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用内呼吸气室驻车制动力衰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2021-08-05 06:37马生彪唐仁鹏李智超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气室推杆驻车

马生彪,刘 飞,唐仁鹏,李智超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200)

前言

为适应国内商用车的运行环境,降低车辆制动系统故障率,商用车用制动气室逐步由外呼吸结构发展为内呼吸结构。内呼吸气室解决了气室驻车腔空气清洁度的问题,提升了整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随着ABS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内呼吸气室结构同时带来了驻车制动力衰减的问题。

针对内呼吸气室所带来的驻车制动力衰减问题,本文对驻车制动力衰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驻车制动力衰减的解决方案。

1 气室结构分析

制动气室分为膜片气室和膜片弹簧气室[1]。膜片气室只有一个行车腔,主要用在车辆前轴,见图 1。膜片弹簧制动气室行车腔与膜片气室相同,区别在于膜片弹簧气室增加了驻车腔,主要用于车辆驱动桥(部分车辆前轴也会采用膜片弹簧复合气室),驻车腔中包含驻车弹簧及推杆;车辆正常行驶时驻车腔经12口通入压缩空气,解除驻车制动;在驻车时驻车腔的压缩空气经12口进行释放,驻车弹簧弹力释放推动行车腔的推杆动作,带动制动器产生制动,该动作就是商用车制动系统中的弹簧储能断气制动,见图2。

图1 膜片制动气室示意图

膜片弹簧复合气室在驻车制动时,弹簧腔在弹簧作用下容积变大[2],导致弹簧腔内产生负压,若驻车腔无呼吸装置,则弹簧腔负压会抵消一部分弹簧力,进而降低驻车制动力。为了解决驻车腔负压的问题,目前采用两种方案:外呼吸结构和内呼吸结构。

1.1 外呼吸气室

外呼吸气室是将驻车腔与行车腔(复位弹簧侧)用气管进行连接,由于行车腔(复位弹簧侧)与大气相通,因此外呼吸气室可以保证驻车制动时驻车腔弹簧侧腔体与大气相通,可以有效避免驻车时由于驻车腔有负压而产生的驻车制动力衰减[3],见图3所示。

图3 膜片弹簧复合制动气室结构简图

1.2 内呼吸气室

为了取消呼吸气管,提升制动气室的可靠性,内呼吸气室开始广泛应用。内呼吸气室的原理是在驻车腔推杆内部增加呼吸阀,在驻车腔执行驻车操作时,驻车腔从行车腔 11口吸气,避免驻车腔由于膜片推出而产生背压。

1.3 内外呼吸气室优劣势分析

外呼吸气室的呼吸管直接将驻车腔和大气相连,因此其优势在于驻车腔压力始终为 0,驻车腔无背压产生,无驻车制动力衰减的问题,其劣势是气室驻车功能失效率增加;内呼吸气室的驻车腔需要从行车腔吸气,由于驻车腔不与大气直接相通,其优势在于外界的杂物无法进入驻车腔,气室可靠性提升[4],劣势在于驻车腔是否有背压与11口连接的管路相关。

2 ABS电磁阀导致的背压分析

根据法规要求,目前的车辆均需要配置ABS系统,因此在制动回路中需要增加ABS电磁阀来实现制动力调节,原理见图4所示。

图4 ABS电磁阀连接管路图

当制动气室11口与继动阀2口之间无ABS电磁阀时,驻车腔可以通过气室11口从行车继动阀3口吸气,气室驻车腔无背压;而当回路中增加ABS电磁阀时,电磁阀本身的特性使得驻车腔无法通过ABS电磁阀来进行呼吸,导致驻车腔产生背压。

因此当制动系统配置ABS控制系统时,由于ABS电磁阀的特性,气室的内呼吸回路被隔断,导致驻车腔产生背压,影响整车的驻车制动性能。

3 内呼吸气室制动力衰减试验

为了验证在行车回路中增加 ABS电磁阀后制动力衰减程度,需要搭载试验台架进行试验。

3.1 试验台架原理

模拟整车管路连接原理,设计台架原理,将气室11口增加ABS电磁阀,在12口接入驻车曲线测试气源,在气室推杆上连接推杆里测试装置,对气室推力进行测量。

试验过程:试验过程按照气室驻车制动力特性曲线测量方法进行,试验过程ABS进气口与大气相通。

3.2 试验对比分析

经过对比试验可知,在增加ABS后,推杆行程在45 mm时驻车制动力衰减超过 10%。由此可知,增加 ABS后整车的驻车制动性能降低幅度较大。

4 解决方案

针对配置ABS且采用内呼吸气室的车辆,降低驻车腔背压,对提升驻车制动力效果明显,可通过以下措施消除或降低驻车腔的背压。

4.1 驻车回路取消差动功能

当主车回路中采用非差动功能的继动阀时,在松脚刹时驻车腔推杆已推出,当行车制动气压降低到呼吸阀打开时,驻车腔可以通过行车腔吸入足够的空气来消除驻车腔背压;采用非差动式继动阀可有效缓解复合气室的驻车腔背压问题。

4.2 驻车回路增加单向阀

在驻车继动阀3口和气室行车腔之间增加一条回路,同时在该回路中同时增加单向阀,保证气流只能从驻车继动阀3口流向气室11口,而在行车制动时,由于单向阀的作用,压缩空气只能进入气室行车腔,无法从驻车继动阀 3口排气。

在行车制动时由于单向阀的作用,在行车制动过程中无影响;当执行驻车制动时,驻车腔可以通过气室11口、单向阀,从驻车继动阀3口进行呼吸,确保驻车腔中无背压。

经试验,更改前驻车腔回路的压力为-50 kPa,而在驻车回路增加单向阀至驻车继动阀3口的管路后,驻车腔压力为+8 kPa,驻车力衰减问题得到有效降低。

5 结论

(1)对内呼吸结构气室及ABS电磁阀特性分析,得出驻车制动力衰减的原因,为解决内呼吸气室的制动力衰减提供参考依据。

(2)提出两项改善措施,经验证改善效果明显,措施可行。

猜你喜欢
气室推杆驻车
基于商用车的电子驻车制动控制系统研究
如何拆检或更换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摩擦片
——以2017款东风雪铁龙DS6车为例
驻车操纵手柄噪音的分析和改进
大客车电推杆总成检测技术分析
2018款上汽通用GL8 ES驻车制动故障灯点亮
鸡蛋里的空腔是因为热胀冷缩形成的吗?
HGIS设备SF6气室压力异常应对策略
喇叭型防波堤兼作波浪发电装置设计研究
高压管道内焊缝特殊气室保护焊
组装机