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研究

2021-08-02 18:35张林影王钰
关键词:课程思政

张林影 王钰

文章编号:1003-6121(2021)03-0110-03

[摘 要] 基于《英汉笔译》课程特点和东北抗联精神内涵,研究如何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有机融合。研究发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翻译专业学生正确的历史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最终培养出适应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既具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东北抗联精神;《英汉笔译》;翻译人才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不同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有助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融合。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十四年抗战的历史,十四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十四年抗战”这一提法充分肯定了东北抗日联军在全国抗战中的重要贡献。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有不少有利的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东北抗联精神放到龙江“四大精神”之首加以强调,足见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性。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從四个方面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了总结:简单朴素的爱国情怀,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一往无前的战斗意志,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1]33。张洪兴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战斗精神,不畏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2]36。刘信君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3]89。新时代赋予东北抗联精神新的内涵: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内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容,艰苦奋斗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体现。东北抗联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不竭源泉,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二、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的必要性

新时代赋予翻译专业新的使命,除了让国人尽可能地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要将本国文化传播出去[4]129。即要更好地为中国经济、文化走出去服务,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服务[5]5。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即要德才兼备。除了有才——拥有过硬的翻译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德——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爱国情怀。在《英汉笔译》课程教学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坚定翻译专业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重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实现课程思政与翻译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是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顺应国家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国际翻译人才战略目标的要求。

三、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教学的路径

(一)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

首先,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展《英汉笔译》课程思政。例如,在讲授翻译概述这一章,介绍译者素养时,截取2021年3月18日译员张京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一段精彩翻译视频供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到译员是如何临危不惧,凭借自己专业的素养, 通过完整、准确的翻译准确传达我方立场,捍卫民族尊严的,切身感受译者应具有的素养,发挥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以此培养翻译专业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砥砺强国志,培养爱国情。

其次,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站开展《英汉笔译》课程思政。将Chinadaily、21Century、新华网英文版等主流新闻媒体中展现我国大国风范的时事新闻,如2015年“也门撤侨”、2018年“日本台风,‘中国式撤离”以及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等英语时事新闻报道,作为《英汉笔译》课堂的翻译案例,润物细无声地开展《英汉笔译》课程思政,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翻译实践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

首先,依托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带领学生对中心收藏的《满铁剪报》东北抗联、东北抗战英文资料进行翻译、整理。通过翻译整理《满铁剪报》东北抗联、东北抗战英文文献,将课堂下沉到实践平台,注重以练代学,使学生在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同时,了解东北抗联史和东北抗战史,牢记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光辉革命历史和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引导正确的历史认知[6]126,激发翻译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以理想信念固本铸魂。在翻译实践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东北抗联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对接校外翻译实习基地,加强学生课外翻译实践环节。实现校、政、企三方协同育人。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形成实践创新精神、自主探究精神与沟通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强化学生翻译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踏实严谨、耐心专注、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四、結语

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多种语言文化的碰撞中学会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培养出学生能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自觉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育伟,杨敬民.东北抗联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33-147.

[2]张洪兴.东北抗联精神 [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0:36-45.

[3]刘信君.再论东北抗联精神——抗战胜利70年后的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15(6):83-89.

[4]张林影.文化翻译观下《庄子》英译本翻译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8(3):129-133.

[5]黄友义.服务改革开放40年,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J].中国翻译,2018(3):5-8.

[6]张林影. 面向东北抗联英文文献翻译的翻译实践模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0(4):126-127.

[7]娄琦,韩竹林,位春华.翻译中文化“他者”的解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5-83.

[责任编辑]王立国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irits of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into 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 Course Based on the TeachingConcept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ZHANG Linying,WANG Yu

(School of Applied English,Mudanjiang Normal College,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China)

Abstract:In consideration of the features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ours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 of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a study is made on how to incorporate the Spirit of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imparting,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integrating morality education into all courses.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irits of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is helpful in firming up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cultivating their patriotism,and helping them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based on which high-level translator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national feelings can be trai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in various undertakings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Keywords:morality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Spirit of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the Course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translation talent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