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的新突破

2021-08-03 09:29马志波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7期

摘 要:近年来,《智取威虎山3D版》《湄公河行动》《战狼》等带有主旋律色彩的战争(动作)电影引发热潮,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这一方面缘于这几部电影制作精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几部电影建构起的大国形象和大国自信,与当前受众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及民族自豪等情绪密切缝合。在这些作品中,上映于2018年的现象级作品《红海行动》,在建构国家形象方面又实现了新突破。

关键词:《红海运行》 想象的共同体 影像建构

2018年春节档,无疑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a显示,整体档期满意度得分83.4分,为历届春节档最高分,其中,《红海行动》以86.9分居于榜首。在票房方面,《红海行动》低开高走,谱写出了明显的逆袭曲线。在首日排片占比仅有11%的情况下,完全凭借影片品质收获口碑第一和票房第二,成为当年春节档的“现象极作品”。

从表面上看,《红海行动》的成功主要缘于上映之后持续发酵的好评,国防部、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力推,几位重量级电影导演的极力推荐,以及众多明星的倾力热捧。但实际上,自2014年以来,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吴京导演的《战狼2》等带有主旋律色彩的战争(动作)影片无不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丰收,说明《红海行动》受到如此青睐并非个案或偶然情况,其背后有着广泛的接受心理和强大的接受语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在政治、外交等方面迅速崛起,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大国崛起”的征途中,普通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也在相应累积和相互感染,并期望通过某种适当的方式,把这种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予以释放。这无疑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期待视野和接受语境。在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安德森把民族国家定义为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实际上意味着在同一时间内,某一个群体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认同指向一个相同的目标,而这种相同价值认同的形成却又依赖于每一个个体的相互影響、相互鼓励,是共同想象与创造的结果。由于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和一个相同的时间内,这种影响与鼓励不可能靠人与人的直接接触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安德森提出了想象的基本条件。他认为,被无限复制的书籍充当了现代共同体想象的重要媒介。到了当前这个时代,电影无疑成为更为理想的想象载体。

新中国成立之初,《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对于政权合法性和国家共同体的建构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于国家的想象建构不再仅仅停留在“政权认同”和“国家归属”,或者说不再仅仅停留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层面,而需要拓展为“大国担当”“主权神圣”“强国自信”等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象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智取威虎山3D》(2014年)、《战狼》(第1部2015年、第2部2017年)、《湄公河行动》(2016年)、《空天猎》(2017年)等作品都从不同侧面完成了持续性建构。《红海行动》又在这些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大国形象建构的新拓展

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2011年的湄公河大案,以及国际上一系列的排华、辱华事件,极大地刺痛了中国民众的神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逐渐强盛,但在国际上始终未能展示出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大国形象。《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而成,生动地刻画了我国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八人小组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人质、赴非洲国家执行撤侨任务,以及从恐怖分子手中夺回核材料的故事。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境外特种作战为核心情节的军事动作电影,《红海行动》同上述几部电影一样,“与中国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国家形象建构的主流意识形态诉求、中国梦的表达欲望有紧密的结合”b。同时,比较之前几部同类型主旋律战争(动作)电影,《红海行动》 还超越了广大民众对于国家富强,国力强盛的简单愿望,建构出中国有能力、有魄力解决境外事务的强国形象,以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国家关怀;更为重要的是,营造出中国主动化解国际风险的大国担当和自信。电影中蛟龙特战队员身上体现的“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精神,恰恰是国家形象的完美展现。在腾讯网站发起的电影受众调查中,很多观众表示,“看完电影,才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了”。电影中对战场的写实描述和真实刻画,更是引发观众们的映后深思:“感恩自己生在和平的国家。”也有观众认为,影片把战争场面刻画得过于残酷和血腥。对此,海军方面表示,“首先战争本身是残酷的,此外中国军人不好战,但也绝不畏战”,这也为本片增加了“反战”的标签。

