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2021-08-02 02:38祖国杨晨
祖国 2021年1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户攻坚

《祖国》/杨晨

刚刚过去的2020 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顺利启动的奠基之年,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年。“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全面小康建设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搞好“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越是到最后,脱贫攻坚任务越艰巨、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贫困户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不利因素的影响,脱贫攻坚难度增加了,一部分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复工复产受到阻碍,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另外,一些扶贫项目被迫停工停产、帮扶人员不能及时到扶贫地区开展工作、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受到影响、一些产品被积压和滞留,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前进的步伐。面对这一情形,各地各级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扶贫对策,一方面紧抓防疫抗疫工作,另一方面抓好脱贫攻坚。身临一线的党员干部紧盯需要脱贫的人员,对登记在册的贫困户实施“一户一策”的脱贫帮扶政策,做到精准扶贫,并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结合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开始逐步恢复经济,有些地区还积极利用先进网络技术手段给当地农民的农产品找销路,以电商平台、地方政府及知名人士帮助带货等多种销售形式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将疫情的影响度降到最低。

专家表示,去年脱贫攻坚战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剩下的人口怎么脱贫”以及“已经脱贫的人能不能稳定”。去年全国上下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表示,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等原因,将是脱贫攻坚最后难啃的“硬骨头”。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目前这些地区的教育、医疗和住房问题仍比较突出。未来要统筹整合已有的各项扶贫政策,使已有的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能够跟得上并及时发挥作用。

李国祥表示,深度贫困地区一方面可以结合中央扶贫资金,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从其他地区引进适合的产业发展。同时,产业发展要突破单一生产环节,建立起相应的市场销售渠道,使生产和销售对接,形成一套完善的产业体系。

脱贫的同时,还要巩固已有的成果。汪三贵表示,脱贫攻坚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摘帽”的贫困县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

李国祥认为,坚持贯彻“四个不摘”政策就是把脱贫质量放在第一位,发挥其长效机制作用,进一步保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脱贫收官之年的重点工作

刚刚过去的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全国各地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格局,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围绕户增收、人脱贫,重点提升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确保剩余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进一步巩固已出列村、已脱贫户脱贫成果,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2019 年底,财政部下达1136 亿元专项扶贫资金,重点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专门安排“三区三州”144 亿元,并将资金分解到具体区、州。三区三州的“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

我国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80%以上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区。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但这些地区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很丰富。所以国家决定通过旅游开发推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让“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应运而生,达到脱贫攻坚的效果。

各地还切实把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贯彻落实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新增扶贫资金用于革命老区贫困村脱贫攻坚。以重点攻坚带动面上工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坚决夺取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据悉,2021 年后我国将实现全面脱贫,但是还不能脱贫的家庭,精准扶贫的政策还能享受。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是指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村、贫困县全部摘帽,在脱贫之后要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即使脱贫了的家庭国家也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何况未能脱贫的家庭,所以扶贫政策是可以继续享受的。所以脱贫以后国家可能还会出台新的扶贫政策,但是针对性会比较强。

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经受住疫情大考

中国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农”,而解决好“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而解决好“三农”问题,永远回避不了一个战略性话题——粮食安全。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0年,我国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安全,继续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继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稳定大豆、肉类、食糖等产品进口,促进特色产品出口,维护全球农产品市场稳定和贸易顺畅。

时任农业农村部部长的韩长赋在2020 年11 月11 日晚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 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2020 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谈及成绩的取得,韩长赋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同时坚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据韩长赋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粮食连年实现丰收,产量一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70公斤左右,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安全标准线。

“十四五”期间,“三农”工作又有哪些新目标?韩长赋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将是未来五年农业农村要干好的三件大事。

韩长赋认为,脱贫攻坚战胜利在望,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中国农业现代化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农业供给结构性矛盾、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的问题更加凸显。

面对当前严峻多变的形势,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韩长赋指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部将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让亿万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韩长赋表示,中国将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绝不放松粮食生产,把14 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手中。他还曾经谈到,从中长期来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以为要做到三个“两”,第一是“两藏”,就是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要确保守住18 亿亩耕地红线,在这个基础上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年要新增8000 万亩以上,同时推进种业创新和技术集成,使粮食生产有科技支撑。第二是“两区”,要在全国划好和建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我们匡算,“两区”建好以后,可以基本保障我们小麦和水稻两大口粮的安全。第三是“两个积极性”。就是要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要在政策上让农民种粮有账算,让主产区政府抓粮不吃亏。我们相信,有中央的重视和地方的支持,有广大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国家粮食安全会有保障的。

