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勘探”线上课程(MOOC)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08-04 01:51庞宏庞雄奇刘成林吴欣松刘小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

庞宏 庞雄奇 刘成林 吴欣松 刘小平

[摘 要] “油气田勘探”是油气资源勘查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门油气勘探的方法地质学。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为该门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校在该门慕课的建设过程中,补强了课程团队的成员,创新了油气地质定量化评价方法,精心制备了课程资源,建成了中、英文慕课课程。同时,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充分利用了在线学习课程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和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提高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油气田勘探;线上课程;课程资源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改项目“‘油气田勘探线上课程(MOOC)建设”(XM10720200008)

[作者简介] 庞 宏(1982—),男,湖北崇阳人,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油气地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2-0081-04   [收稿日期] 2021-01-24

一、引言

“油气田勘探”定位为油气资源勘查专业必修课,是连接油气勘探知识和勘探实践的桥梁,重点是培养大学生工作实践能力。2001年之前,虽然油气勘探作为油气资源勘查领域的一个重要科学组成部分,但在石油类高校中,也仅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高校开设类似课程。2001年之后,长江大学、大庆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学院、燕山大学等四所高校便相继开展了“油气田勘探”课程,成为油气资源勘查专业的核心课程。2006年以后,东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延安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石油类、地质类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开设该课程。然而,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大都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由于学生对专业内容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教学”时代的快速到来,网络课程以方便、快捷、可反复回看学习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方式[1]。对于学校,MOOC(慕课)在丰富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引发了教学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创造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为“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有效渠道[2,3]。因此,我校研究了“油气田勘探”课程慕课建设模式,并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建设慕课平台,以及建成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油气勘探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二、慕课发展历程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中文译为“慕课”,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目的是为了增强知识的传播,使学生能够针对疑难点反复观看,增加理解能力,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的、散布在互联网站上的开放课程。MOOC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具有工具资源多元化、易于使用、受众面广、参与自主性等特点[4]。

慕课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Douglas Engelbart提出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大规模信息分享工具应用的可能性,号召教育界将计算机作为共享手段应用于学习中[5,6]。2008年,加拿大學者Dave Cormier与Bryan Alexander正式提出了MOOC术语,并设计了在线课程,2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在线免费参与了这门课程的学习、研讨及课程测试。从2008年开始,慕课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都参与到了慕课的建设中。

2012年被称为世界MOOC元年[7],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2013年,清华大学上线了我国首门慕课,中国自此开启了慕课之路,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陆续在国际知名平台上开设慕课课程;同年10月,我国首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开通上线[8]。2014年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成立,并成立了CMOOC联盟[9],一批慕课平台正式上线。2015年教育部针对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进行了统一管理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任务和管理的相应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慕课的建设和上线。2017年以来,认定了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一步推动了慕课建设和共享,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慕课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标志着教育课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优质网络资源将为教育教学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预计将带动全社会更多的学习者和相关机构加入慕课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进程,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步伐具有重要推动力。

三、“油气田勘探”课程及教材

(一)课程

“油气田勘探”课程既是作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更是油气地质方面的特色课程,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校内课程讲授时间一般为每年春季学期(2月底至4月底),校内授课对象是大学三年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授课总人数为110人左右。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正确理解油气田勘探的相关术语、基本概念、主要规范;掌握油气田勘探阶段的划分依据与划分方法、油气勘探项目的类型;明确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勘探项目的基本对象、任务与目标,工作程序,勘探部署原则、综合评价与决策的思路;掌握勘探项目地质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初步的单项工程设计与勘探综合评价;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专业表达能力。总体来说,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具备油气勘探家的基本素质。由于该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大学基础课、地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知识,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应用地质学课程,因此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具有较高要求。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
中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