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土猪”少年大可不必

2021-08-04 01:38顾意
南都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誓词躺平大省

顾意

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的一段演讲视频,在网上突然爆红,借着短视频的东风,结结实实火了一把,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尤其是演讲中的一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引起了激烈争论。

这段演讲的舞台风格是嘶吼,有的人听了很感动,有的人听了很害怕,而我听了,则是很悲伤。悲伤于少年咬牙切齿的模样,也悲伤于不堪回首的过往。

作为高考过来人,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也曾是那个嗷嗷叫的土猪少年啊!我们喊的那些口号中,文采和修辞可能还不如“土猪白菜”。

或许,这里的白菜只是一个比喻。它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城里娶一个白富美媳妇,而是去城里找一份体面工作,拿个可以享受各种福利的户口,喝城里人的手磨咖啡……等等。

我的老家河南,是一个高考大省。今天还看到一组数据,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1078万,相当于葡萄牙的全国总人口;河南今年参加高招人数125万,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同时也是一个复读大省,在我读书的时候,有一半考生都是复读生,竞争因此更加激烈。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我们都会手握拳头,指向自己的太阳穴,扯着嗓门喊出固定的誓词:我宣誓,不负父母的厚望,不负老师的期待,不负青春的汗水……

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誓词,每个班也都有自己的士气。听着此起彼伏的宣示声,我们可以轻易判断,哪个班是精英班,哪个班是重点班,哪个班是普通班。

毫无疑问,高中时的我们,过的是一种非正常态的生活。用现在流行的词来阐释,就是在一个极度内卷的环境里,人的整个身心不自觉地发生变化。当我们对目标有近乎偏执的渴望,当周围的一切都在鞭策你必须为这个目标而战,我们会变得歇斯底里,甚至面目狰狞。

而回到张锡峰的演讲,其实少不了节目组的包装策划。他们或许也追求真情实感,但是舞台效果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首先会想着如何打动观众,如何激起观众的情绪,也就有了夸张的表情和浮夸的台词。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把指责的靶子集中在少年身上。有些成年人,才是真正的恶心。

掐指一算,我的高考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也是我不断疗伤、不断清洗自己的十年。

如今回头看,我们经历的高考,也像极了战场。我们被广泛地、持续地、深入地动员和宣传,一个劲儿猛冲……

我很难想象,一个人可以用高中时的那种状态去活一辈子,那真的太累了,也太恐怖了。

高考于我而言,是永远的噩梦。至今,我常常会梦到高中时代,自己坐在考场里奋笔疾书,题还未答完,或者写错了、涂破了、搞砸了,急得滿头大汗,但马上就要交卷了。

然后猛地醒来,长舒一口气:去你的,老子已经参加工作很多年了。

是的,我们也曾是一群嗷嗷叫的土猪,如今进城了,少数人拱到了白菜,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成了韭菜,还有的人,则干脆选择了躺平。

在躺平盛行的时代,高考时的鸡血澎湃似乎成了最后的倔强,带一点滑稽,也带一点悲壮。

当年如狼似虎的少年,怎么就恍然变成躺平一代了?

因为激情,遇到了比高考更现实的阻力。你首先要考一所985,可能还得排名靠前点。不信你上海人民公园、北京中山公园的相亲角去看一看,学历差了,你的假想丈母娘可能都懒得瞅你一眼。

毕业后,你最好拿到几个知名大厂的offer,公务员还不行。因为头三年的工资,无法支撑你在城里攒一套首付,没有房子,纵使白菜爱你,也成了无处安放的白菜,很可能被别人拱走。

当然,你也可以找到很明确的偶像,比如俞敏洪,比如刘强东。但那是极少数。

与此同时,你也会渐渐在摸爬滚打中明白,生活不止远方的诗歌,还有眼前的茶米油盐和人间烟火,以及普通但温暖的身边人。

如今,再也不用恐慌于高考的我,总觉得张同学的演讲风格,还有另一种熟悉,想了一会,才拍案叫绝,这不就是《奇葩说》里的欧阳超吗?

我看欧阳超时,是充满轻松、哈哈大笑的;但是面对高三学生张锡峰,我怎么也笑不出来。

我只希望,孩子,如果你将来拱不到白菜,不要气馁,更不要报复社会;不如停下来尝尝土猪炖白菜,后者也是生活,也是袅袅炊烟的人间、有滋有味的人生。

孩子,高考过后,让我们重新做回一个温和而坚定的人,不再激越而偏执。

猜你喜欢
誓词躺平大省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躺平,都能更好的起飞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火线重温入党誓词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终身坚守入党誓词
重温入党誓词
先进制造业:河南崛起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