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鉴鼎:踏出舒适圈的武大男孩

2021-08-03 08:52田煦煦杨硕
青春期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本科生辩论榜样

文/田煦煦 杨硕

他热爱科学研究,同时还热衷于英语辩论,也曾斩获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的冠军。不甘于舒适圈中成长的他,也会偶尔和朋友一起“摸鱼”。这位“全能学霸”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一探究竟。

踏出舒适圈尝试总有新收获

“现在的我处于一个尝试、发现兴趣的过程中”——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17级本科生张鉴鼎(图1)这样定义自己的经历和状态。身怀多项技能的他可以说是典型的“斜杠青年”,在不断地尝试中,他有了丰富、多元的收获。

图1 张鉴鼎

喜欢尝试与挑战的张鉴鼎在专业选择上也是“一波三折”。最初进入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习的他,出于对技术的兴趣与好奇,加之想要挑战计算机学院的“硬核课程”,便在大一下学期转到了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学习。

他回想起转专业后那段时间,虽然在专业学习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但是高强度与高难度的学习经历让他记忆犹新,“周末都会排满实验课,鲜少有时间出去”,确实是忙碌但又充满收获的时光。

张鉴鼎从大一便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随着年级增高、课程渐多,他也会随时间安排而进行一些调整,但这个习惯保持了下来。在期末考前,他会将一学期学过的内容认认真真地进行复习与回顾,虽然内容很多,但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我是给我一件事情,我一定要把它做好的人。所以,即便课程很多,我也会尽力地把每一堂课、每一块知识都去学习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正是这样的认真和细致,让张鉴鼎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严格要求,也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英语能力,张鉴鼎在科研上也做出了尝试。因为对人工智能抱有浓厚的兴趣,他的科研方向主要聚焦在计算机视觉方面。他很感激自己遇到的老师,正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与帮助,才有了他在尝试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图2)

图2 张鉴鼎(前排)在剑桥大学进行交流

他认为,本科阶段的科研主要还是挖掘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科研本质上是一种职业道路,并不适合所有人,提早接触科研能够形成直观体验,了解自己的兴趣,并作出理智的职业选择。对于科研的课题选择,张鉴鼎非常推荐本科生加入老师的课题组。在课题组中,本科生不仅能够对科研的基本流程与方法有一个认知,而且由于科研逐渐趋向细化,就算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探索之后,本科生也可以做出很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兴趣为师写作辩论两手抓

兴趣是张鉴鼎进行一切尝试的核心驱动力,对英语亦是如此。平日里喜欢看些英美剧的他,正是凭借日常生活中的小积累,才能够厚积薄发。谈到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张鉴鼎分享了自己的小技巧:虽然不会刻意地进行记忆和训练,但是在平日里看到新鲜的表达时会注意积累起来,闲暇时也会跟着音视频进行一些语音语调的模仿练习。

2018年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对张鉴鼎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历练与提升。在顺利地通过了初选后,顶着同期繁重的课业压力,他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和训练来为比赛做准备。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张鉴鼎不断地进行文章写作、修改与模拟练习,同时也阅读了大量新鲜的英文期刊文章,以此提升自己的语感。(图3)

图3 张鉴鼎(左一)在剑桥大学进行交流

时长一月有余的训练,让他的写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一篇篇练习作品,一次次打磨修改,细致的批注,认真的标记,都成了他赛场上底气的来源。“包括现在,我也会注意自己的文章,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让语句尽量地简洁自然,同时做到衔接流畅”。(图4)

图4 张鉴鼎备赛时部分练习稿件

这次比赛还引发了张鉴鼎的许多思考——“我以前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组委会的题目设置中,我感觉他们希望优秀的参赛选手未来能够成为卓越的外语人才,为中国发声。”为此,张鉴鼎也从自身力所能及的角度出发,做了一些有益的努力和尝试。(图5)

图5 全国英语写作大赛获奖证书

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他参加英语角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外国朋友,有时也会和他们讨论国内外制度的差异。由于在加拿大是实行全面免费医疗,一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新生就询问了张鉴鼎中国制度中健康保障的部分。他尝试着用英语向他解释了国内的医院体系、医保的分类和主要作用。

虽然,张鉴鼎的说法不完全专业,但是通过解释,结合留学生自身在中国的体验,他对于中国医疗体系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真实。张鉴鼎说,这样的故事发生过很多次,在他的眼中,这是通过他的行动,力所能及地“为中国正名,讲中国故事”。

在 4 年间令张鉴鼎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英语辩论,用他的话来说,这是“本科阶段最喜欢的事情”。抱着能够让自己更加自信、多在公众面前发言的想法,张鉴鼎加入了武汉大学英语辩论队,他发现自己一下就爱上了英语辩论,爱上了这样一个友爱的大家庭。

英文辩论中,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联系的辩题,也正对他的胃口,他乐于思考,乐于挖掘辩题背后的现象与规律。而在辩论的过程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历练和成长,更重要的是能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思考感悟。(图6)

图6 张鉴鼎(右一)与所属辩论队成员

前任英语辩论队队长谈起张鉴鼎,也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前期,我对他的印象一直是他是既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又很善于不断学习和积累的人。我真的很佩服他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非常优异成绩的情况下,还是一直努力。”在她的印象里,张鉴鼎一直保持一种特别谦逊和真诚的心态,使得大家每次跟他打交道都很舒服、很愉快。

同时,她也分享了张鉴鼎的一部分队训作业,两个月来共计8次队训作业,他写了满满当当的10余页内容,每周一次从未懈怠。从对辩题的分析,到自己的例证思考,笔下的文字充满着张鉴鼎认真细致、毫不懈怠的思辨过程。(图7)

图7 张鉴鼎的部分辩论队队训作业

不负于心人生各自有精彩

张鉴鼎在生活中并不完全是人们通常认知里的“自律型学霸”,学习之余他也喜欢打打游戏、做些锻炼。他的好朋友就这么打趣:“他平易近人,也会和我们一起‘开黑’,一起‘摸鱼’,一起出去‘浪’,也会一边散步,一边探讨时事热点。可以说这些组成了许多我美好的大学记忆。”

大学4年来,张鉴鼎坚持最久的一件事便是跑步,他笑称“跑步对我来说像‘蹦迪’一样”。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在夜晚的操场跑上四五公里,这是张鉴鼎的减压方式。“跑步很方便,没有场地的限制,也能锻炼到全身”,就这样一跑就是4年。

获得“榜样珞珈年度人物”称号后,他也时常在思考,榜样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要成为第一才能算作榜样吗?是一定要很优秀吗?他分享了自己对于“榜样”的思考,成长的路上他也曾有过种种不顺与不如意,但最重要的是要接纳自己,做到“不负于心,不愧于行”便是圆满。(图8)

图8 武汉大学校长在珞珈榜样颁奖仪式上为张鉴鼎颁奖

在张鉴鼎看来,“人生是一个树状的结构,我们可以有很多多元化的、不同的判断,成绩不是评价一切的标准”。他认为,很多人都会有自制力不强之类的缺点,面对自身的缺点,改正是一方面,学会接纳也是一方面。要在不伤害自己心理健康和快乐的情况下,认清自己的优缺点,能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可以了。

只谈耕耘,莫问收获,是张鉴鼎坚守的准则,“能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至于能做到什么样,真的没关系”。在他的心里,不管之后做什么,成功与否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充实和满足。他也一直向着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猜你喜欢
本科生辩论榜样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