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

2021-08-04 01:54付梓翼
时代金融 2021年18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

付梓翼

关键词:地方金融机构 战略定位

一、金融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金融机构主要指的是从事与金融业相关的中介机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个行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编码规范》,其对金融机构的分类大致分成九类,分别是:货币当局、监管当局、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证券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其他类金融企业。

地方金融机构指的是相对于由国家独资或者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其分类也在人行的规范标准分类之列。包括有各类信用合作社,各类中小银行,中小信托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

二、地方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

在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地方金融机构紧跟中央步伐,面对着新冠疫情的冲击,积极备战,沉着应对,通过一系列举措,在支持“六稳六保”、企业复工复产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可持续经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8%和4.17%,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11%。

加快推进改革重组的步伐,重大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的化解。比如锦州银行通过财务重组,增资扩股等工作,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局面。还有包商银行的破产清算、蒙商银行的设立运营,都是规范公司治理,提升服务价值的典型案例。

打破巨头行业的垄断地位,为经济运行注入新的活力。自2012年财政部和银监会发文同意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来,截至2019年6月,共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53家,打破了以往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主导的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格局。[1]

创新发展业务能力,谋求金融科技进步的转型升级。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得了批复筹建,其中就包括了3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家农村商业银行。

三、地方金融机构现阶段呈现的问题

尽管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不错的成绩,但在资本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方金融机构属性定位的模糊与监管的局限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吴列进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七类地方金融机构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一般的工商企业,但在监管方面又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受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在税收优惠、数据统计、征信查询等各方面却无法享受到与金融机构同等或参照金融金融机构的待遇。

而我国金融行业实施的是以中央为垂直管理,地方配合为辅的监管体系。尽管我国已在各省份成立了金融办、金融监管局等进行管理,但仍存在监管资源不足、职能错位等问题。比如部分地方的典当行由当地经贸委管理,部分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由商贸厅负责。大量的影子银行游离在监管之外,造成套利现象。而对影子银行,非持牌金融机构等管理的缺失,则造成了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底数不清晰等后果。[2]

(二)地方金融机构之间的生存与发展良莠不齐

地方金融机构之间的生存与发展良莠不齐,既体现在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也体现在同地区内发展的局限性。

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区域性发展政策的倾斜,导致了区域之间經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我国金融发展的基尼系数分析中不难得出,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较高,而中部地区较低,这就说明构成差异的主体,来源于东部与中部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区。[3]而这种因为地区间的金融发展差距导致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差异,间接也就导致了地方金融机构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尽相同。

地方金融机构由于更多是由当地政府、当地企业等牵头成立的,有着一定的行政区域色彩。地方金融机构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一个地区或者仅限于其注册地周边的区域。地方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业务相似,关联性强,服务范围相同,且受到当地的政策影响较为明显,自然也就无法更好地开展金融服务。[4]

(三)利用地方金融机构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仍较为不足

众所周知,“僵尸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在经济转型升级上的一大问题。而充分运用地方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的灵活性,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但是,由于存在股权分配层面等问题,地方金融机构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却受到一定影响,无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城商行是在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入股等方式进行改制而成的,有着其特殊的战略意义。但由于其设立的特殊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影响,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5]

(四)地方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方面仍有待加强

国有金融机构如大型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等相关层面已经有了自己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在面对危机时有着较强的应对能力。但是部分地方金融机构信用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为薄弱。与国有金融机构业务方面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部分地方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缓慢,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发展。

天安财险等4家保险机构被国家监管机构接管的例子就给市场敲响了警钟,而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贷款骗局也给地方金融机构以警示,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时刻学会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务层面的延伸,服务范围的下沉,地方金融机构也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和个体农户。以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例,在审核贷款的过程中,很容易碰到诸如联合骗保、借名贷款审核不严等风险问题,从而造成贷款难以清收,到期难以归还等后果。[6]

(五)地方金融机构在业务系统层面的搭建有待提升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这就给银行贷款带来了不少的难度,从而也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加上一些行业的特殊性,企业本身不断变更自身的主营业务范围等,造成了地方金融机构无法全方位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比如建筑、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其间接融资的担保业务比例较高,受到疫情影响造成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逾期代偿等问题,也给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此外,对于以线下业务为主的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因疫情原因而无法进行现场催收,也导致了其贷后管理工作的停滞。

另外,因为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出现违约的现象,导致了应收账款的逾期,中小企业出现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在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剥离的压力也日益增加。

