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丰富学科内涵

2021-08-01 00:13罗兆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6期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当前文化领域明显具有蓬勃发展的趋势,当下的社会现实也在不断赋予该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社会价值。新的艺术创作形式、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各新兴艺术业态都在不断涌现。为了更好地推动艺术在实践应用的创新和发展,要求的是在加强各门类艺术历史积淀基础之上的艺术学理论创新研究,不断推动艺术学理论走向深入。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开展当代社会背景下有关艺术学创新的相关问题研究,有着尤其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学科内涵;高维艺术;艺术学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历史大背景关系紧密,可被归属于社会历史范畴。艺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消亡,某种程度上,人类艺术史与人类社会史是相伴相生的。考古学的发现证明,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早期的艺术实践活动,直到今天,艺术实践在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发展时期从未间断过,而且正在继续,并将一直继续下去。

高维艺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助自身与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对艺术理论层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等研究工作。所谓大数据,不仅仅是数据之大、之多、之全,更是数据类型趋于多样化,不仅有结构化的数据表,还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文本,乃至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等数据,而更重要的是利用数据存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在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使用数据资料方式方面的转变,打破传统静态数据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数据不仅提高数据的利用、研究和传播价值,更将传统图书集成、资料汇编等数据资源的巨大价值释放出来,实现数据从“数字化”向“数据化”转换。以高维艺术为桥梁,将艺术作品转换为数据化的信息,则在对特定的艺术作品或某一类艺术学科进行研究学习时,借助大数据的数据优势和数据关联,打破时间或学科的结项,对其进行研究。高维艺术相比于传统艺术,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发展基础上,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本质地对艺术进行研究分析。

艺术学科体系内涵包括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如美术学科体系里既包括中外美术史、文物鉴定与修复、民间美术研究等史论研究内容,也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美术应用研究与实践等部分相关学科。戏剧戏曲学科包含戏剧戏曲发展史论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为戏剧戏曲编导、表演舞台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前者是戏剧戏曲学的主导、核心部分,侧重于学习、研究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比较研究,兼及剧场建设、舞台设计、戏剧管理,着眼于从案头艺术、舞台艺术、综合艺术等不同角度,对中西戏剧戏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衍生与辅助环节,包括剧本编辑理论与实践、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舞台设计、灯光技术、化妆技术等具体内容。

艺术设计学科包括艺术设计史论和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总的来说,目前艺术学学科下其他学科门类体系内涵也同样主要由史论体系和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两大部分构成。

建构和发展艺术学“本土化”的学科体系,它包含了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民族性”;二是“当代性”。建构中国的艺术学,要在现有艺术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其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对中国艺术本体及其呈现形态(不同样式、种类、体裁及风格)内部规律进行揭示,寻求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性,并提供科学可行的展示方式。同时,也不能忽略艺术发展中的社会时代特征,在以线性发展的历史为研究线索时,要附注概括社会的发展背景。今天艺术的多元化形态及构成,已远远扩展了多年来传统惯有的艺术认识论的价值标准。这意味着在艺术学学科体系表达民族性的同时,还要以创新的眼光为中国艺术学体系赋予鲜明的当代性。①这种当代性除了蕴含在理论上对外来优秀艺术理论成果进行吸纳,也体现着将艺术实践和时代发展进步的匹配。换而言之,当代性既包括了艺术理论上的即时更新,也体现在艺术实践层面上对诸如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利用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艺术门类众多,异彩纷呈。因此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理论成果。在艺术创作论、作品赏评及艺术发展演变等方面都有庞杂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的积累,其中不乏精辟、深刻的理论见解。宗白华先生指出:“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找到许多相同之处或相通之处。”在这样艺术品种和艺术形态万千差别而又有着内在普遍规律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自然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民族性主要强调的是要重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传统艺术进行分析研究,阐释传统艺术的艺术现象以及论证艺术观念,运用但不拘泥于现有的艺术理论的分析研究方式,系统科学地生成与发展更加适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体系,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弘扬发展做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艺术学的建设应该从中国艺术实际出发,在中国与西方两类学术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造新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强学科基础建设,一方面不断拓展边缘学科,实现整个学科体系的开放与活跃,并在这种开放性、活跃性中实现艺术学科建设的跨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王力春,张瑞.2018.高维艺术特质与艺术学科建设.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2):17-21.

[2]王文章.2011.中國艺术学的当代建构.艺术百家,4:9-15+26.

[3]罗兆麟.交叉融合助推学科建设[J].博鳌观察,2020.11

[4]张辉,石卉,罗兆麟,程丛电.2017.低维乐谱到高维乐谱的跃变.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34(4):94-97.

[5]张辉,程丛电,张鹏.2017.以8D空间为载体的感官艺术行为的数学描述.艺术教育,23:217-221.

[6]张辉,王力春,张瑞.2018.高维艺术特质与艺术学科建设.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2):17-21.

注释:

①王文章.2011.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艺术百家,4:9-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