韩长赋在早些时候还曾指出,当前应对疫情、灾情和市场波动叠加的风险挑战,迫切需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手段,从更高层次、更全维度掌握农情变化,加快完善中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以信息化引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瞄准农业全产业链,监测采集重要农产品生产、流通、贸易等信息,打造农业大数据平台;紧盯农产品供求形势变化,加强分析预警和信息发布;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开展精准信息服务。

直面困难挑战

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道路上,剩余贫困人口总量虽然不多,但大都属于特殊困难群体,因病、因残致贫户占比较多,低保、五保贫困户占比较多,18岁以下、60岁以上贫困户占比也较高。这些对象可以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而且,除了要对这些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外,还要变“输血”为“造血”彻底改变相关群体的贫困面貌,可以说,这都是艰巨的任务。

“我市今年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艰巨复杂,我们决不能松劲懈怠。”湖北省咸宁市市扶贫办主任顾兴旺说。疫情对脱贫的影响较大,以咸宁市为例,据统计,至2020 年4 月中旬,全市还有2 万多贫困人口未能及时返岗就业,12 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虽已复工,但产能没有恢复,吸纳贫困户仅达到前年同期水平的64%。承租农村集体资产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法正常营业,给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来了较大损失。

复工复产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尽锐出战。“各级各部门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强担当,背水一战、尽锐出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去年4 月13 日,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在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2020 年第2 次会议上强调。

该市各级瞄准脱贫目标,团结协作,力量下沉,形成良好脱贫攻坚氛围。去年4 月中下旬,该市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940 家,复工率100%;复工开工项目1040 个,复工开工率100%,已复工复产的企业产能不断恢复。全市抢抓季节,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目前已完成春播粮食作物面积超75 万亩,进度好于去年同期,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3 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16 万吨以上。

地处疫区又肩负脱贫重任的咸宁市,在去年各地打赢抗疫、脱贫两大攻坚战的行动中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为了扩大地方产品销售,该市十多位市、县领导还走到直播镜头前,向全国推介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刺激消费,扩大生产,拉动就业。

脱贫的基础牢不牢,不仅要看脱贫后的群众是否不愁吃、不愁穿,还要看“三保障”等是否还有欠账:如乡村教育是否完善,教师编制总量足不足,是否存在结构性缺编,乡村卫生医疗设施是否完善,医务人员年龄老化、人才匮乏现象是否得到解决,慢性病签约服务水平是否有待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是否有保障,遇到干旱出现季节性缺水等。此外,对于已脱贫人口要实时进行脱贫监测,对于农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乡村,和就业不稳定的农户还要实时重点帮扶;对于贫困边缘户要重点监测把控其致贫风险,设法做到不产生新的贫困;对于一些政策性收入占比高,脱贫内生动力、造血机能还没有充分激发的贫困户,要着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和贫困县出列摘帽,少数地方和部分干部中可能会出现“喘口气”的思想,此时此刻,各地扶贫干部要坚决克服因脱贫攻坚战即将取胜而出现的任何松懈思想,一如既往地打好接下来脱贫攻坚最终阶段的战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和弹性。在当前这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各地各级各部门必须以倒计时状态,集中兵力、集中资源打好绝对贫困歼灭战,确保全国存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就业是解决贫困户脱贫的根本途径。各地要把稳就业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通过采取外出打工再输出一批、狠抓项目建设再吸纳一批、设立扶贫公益性岗位再安置一批等措施,千方百计确保贫困户就业。针对农产品滞销难题,各地要加大力度,拓宽销售渠道。

农民增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要鼓励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和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现阶段中国“三农”领域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不足、工资性收入在家庭收入结构中占比持续提高、农村资金持续外流、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等问题。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鼓励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和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也是为了给农民们创造就业机会,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李国祥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如果能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不仅返乡农民自身收入可能会增长,还可以给当地的农民百姓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拓宽增收途径,是个一举多得的方法。”除了政策引导外,农民自身技能的提升对于提高农民增收也很重要。

农民增收

防返贫防致贫。以户为单位,加强防贫监测,重点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重点对象帮扶,对因疾病、子女就学、灾害、突发事件等重大支出情况而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人群,采取大病生活保障、教育专项救助、社保兜底救助、防贫保险救助等不同措施帮扶。

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此目标体现以下含义:一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目标的实现,二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

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地应把建设过硬的农村党支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党建、强“堡垒”,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要紧盯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督战,完善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方案,如期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户攻坚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