动的野外生活,束缚固定的“髷”则呈现出一种严谨精致,而形式灵活的“髻”体现文人仕女的审美,巨大华丽的朝鲜“加髢”则是辫发到了深宫内院中异化的“内卷模式”。这些都具体而微地体现了各种社会生活的状态。

当一个社会产生了对发型的追求,随之而来的就是技艺的竞争。江户时期日本的商业社会发达,优秀的理发师能使妇女趋之若鹜。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丛林里,胡里族部落的男性在结婚之前都要花大量的心思美发,然后由擅长法术的假发师把自己的头发做成最精美的假发,装扮的欲望驱动着发型的激烈竞赛。

直发在许多非洲国家长期受到崇尚,假发或烫直头发在非洲是笔巨大的生意。

发型就是政治

如果把毛绒蓬松的非裔卷发仔细放大观察,会发现最极致的自然卷是螺旋形旋转或者呈密集的锯齿形。卷发聚合成厚厚的绒毛可以用来塑形,或者把毛躁的头发编成不那么毛躁的辫子,并利用这些辫子创造图案。这是非裔卷发造型的基本诀窍。

虽然非裔文化在世界各地看来颇为流行,但其实直发在许多非洲国家长期受到崇尚,假发或烫直头发在非洲是笔巨大的生意。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例如在苏丹就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不再接受欧美与阿拉伯裔的“卷发鄙视链”,学着拥抱自己天生的卷发。

近年来,东非卢旺达许多青年在复兴传统发型“阿玛孙祖”。发型师利用毛茸茸的厚实卷发,塑造出在头上蜿蜒的峰棱—虽然是古老的发型,却有种科幻感。这种发型曾被比利时殖民当局压制而趋于消亡,现在代表着人们找回因殖民而断裂的文化遗产。

相比非裔感受到的“发型殖民”是来自欧洲人较直的头发,北美原住民感受到的反而是长直发被剪去的创伤。好莱坞的西部电影,呈现了他们留着长发的经典形象,却未必诉说头发被剪去的悲剧。不久前,加拿大一所前原住民寄宿学校地下发现了215名儿童的遗骸,引起了媒体再度关注北美原住民的文化如何遭受破坏。

北美原住民文化通常认为,头发代表着生命力,也代表着部落群体的身份识别。当年加拿大政府强制所有原住民儿童进入寄宿学校,凡入学都必须剪掉长发,这是消除原住民文化的第一步。

当然,反对传统发型有时也代表进步的方向。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拥抱西式发型曾是革命的趋势;20世纪初越南的革命家潘周桢,也曾倡导“剪发运动”,挑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时代迈出的第一步,就在发丝之上。

发型从来就是最切身的一种态度表达,也从来就是社会控制的角力场。或许可以说,头发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随身携带的一种媒体。

猜你喜欢
非裔辫子原住民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原住民
1/10非裔美国人身边有人死于疫情
外婆的辫子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长辫子老师教认字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最长辫子
《妈妈的辫子长又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