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中国机遇

2021-07-30 10:49骆晓昀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车路无人驾驶单车

骆晓昀

车路协同能保证复杂路况下的安全无人驾驶

2021年6月广州新冠疫情突发,在荔湾区的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区域,一辆辆无人驾驶车正载着食品、饮用水、生活物品、药品等物资穿梭在“抗疫”前线。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陈键华表示,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防疫应急工作的案例。

自2020年开始,无人配送车、无人驾驶卡车、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等各类自动驾驶车辆已进入了密集推广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长沙等地均在加速自动驾驶车辆的示范与应用。

据中金公司预测,2020年至2025年将成为我国向高阶自动驾驶跨越的关键时期,到2030年前后,有望实现城郊及城市道路的高度自动驾驶,2035年后有望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作为该领域内的前沿引领性技术,车路协同被认为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加快推进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風口已来

2021年5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发文称:继“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之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有望成为一张新名片,推动我国由交通大国走向交通强国。

梳理发现,2012年至2020年,国家共出台16项与智能交通相关的支持政策。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计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密集出台的政策,描绘出智能交通的美好蓝图,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已在风口。

黄卫认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 集技术、产业、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等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国情,统筹谋划。

1925年,一辆遥控汽车在纽约展出,让人们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无人驾驶汽车。据《纽约时报》报道,这辆被命名为“美国奇迹”的车,在数千名围观者注视下于百老汇大街上巡游,然而它先是在第六十二街失控,又在哥伦布环岛失控,最后这辆想要成为“奇迹”的汽车撞上了另一辆车。

100年后无人驾驶技术已逐渐成熟。“当前,无人驾驶领域有两大技术路径,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王劲曾任百度高级副总裁,2016年时为百度L4级无人车项目负责人。

作为“第一代无人驾驶技术”,单车智能依靠车端智能实现无人驾驶。谷歌旗下的Waymo、坚持纯视觉流的特斯拉,以及国内绝大多数无人驾驶企业,都是这一模式的践行者。“整体而言,在这方面中国单车智能技术与美国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王劲说。

王劲认为,“但车路协同是中国自动驾驶超过美国的最大机会。从国家创新需要、实际路况需求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多个角度考虑,车路协同也是最适合中国的路径。”

安全,是无人驾驶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现阶段,无论是以特斯拉Autopilot为代表的部分自动化驾驶(L2),还是在限定道路和环境条件下的无人驾驶(L4),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这些问题可以在车路协同模式里得到解决。

车路协同跳出车的局限,将目光投向路端。通过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和强大的云相结合,用“半个司机在车上,半个司机在路上”的方式,借助路侧多传感器带来的“更明亮的眼睛”、路侧边缘计算与云端中央计算结合带来的“更聪明的大脑”,实现无死角的超视距感知和全域协同,实现比单车智能更安全的无人驾驶。

2021年4月14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了以“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前沿”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

会上,科技部黄卫院士作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若干问题》主题评述报告,提出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黄卫认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集技术、产业、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等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国情,统筹谋划。既要探索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融合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也要谋划经济合理的车路通信设施建设方案。

中国机会

自主与协同融合,自动驾驶正迎来发展新阶段。如何高效地让车路协同落地,成为相关企业探索的方向。

以中智行为代表,其基于车路协同的理念,在市场存量的支撑下,探索和测试论证出“L2汽车+智能道路+5G=更安全的L4出行”的模式,既“第二代无人驾驶技术”,目前正在上海、北京、南京、苏州多地进行技术验证打磨。

“此前一些车路协同公司对路端的改造报价为400万元/公里,目前这个数字能降至100万元/公里,实现量产后会低于50万元/公里。路端改造完成后,每辆车的改造成本至少降低2万元。”王劲说。

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81亿辆,车端改造可以至少节约5.6万亿元。国内的公路使用频率很高,量化建设后智能化成本低,而路的智能化可以降低车智能化的配置和硬件成本,从而让整体的车路协同成本降低。整体成本下降的规模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

无人驾驶革命所带来的产业升级不可估量。2021年6月5日,在浙江湖州举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峰会上,业界传达出了这样的信息:曾经,业界认为无人驾驶的大潮将由美国引领,向世界输出各种技术和场景;经历新冠疫情后,观点发生转变,中国或将引领这个大潮。

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上,中国拥有大规模的汽车市场优势,也有雄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实力,还具备强大的城市统筹建设能力——这是中国从“交通大国”走向“交通强国”的底气所在。

猜你喜欢
车路无人驾驶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Rough Ride
战“疫”需求急呼无人驾驶车冲上前线
单车三人
北京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试运行!你敢坐吗?
无人驾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