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巴赫之家

2021-08-03 09:18翟媛
艺术启蒙 2021年2期
关键词:哥德堡乐谱手稿

翟媛

[上期回顾]

奇妙妙在咖啡馆欣赏爵士乐的时候,认识了钢琴少年肖小邦,奇妙妙被肖小邦优美的琴声所打动,决定跟着他飞往巴赫的故乡,继续探寻音乐世界的奥秘。

奇妙妙挥动着动力十足的小翅膀,跟着肖小邦飞往散发着香肠气味的德国。

“奇妙妙,你这对翅膀简直太棒了,从空中俯瞰地面上的红屋顶,感觉每栋房子都那么可爱!”肖小邦忍不住张开双臂,感受徐徐微风。

“可是我们到底要飞去哪里?你快告诉我呀!”奇妙妙可不想在路上浪费时间。

别误解巴赫

“等我看看地图!”肖小邦从背包里掏出地图,指了指地图上圈出的小红点, “咱们第一站去这里,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这里是巴赫出生的地方,我要去巴赫的故乡寻找巴赫的手稿。”

“手稿是什么?我只知道手纸……”奇妙妙感到疑惑。

肖小邦瞪了一眼奇妙妙: “喂!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手稿是巴赫记录音乐的手写乐谱,找到这些手稿没准儿就能从中发现不为人知的信息。”

“那手稿一般都藏在什么地方?”奇妙妙好奇地问。

“作曲家的手稿通常都收藏在博物馆或者图书馆里,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肖小邦的旅行攻略做得很充分。

“原来手稿这么珍贵!我听过巴赫的《圣母颂》,那平静的伴奏和绵长的旋律,简直不能更美妙!”奇妙妙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这段旋律。

“其实你说的这首曲子不完全是巴赫写的。伴奏部分本来是巴赫写的一首C大调前奏曲,那首曲子从头到尾都在不同的和弦下使用相同的速度和模式演奏,所以给人的感觉舒缓又宁静。即使整首曲子的节奏和速度没有什么变化,也依然动听,可能跟巴赫与众不同的音符排列方式有关。后来法国人古诺又为这首曲子加了一组旋律,仿佛注入了新的灵魂一般,这就是《圣母颂》背后的创作故事。”肖小邦对巴赫的每首曲子都如数家珍。

“原来这首曲子是两个人一起写的!”奇妙妙恍然大悟。

“其实不能说是一起写的!因为巴赫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古诺比巴赫要晚出生了一百多年呢!”肖小邦解释道。

“要是两个人能认识该多好!巴赫估计会说‘古诺老弟,你那首《圣母颂》的旋律写得真不赖。古诺肯定会回答他‘巴赫老兄可别这么夸,要不是你写的美妙和声,也激发不出我的灵感呀!然后两个人深情地拥抱在一起……”奇妙妙已经脑补了一出大戏。

降落在黄房子

“看那个广场附近的黄房子,那里就是巴赫的故居,我们准备降落吧!”肖小邦使劲拍了拍奇妙妙的肩膀,心情有点儿激动。

“抓紧我!”奇妙妙娴熟地压低了上身,冲着埃森纳赫小镇广场的方向减速飞行。降落的时候,广场上的大钟刚好指向十点钟。

“你这个飞行员的技术不赖呀!看来把你带出来真是个英明的决定,一会儿奖励你喝一杯巴洛克花园里的咖啡怎么样,7”肖小邦边说边掏出提前买好的门票,领着奇妙妙走到了广场一侧的黄房子门口。

这是一栋看上去很古老的黄色房子,门牌上写着“巴赫故居”.旁边还有一栋现代建筑,是专门展出巴赫遗物的博物馆。

“西方音乐之父的家难道这么普通吗?我还以为他住在城堡里呢!”奇妙妙失望地叹了口气。

“巴赫生前的名气并不大,他创作的乐谱也是孤零零地被摆在音乐书店里无人问津,直到约一百年后,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把这些尘封的乐谱重新整理演奏,巴赫才真正被全世界所认识。”肖小邦说。

“太遗憾了!还好门德尔松发现了他,不然我们就要错过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了。”奇妙妙很同情巴赫的遭遇。

“巴赫不仅工作辛苦,家里孩子还多,一家人就挤在这幢黄色房子里。每天只有马不停蹄地工作,才不至于让家里人挨饿!”肖小邦也不禁感叹起他的经历来。

什么都知道的安娜奶奶

“嗨!远道而来的奇妙妙、肖小邦,你们好!我叫安娜。”一位声音洪亮、身材胖乎乎的老奶奶笑着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安娜奶奶好!您是怎么知道我们的名字的?”奇妙妙又陷入了疑惑。

“傻孩子,你们的门票上写着呢!我还从来没接待过像你们这么小的参观者,我猜,你们的心里一定装着很多‘为什么。”安娜奶奶看上去非常善解人意。

“是呀!那我们的问题,您都知道答案吗,7”肖小邦试探地问。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走吧,让我来带你们参观巴赫故居和巴赫博物馆。正巧大厅的音乐会快开始了,我们这里有几架古老的键盘乐器,演奏家会用它们弹奏巴赫的名作。”安娜奶奶暗示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话音未落,一阵悠扬的琴声飘过来,那琴声若隐若现,偶尔会有调皮的音符蹦到耳朵里。

肖小邦似乎听出了什么:“这是羽管键琴演奏的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奇妙妙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哥哥的汉堡?还有这样的曲子?”