由于这部作品中体现出的明显的主旋律色彩和高超的制作水平,与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标准非常贴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和众多自媒体强烈推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转发环球网文章,盖章肯定《红海行动》的意义并力荐影片。《人民日报》更是发文《这部超燃电影没〈战狼2〉火,但它背后的深意你必须明白》称颂影片中所传达的“强者无敌”的精神,并提到只有做到实力强大,中国海军才能带你回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电影中表现出的国家崛起,仍有一定的节制。比如,张涵予扮演的最高指挥官一再强调“我们不能进入他国领土”,和“受到该国政府邀请”。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想要传递出去的崛起是“和平崛起”,这是释放给国际社会的信号,与我国始终坚持的“不称霸”“不干涉他国内政”相契合。

二、国家主权概念的新解读

对于中国的版图,长期以来都存在严重误读。从小学教育开始,学生就把“960万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国土面积的标准答案,而“雄鸡”形象也一直成为中国版图的图腾象征。在2014年中國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对版图的表述就已经再次予以了更新:“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我们看到,中国的国土面积除了我们习惯所说的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还有470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中国版图并非像一只“雄鸡”,而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

恰恰是因为我们传统意识中对于海洋的忽视,近代以来,中国的主权才屡屡遭遇侵犯。翻开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多来自海上,一部中国近代史正是中国的“失海史”。正如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的名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一切。”海洋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举足轻重。我国要重新走向大洋,就必须增强海洋力量,努力提升全民的海权意识。

《红海行动》把焦点锁定在海洋,却没有仅仅满足于表现海洋主权的保护和守卫,而是把目光投向更为深远的蔚蓝色,同时也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海域——亚丁湾。亚丁湾主要区域是红海进入印度洋的曼德海峡,每天有约380万桶原油从该海峡通过,占全球石油贸易份额的近20%。尤其重要的是,一半的中国石油进口,都须经过亚丁湾。这就是为什么派遣先进的军舰,常年在远离中国的地方巡航。能够在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海域保证中国商船和中国民众的安全,必然隐含了能够保证中国海洋主权安全的能力。

影片从各个角度充分展现出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也是一种对自身海洋权益维护能力的体现。虽然这部电影有浓烈的商业因素,但不可否认,客观上它也是一部中国海军形象的商业宣传片,同时也是一部展示中国海洋大国形象,宣传中国海域主权的宣传片。随着海军使命任务拓展,海军舰队多次走出国门,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在影片结尾处还出现了海军战备巡逻舰艇在南海海域驱逐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临近海域的外国舰艇,中国军人正式下达驱逐命令:“请立即离开!”在此,宣示的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国家海洋主权。《红海行动》也正是通过对中国海军力量的展示和对海洋主权的维护,在中国民众中建构起一种新的国家主权形象。

三、强大自信形象的新突破

以上谈到,《红海行动》用影像建构起新的大国形象和主权形象,展示出中国海军的强大和海洋主权的坚固。但这种展示,并没有把军舰、潜艇,甚至航母作为“形象代言人”,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海军陆战队中的尖刀力量“蛟龙突击队”。这种选择虽然弱化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光环,但八个人的小分队面对恶劣凶险的环境以及数倍于己且残忍暴戾的敌人,能够完成“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式的任务,体现的依然是孤胆英雄形象。不难看出,创作者想要以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表达强大的自信力。海军陆战队首支部队组建于1980年,迅速成长为由海向陆突击的重要力量。2008年12月底,首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也是“蛟龙突击队”首次随舰执行实战化准军事行动。《解放军报》2017年7月31日的一篇报道中,海军陆战队首任司令员孔军少将介绍说:“这次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后,海军陆战队已调整扩编成为一支海陆空一体、攻防兼备的两栖作战力量,必将在维护海洋权益、履行国际义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影片通过“蛟龙突击队”执行的营救任务,建构起五重自信力。

第一重自信是突击队队员的自信。影片一开始,狙击手罗星在直升机上精准狙杀舱内的海盗,传递出的便是十足的自信。在人质营面对150人的敌人时,突击队队员沉着冷静,密切合作,从穷凶极恶的匪窝里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个过程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恐惧和退缩,这种坚韧和勇气同样源自内心的强大信心。

