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策略探究

2021-08-01 10:39张红宇
学习与科普 2021年6期
关键词:灵璧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摘要:灵璧文化蕴藏着当地居民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既能让学生熟悉和发掘地方文化,增强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又能在寓教于乐中促进“一言堂”课堂的改变和“独奏者”教师角色的转变。要融灵璧文化与文本、阅读、写作和第二课堂的教学中,让地方文化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异彩。

关键词:地方文化;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策略

地方文化是学生多年成长以来构建其文化底蕴的启蒙资源,不同地区的文化名人、文化习俗各有千秋,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各有差异。安徽省宿迁市灵璧县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丰富的历史名人、古迹佳作、民风民俗、观赏奇石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既能增加课堂趣味也能提高初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其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一、地方文化的语文教学功能

(一)熟悉地方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灵璧文化蕴藏着当地居民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通过戏剧、遗址等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感受文化深层次所蕴含的内在美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其知识储备。不管是司马迁历尽毕生心血的《史记》,还是琅琅上口的童谣,亦或是鲜活靓丽的皮影戏,教师在带领学生追寻和探索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会使其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内涵,提高鉴赏能力,充盈精神,纯净心灵,进而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油然而生。

(二)发掘地方文化,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对于语文课堂而言,灵璧文化取之不竭,但在运用时筛选的内容如何才能去伪存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教师需要反复斟酌考虑的教学问题。“一言堂”的形式已遭到教学学界的批判,在课堂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播者变为智慧传播者,结合学情发掘地方文化,如在学习苏轼诗词需要介绍作者生平时,笔者将苏轼上书朝廷停建宿州外城,将经费用于灵璧建县的历史故事融入其中,拉近学生与词人的距离感,调动其对苏轼本人和豪放诗词研究的积极性,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依托地方文化,促使语文课堂改变

地方文化是建设参与性课堂的纽带,目前的课堂教学,依旧有教师束缚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是单向传递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型课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宣扬平等意识弱化“权威”,打造开放性、活跃性课堂。如笔者在《西游记》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加入寻找方言的环节,鼓励学生找出方言内容,并按内容研究类别分组,讨论并反馈结果,一时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活力迸发,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灵璧地方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融灵璧文化于文本教学

课堂是文本解读的主阵地,也是语文教师需重点攻读的领域。数据调查显示,学生对地域性名人的了解程度越高,以地方文化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就越容易被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得心应手地解读和分析文本内容。因灵璧是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在教学《史记·陈涉世家》时,可以补充《史记·项羽本纪》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划分小组疏通文意,在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经历中分析人物性格,鼓励学生周末去参观霸王城,赋予原本枯燥的文言文以生机活力,熏陶其阅读古文的素养,甄别美丑善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融灵璧文化于阅读教学

好的文章如甘霖降临荡涤心灵,塑造美好人格。选取优秀文化作品陶冶心灵,“根锁水而入地”,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深层营养,不以此为原则的阅读只是浪费时间,最终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后果。阅读的初级目标的获取知识,终极目标是陶冶情操,选取以灵璧文化为背景的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融入语文课堂,如苏轼的《乞罢宿州修城状》,由此明辨是非,深层次体会苏轼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

(三)融灵璧文化于写作教学

作文是学生行文能力、语言表达、文化底蕴的综合考查,学生自认为写作困难无非是出自两种原因:一是兴趣不足;二是内容贫乏。整合地方文化,引导学生将特有文化资源作为写作素材加以训练。灵璧县作为历史文化古城,自宋朝建制以来历史文化熠熠生辉。结合综合性学习“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和“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组织实地访问和调查,并在課堂中传授相关文体的写作手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楚汉垓下遗址,观看《霸王别姬》话剧,参照游记类文章的行文脉络,在“移步换景”中展现项羽和虞姬坚贞不渝的人性光辉。

(四)融灵璧文化于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作为补充,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奠基。语文教师可把握定期的第二课堂的机会,将灵璧文化有机融入,分为灵璧古城演变、文化名人追溯、美食文化品鉴、地方戏剧鉴赏、民俗方言传承等几个专题,邀请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或组织学生亲临现场观看皮影戏和淮红戏,参观钟馗画展,并引导学生将所听所见的成果展示出来,如以表演的形式将钟馗捉鬼的剧情表演出来或为项羽、韩信等英雄人物设计颁奖词,既能放松身心也能提高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洪志. 地方文化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6(15):98-100.

[2]罗惠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0(05):4-5+38.

作者简介:张红宇(1975.10-),女,汉族,安徽灵璧人,大专,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灵璧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灵璧“三奇”甲天下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爱江山更爱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