“嘘——”安娜奶奶示意他俩保持安静,并把他们悄悄带入了观众席。

音乐继续流动着,演奏家的手指在琴键上来回跳跃。肖小邦一边听一边从书包里掏出来一本乐谱。奇妙妙被这件漂亮的羽管键琴给迷住了,他发现这琴有点儿像钢琴,但是体积小一点儿,琴腿也细了一点儿,键盘有上下两排,而且琴键的颜色和钢琴正好相反,是黑的多白的少,每个琴键的个头儿也更小一点儿。

音乐停下来了,奇妙妙迫不及待地凑到羽管键琴前,追问安娜奶奶: “这件羽管键琴太漂亮了,它有多少岁了?”

“这种羽管键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巴赫在世时最流行的键盘乐器,不过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复制品,原来那件岁数太大了,已经无法演奏啦!”安娜奶奶笑着回答他。

“那它為什么叫羽管键琴,而不叫钢琴呢,7明明长得跟钢琴很像呀!”奇妙妙继续问。

“你的‘为什么果然很多!”安娜奶奶思考了一下,“在羽管键琴流行的时代还没有钢琴呢!那时候,巴赫和其他音乐家演奏的键盘乐器不止这一种。羽管键琴琴身里的击弦机的部分零件是用乌羽毛的空心管做的,所以叫羽管键琴。现在大厅里摆着的另外几件键盘乐器也都是当时巴赫时代常见的乐器,它们分别是家庭式管风琴、击弦古钢琴。”

“可是安娜奶奶,我也有一个问题,”终于轮到肖小邦提问了,“刚才那首《哥德堡变奏曲》这么好听,它是写给谁的呢?”

“对,我也想知道,这首哥哥的汉堡变奏曲是不是巴赫在餐桌上演奏的?”奇妙妙说话有时候就是“没头没脑”。

“哈哈哈!哥德堡是巴赫的学生,他也是个音乐家。这首曲子虽然跟汉堡没什么关系,但是跟睡觉有关系!哥德堡的老板凯瑟琳伯爵总是失眠,他就让哥德堡给他弹奏催眠曲。作为老师的巴赫就帮哥德堡写了一首《哥德堡变奏曲》,让他弹给伯爵听,好让他睡个好觉。”安娜奶奶说起巴赫时充满了温情。

“巴赫老师好贴心,还帮学生写曲子!”肖小邦对巴赫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可是这曲子后半部分那么激烈,能让人入睡吗?难道那时候的人睡觉时都听这么动感的音乐吗?”奇妙妙说着突然肚子咕咕响,连续飞行耗费了太多体力,但他的疑问还是停不下来。

巴洛克花园

安娜奶奶听到奇妙妙“饿肚子”的信号,体贴地带两个小朋友走出黄房子,来到院子里,还从后厨取出一大块蛋糕、两杯热饮:“你们俩飞了一路,现在一定饿了,先吃点东西吧!”

奇妙妙和肖小邦狼吞虎咽地吃完,才想起来环顾眼前这个被精心打理过的小花园。

“这里是‘巴洛克花园。以前巴赫一家人经常在这个花园里玩耍。”安娜奶奶介绍说。

“听说巴赫的孩子也是音乐家?”肖小邦知道的事还真多。

“巴赫有七个孩子继承了老爸的音乐事业,其中三个儿子是非常厉害的音乐家。”安娜奶奶哈哈大笑。

“巴赫的妻子真辛苦,每天的家务都做不完,还要照看那么多‘熊孩子!”奇妙妙一想到那么多小孩子就觉得闹腾。

肖小邦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巴赫一生写了那么多曲子,还把孩子们培养成音乐家,他到底是怎么利用时间的?我特别想知道大师的日程安排!”

“巴赫是个特别用功的‘宅男,他除了辛勤创作,还专门为孩子们写了很多练琴的曲子,比如《安娜·马格达丽娜·巴赫的键盘曲集》《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巴赫经常在夜晚,借着微弱的烛光研究乐谱,研究完就开始作曲……”安娜奶奶打心底里佩服这位音乐家。

“只有勤奋地工作,才能成就杰出的音乐家!”肖小邦被大师的精神力量鼓舞了, “走,奇妙妙,咱们现在去旁边的巴赫博物馆参观一下他的手稿,再买几份手稿复本,我今天晚上也要开始研究乐谱了,我要向大师看齐!”

两个人逛完博物馆又去买了乐谱,还是意犹未尽,肖小邦立刻想出了下一站的计划: “咱们接下来启程去莱比锡,那是巴赫后半生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咱们去参观一下巴赫工作过的教堂,在那里能看到无比巨大的管风琴,我好想听管风琴在教堂里发出的悠扬的旋律。”

“你不是发誓晚上要向巴赫學习,研究乐谱吗?你又要去莱比锡,看来你也是一个不靠谱儿的人!但是我还是愿意和你一起走,因为我实在想去莱比锡。”奇妙妙听着肖小邦的美好计划,再一次心动了在莱比锡,他们又会收获什么样的惊喜呢?且看下期。

猜你喜欢
哥德堡乐谱手稿
乐谱:放飞梦想
作家手稿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跑过哥德堡半程马拉松 更懂Volvo说的北欧幸福观
基因密码乐谱
基因密码乐谱
Way Out West音乐节10周年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