第二重是海军力量的自信。1894年,在我国的近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王朝风雨飘摇;而在一百多年后,强大的人民海军远航万里,将我国的华侨从动荡不安的也门成功地接回自己的国土。《红海行动》正是紧紧抓住了这样大的历史潮流,生动地谱写了一曲壮丽豪迈的强国赞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军方愿意展示最新的军备,是因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幅度提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其他大国”。张译扮演的突击队长说出“中国海军,我们带你回家”时,便是对中国海军自信力的完美体现。

第三重是国家能力的自信。如果说《战狼2》倡导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红海行动》则是团队作战,更接近真实。如果说冷锋是刀枪不入,最多受点小伤的铁血战士,那么“蛟龙小队”的成员们就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腿打穿、胳膊打断,甚至牺牲在影片中都有展现,而且是毫不避讳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团队精神就要比《战狼2》的价值观真实与可信得多。《红海行动》敢于直面残酷,正视战争,宣扬的是国家的能力,让观众从内心感觉到的是一种对祖国的信任和踏实。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影片中被斩首的是个法国记者,其间还对伦敦恐怖袭击有所提及,这里传递的信息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是一种幸福。而为了拯救的一个被俘的中国人,不惜让八个人的突击队员身陷险境,表达的则是影片中所说的,“不能让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

第四重是大国担当的自信。大国有大国的地位,相应也就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在自觉履行大国职责。影片中,突击队在已经完成营救任务且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临时决定继续追击敌人,以粉碎其掌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企图,有效地排除了可能发生的重大国际安全隐患。影片中虽然是突击队员的自发决定,传递的却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自信和担当。

第五重是对电影工业的自信。战争题材电影一般需要有大场面、大制作,拍摄过程中的场景调度也比其他题材的影片更难,对于战争气氛的营造、各种武器的使用,以及战斗细节的刻画都更具专业性,因此战争类型电影与电影工作联系十分紧密,这也一直是中国电影的弱项。而 《红海行动》 则在 《集结号》 《湄公河行动》《战狼》等影片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突破,为中国战争题材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导演冯小刚看完《红海行动》后,发微博说“这是一道硬菜”;陈凯歌则直接说该片“工业角度不输好莱坞”。电影本身的剪辑配乐镜头和場面调度已经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可以说,敢于投入数亿资金、消耗数万发真枪实弹,以专业性和真实感来还原战争的残酷,本身就源于对当前中国电影工业的强大自信。

总之,《红海行动》作为一部主旋律战争题材影片,在实现其市场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通过超大范围的传播和由此引发的热议,在受众心理层面实现了大国形象、大国担当,以及大国自信的影像建构。这种建构既是对十七年时期文艺作品的一种传承,也是对近年来主旋律文艺作品建构功能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红海行动》赢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之后,电影市场迅速出现回应。2019年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2020年上映的《金刚川》《八佰》《夺冠》《我和我的家乡》等作品都同样收获了观众、市场和资本的多重认可。比如《我和我的祖国》票房超过31亿,豆瓣评分达到7.7分;作品通过《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和《白昼流星》六个故事,“带领观众们重温了新中国70年的峥嵘岁月,让观众深刻体会到‘我与中国的血脉相连,激发了观众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我和我的祖国》既是一部献礼的影片,更是一封写给祖国的情书,用‘我的故事、‘我的经历、‘我的感动向祖国表白” 。而2020年出现的《我和我的家乡》,在疫情影响下,票房也超过了28亿。电影中,葛优饰演的张北京,黄渤饰演的农民发明家,范伟饰演的乡村教师,邓超饰演的小企业家,沈腾饰演的基层干部,虽然都是平凡人,所讲述的故事也都是家乡里的平凡事,但是,国与家从未分离过,就像歌曲《国家》中所写:“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从这一点上来讲,不管是《我和我的祖国》,还是《我和我的家乡》,这类作品和《红海行动》一样,激发的都是观众心底最深处的国家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因此可以说,近几年主旋律电影持续引起热议,并赢得票房和口碑双重认可,《红海行动》功不可没。

a该调查由《文汇报》组织并发布数据。

b 陈旭光:《中外电影受众的“期待视野”融合与中国电影的非洲推广》,《当代电影》2017年第10期。

作 者: 马志波,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思潮。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