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支架,助力拔节

2021-08-03 10:52曾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9期
关键词:支架笔者交流

曾柳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既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些学生金口难开,表达欲望下降,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频率也在明显下降,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尤其像“概况、理解、谈感想”这一类问题,学生的表达显得特别粗浅,缺乏一定的条理,逻辑不够清晰,缺乏深度。鉴于以上现象,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找到了一些有效促进学生课堂表达的策略——巧搭支架,助力拔节。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在本文借喻为一种教学策略,就是为学生搭建理解的梯子,表达的梯子,方便学生达到交流的目的。在高年级训练学生表达,做到乐于表达、擅于表达尤为重要。

一、搭建小组合作学习支架,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自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学生按四人或六人围桌而坐,目的是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实践中,笔者按学习能力的不同水平进行交叉分组,并对每组的学生进行编号,1到4号,培养一个组织能力较强的小组长,负责平时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组织和评价。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当教师抛出一个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时,要求学生在共学环节中,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的学生可以对发言的学生的表达进一步补充或质疑。在操作的细节处理中,让水平中等的学生现带头表达,学习能力较落后的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只要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给予肯定,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补充和交流,最后,选取优秀小组向全班学生汇报、交流。为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整个学习过程,我们设立了组内成员评价、各小组评价等评价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乐于表达的兴趣。搭建这种学习形式的支架,改变了过去冷清、沉默的课堂现状。

二、搭建感知文本支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脉络表达的方法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章的脉络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培养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提炼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学生来说,篇幅很长的文章要提炼成几句话来概括表达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的困难,对于不同的文体,笔者为学生搭建了几个不同的概括支架。

1.写人写事的记叙文概括支架: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时,给学生搭建的概括支架:

2.状物的说明文概況支架:描写了什么事物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

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鲸》时,给学生搭建的概括支架:

概括支架的搭建,培养学生把握文章脉络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课堂上表达的障碍。

三、搭建主问题表达路径支架,突破学生表达感受的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采用提出一个主问题贯穿全文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解并仔细品味文章内容,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避免一节课教师的提问细碎化。但学生在探究后要怎样表达才可以更好地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呈现出来?学生遇上这样的困难,过去往往出现表达没有逻辑、不着边际、不够中肯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表达的困难,提高分享的质量,笔者精心为学生搭建了各种表达路径的支架。

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提出了一个主问题:从课文哪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同时为学生搭建了这样的表达支架:

我找到的细节是____(读出相应的句子),我从_____(词、句)体会到____,这个细节让我感受到詹天佑的_______,我是这样想的__________。

可能会有同行担心:这样固定式的表达路径会不会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多样性?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我们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表达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就如笔者在设计路径的时候总会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想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表达的空间。在这样表达路径的支架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走向偏差,表达的质量就渐渐得到了提高,学生也就更能自信地突破难点。

四、搭建读写结合的支架,增添学生表达的乐趣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特别是部编版教材里的教学理念,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品味,对写作方法的认知和模仿。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举一反三。”这就强调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怎样将积累转化为运用,是完善学生学习经历的关键。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平时阅读和理解,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结合生活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表达的乐趣。

例如,笔者在执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时,有一处语句写得特别的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青翠欲滴,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除了带着学生品味句子的优美,还带领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感受其从景色描写到作者感受描写,从类比到并列的关联句式,体会作者写作的妙处。然后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支架,让学生初步尝试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笔者搭建的练笔支架:请模仿作者的表达方法,选取一个赞美的对象,如:天空、白云、荷花、柳枝、湖水……表达自己的感慨。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搭建各种支架,是希望学生在支架的辅助下,能掌握表达的方法,养成表达的习惯;搭建各种支架,是希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无障碍地交流,延伸到平时的生活,做一个敢于表达,擅于表达的人。

参考文献:

[1]张洪玲,陈晓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释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支架笔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交流平台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交流平台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