四、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分析

(一)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立足于地方经济服务

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立足于地方经济服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首先,依据出台的相关监管条例,将七类地方金融机构明确定性为地方金融机构。并且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责关系。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影子银行、地方性非持牌金融机构等地方金融机构纳入监管范围之内。只有从法律层面进行监管,才能为地方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地方经济保驾护航。

其次,继续稳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工作。继续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管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入金融元素等相关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引入多元化的投资者,优化地方金融机构的内部股权结构,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善相关考核指标,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同时,深化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搭建并完善相关模型,充分运用债务重组等方式方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最后,推动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工作,鼓励中小金融机构抱团取暖。从我国宏观角度分析,鼓励推动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工作已是大势所趋。把周边地区相近的资源捆绑一起,打破地域之间的壁垒,站在产业的角度去思考信贷投放、供应链金融等问题。把中小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比如中小银行进行合并重组,从而改善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在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为基础上,新设合并而成的四川银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立足于中小企业服务

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立足于中小企业服务,就是要充分搭建起一个强大的业务生态系统。如前文所述,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受疫情冲击较大。在后疫情时代,地方金融机构更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助其渡过难关。

首先,建立并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核、客户的经营情况、身份验证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在满足客户资金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授信。同时,建立动态的防控监督机制,确保对服务的企业相关的风险情况能够及时掌握,并适时调整。

其次,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地方金融机构应及时根据用款企业的实际情况,酌情予以利率优惠。探索建立多层级风险分担机制,比如小微企业信贷保险、政府风险补偿金、中小企业小额周转及资金备用等机制,来应对中小企业违约的风险。对于一些在疫情中兴起的行业比如医疗制药,通过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大企业宣传效应,以此来引起资本的关注,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最后,搭建完善的网络平台系统。充分结合线下资源和线上模式,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模式,搭建好线上网络服务平台,把以往的线下业务场景迁移到网上,加快网络化办公进程,使中小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业务。同时,利用好数字化信贷产品为众多小微市场主体提供高频的流动资金。

(三)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立足于社区发展服务

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立足于社区发展服务,就是要充分发掘并利用好“亲和性”这个特点。

由于地缘性的优势特点,中小金融机构更能够贴近社区,更能够贴近企业。社区内很多家庭都利用当地银行作为其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此外,地方金融机构能够结合社区和个人的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对此,地方金融机构更应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的手段,来提高社区的用户满意度。比如,将金融产品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打造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增强老年群体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此外,地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打造社区服务生态圈的形式来增加社区用户的黏合度。从2013年开始,各大中小银行已经开始进军社区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张之后,可以考虑利用中小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等B端服务商合作的方式,作为社区的后台服务商服务社区用户。还可以通过行业性的小型金融生态圈,来获得品牌效应和行业收益。

(四)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立足于农村乡镇服务

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立足于农村乡镇服务,就是要充分做好金融机构下沉的服务工作。

首先,积极整合并引导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尽管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在规模、流程等比不上正规金融机构,但因其发源于农村,知晓农民的真正需求,因而深受乡村人民的爱戴。而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缺乏,有效性较差等问题,又导致了乡村金融的发展滞后。因此,地方金融机构应该从城市中走出来,向农村乡镇走下去,去引导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改变,规范发展新型的金融服务组织。

其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当地金融机构应继续大力推进普惠金融,还可以通过对农业种植户的集中化、科学化管理,充分利用保险的功能机制,建立信用体系,提供全面的融资担保。

最后,完善金融风险,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務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来看,并不是现有的金融产品不够好,也不是地方金融机构没有走下去,而是农村乡镇居民对金融产品的不信任。地方金融机构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在不同主体之间搭建互帮互助的机构,在分担分散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借此提高农民对金融产品的认可度,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氛围。

综上所述,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地方经济上、在中小企业服务上,还是在社区发展上、在农村乡镇建设上,既离不开政府在监管层面上的重视,治理行动上的支持,也离不开地方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和完善,离不开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资源的整合,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唯有如此,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才能清晰,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才能长远,才能稳定。

参考文献:

[1]杨晓龙.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战略定位与运行现状分析——以H资产管理公司为例[M].河北金融学院,2021(5).

[2]帅玥.地方金融监管视角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21(2):06-07.

[3]宋清华,谢坤.地区金融发展——异质性与实体企业金融化[J].现代经济探讨,2021(2):041-049.

[4]宋煜蕊.地方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7):96-97.

[5]王海,吴梦萱,尹俊雅.地区金融机构与僵尸企业——基于城商行设立的准自然实验[J].统计研究,2021(2):01-14.

[6]王鸿鹄,周慧琴.影响地方金融机构稳定经营的因素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21-22.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金融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